宋敏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進一步為新授知識的學習做好準備,拉近師生距離,在教學過程中,我對新課的導入方法進行了探索,取得了較好教學效果。下面談談我在教學新課導入時的幾點思考。
一、新課導入注意問題
其一是要突出導入的目的性和針對性,要有助于學生明確自己學什么、怎么學、為什么學。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采用適當的導入方法,以收到較好的效果。其二是導入要有關聯性,善于以舊拓新,溫故知新。導入的內容應為新課的重點,最好能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其三是導入要有趣味性,要有一定的吸引力。其四是導入要有直觀性和啟發性,盡量以生動具體的事例為基礎,引入新知識和新概念。創設、提問、講述都應達到激其情、引其疑的目的,發人深省,才能長久使用。其五是導入要有“誘惑”性,盡量營造一種環境和氣氛,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設置種種情境和“懸念”,使學生產生好奇心,激發他們躍躍欲試的沖動感和強烈的求知欲望。
二、新課導入方法策略
(一)情景導入法。上新課之前,根據新授內容巧設情景導入新課。例如:在教學第四冊第2課時,我事先與兩個學習較好的學生按照課文內容準備好對話,并把教室的前面布置成快餐店,把講臺當成快餐店的柜臺,柜臺上擺著熱狗、漢堡包及飲料等。上課鈴一響,就頭戴服務員的帽子,扮演服務員走上柜臺,與扮演顧客的學生進行對話表演。師生就在這種比較真實的情景中引出新內容,從而學習新課文,讓學生身臨其境,把聽到的英語和看到的情景直接聯系起來,更準確地領悟語言材料的含義,增強運用語言的能力,使新課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二)表演導入法。根據學生活潑好動、樂于表現的特點,教師組織學生分角色表演。例如:教第二冊第38課“Where are you from?”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表演了中國記者采訪各國小朋友的小品,在表演過程中引出新的內容“你是哪兒人?”,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新知識。
(三)復習導入法。心理學研究表明:知覺有賴于已有知識和經驗。人們在感知事物時,與該事物有關的知識經驗越豐富,感知就越迅速、越全面。認知心理學的同化理論也認為: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起固定作用的觀念,教者可以把它當成連接新、舊知識的紐帶和橋梁。如:在教小學英語“Whats your favorite food?”時,可以利用一張食物調查表,并運用以前學過的句型“Do you like...(食物)”,“Yes,1 do./No,I dont”,在師生之間或學生之間調查對某些食物的好惡;然后導入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food?”,讓學生針對自己最喜歡的食物做出正確選擇,由此開始呈現新課。
(四)直觀演示導入法。教師用直觀教具和各種材料,經過精心設計和制作,再加上巧妙靈活的演示,既能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又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如:教介詞“on,under”時,我利用一把靠背椅和一個玩具哈巴狗進行演示,口述“The dog is on the chair.”“The dog under the chair.”。邊口述邊移動哈巴狗的位置,學生感到很有趣,個個豎起耳朵、睜大眼睛,邊聽邊觀察小狗位置的變化,新課的內容就自然導入了。
(五)游戲導入法。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進行設計,編成游戲,讓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如:在教第二冊第七課中以“who”為引導詞的特殊疑問句時,我采用了“猜猜他是誰”的游戲。新課開始前,我告訴學生現在要做個游戲,每猜對一次為小組爭得一分,接著口述:“Hes a boy.Hes tall and thin.Hes in Row 6.Whos he in your class?”學生邊聽邊搜尋班上的同學目標,個個爭先恐后,躍躍欲試,在師生和諧的氣氛中自然導入了新內容。
(六)歌曲導入法。英文歌曲是一種很能活躍課堂氣氛的教學形式,有的單元的教學內容的導入采用歌曲會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教第三單元“Family members” 時,課前我反復播放歌曲“Family song”,讓學生熟悉此調。課上,我把歌詞用投影儀投出,讓學生齊讀歌詞,然后把“grandfather,grandmother,aunt,uncle”替換進去,唱一曲歌,既激發了學生興趣,又滲透了教材內容,達到了在一個輕音樂繚繞的氛圍中導入教學內容的目的。
(七)問答導入法。問答是人們進行交際訓練時使用最普遍的一種形式,我們可以將它巧妙地運用到新課的導入中。如:教第四冊第5課“My Family”時,我設計了“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father?”,“Is your fa-ther a worker?”,“Do you have a happy family-?”等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家庭實際情況回答問題,同時有意導出課文的新詞。由于學生有自由發揮的機會,興趣很濃厚,七嘴八舌地說出各自家庭的情況。最后把學生各種不同的答語有條理地整理成一篇文章,并點出課題。這時學生才恍然大悟,原來新課已經開始了。
(八)繪畫導入法。英漢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簡筆畫、卡通畫等色彩豐富、形象直觀,可以成為溝通兩種語言的中介媒體,可以一目了然地告訴學生教師的講授內容。如:在教有關水果的單詞時,教師可在黑板上畫個圓圈,讓學生想象是什么,教師通過學生思維,逐漸過渡到新詞apple,orange,pear,peach等的教學中。
總之,一節英語課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新課導入的方法是否得當,新課導入的成功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與求知欲,把學生引入英語學習的快樂天地,使課堂上師生配合默契,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確保課堂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