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鴿
摘 要: 皮爾斯經過對符號本質的深入研究,提出符號的三元關系理論,符號的分類是其符號學說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表示地圖內容的基本手段,地圖符號是當代符號學的研究對象之一。本文就皮爾斯的符號定義和符號分類,對地圖符號作了分析,以加深對地圖符號本質的理解。
關鍵詞: 皮爾斯 符號分類 地圖符號
符號學是一門研究符號系統及其內在規律的新興學科。符號學自本世紀初創立以來,逐漸被人們認識和接受,已經滲透到人文科學和自然學科領域中。
1.符號定義
現代符號學思想最早由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和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查爾斯·皮爾斯(Charles Peirce)提出。
索緒爾把符號定義為概念(所指)和音響形象(能指)的結合體。
皮爾斯在其符號學理論中,把符號定義為某種對某人來說在某一方面或以某種能力代表另一事物的東西。
皮爾斯認為一個有效符號的基本成分有三個要素:符號形式(representamen)、指涉對象(object)和解釋項(interpretant)。皮爾斯所說的“符號”和“對象”,大致相當于索緒爾使用的“能指”和“所指”兩個概念,但“解釋項”這個概念在索緒爾的理論中卻不存在。皮爾斯提到的“在某一方面或以某種能力”指的是符號形式和涉及對象之間的解釋項。在皮爾斯看來,符號(sign)代表事物,即它的對象(object),但它并不在所有方面都代表這個對象,而是同某種概念(idea)相關聯,即解釋項。皮爾斯對“解釋項”這一概念的界定,為劃分符號類型提供了必要的理論參考。
2.符號分類
皮爾斯一生花費大量時間用在對符號的繁瑣分類上,因此,符號的分類問題是皮爾斯符號學說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皮爾斯根據符號與其所指對象之間的關系,將符號分為許多種類型,通常可分為三種:圖像符號(icon)、指示符號(index)和象征符號(symbol)。
圖像符號主要是指符號載體所具有的物質屬性與所指涉對象之間存在著相似性。圖像符號有強烈的可視性和具體性。如一張照片或一幅肖像就是可以被看做某人的圖像符號,人們對它具有直覺的感知,通過形象的相似就可以辨認出來。
指示符號的界定是建立在符號與所指涉對象之間存在的因果關系或相鄰性基礎上的。看到主題符號,通過聯想就可明確其表現的對象。比如煙是火的指示符號,門是建筑物出口的指示符號等。
象征符號與所指涉對象之間是任意的,它是約定俗成的結果。象征符號通過某種法則指涉其對象,這種“法則”是一些約定俗成的聯系或一定社會語言群體內的約定,并非必然的聯系,如交通規則中的紅燈停和綠燈行。
以上三種符號類型的劃分,是皮爾斯對符號與對象之間存在的不同關系的分類,旨在讓我們對符號有基本的認識。下面就符號在地圖中的運用做具體分析。
3.符號在地圖中的運用
地圖,是一種容量巨大的環境信息的存儲器和環境信息傳輸的工具,實現從制圖的客觀存在到用圖者認識的客觀存在之間的信息傳遞。
原始地圖就像山水畫,越像越好。隨著人類認識的不斷深入,要表達的客體對象逐漸增多,形象的畫法已無法實現目標。例如橋梁有木橋、磚橋、石橋、拱橋、公路橋、鐵路橋、鋼架橋等,在地圖上無法一一表示它們的特性,而且用圖者也許并不需要了解詳盡的特征,因此就出現將制圖信息進行分類、分級的表示方法,即用抽象的具有共性的符號描繪某一類(級)客體對象。例如用幾種不同形狀的符號將橋梁區分為人行橋、車行橋和雙層橋等。如此,地圖符號應運而生。
按照皮爾斯的符號學觀點,每個地圖符號都是由符號(或一組符號)、指涉對象(即所描繪地理信息)和解釋項(即實現符號指代地理信息的概念)三個要素構成。
地圖符號是表示地圖內容的基本手段,由形狀不同、大小不一、色彩有別的圖形組成。地圖符號一般偏重于圖像符號。地圖符號作為一種直觀地表示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的重要工具,能讓讀者感受事物和現象的基本形式。地圖符號相對于文字語言來說,最大的特點是形象直觀,一目了然。很多地圖符號都以直觀生動的形象比喻和形容制圖對象,符號的形象包含對內容的解釋。例如由細到粗的線狀符號表示河流,居民點用圓圈符號等。
地圖符號具有任意性。地圖符號與語言符號有區別,自然語言是在長期社會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而地圖符號是由制圖者人為規定的。地圖符號作為對象的人工指稱物,它與對象之間并不一定有必然的聯系。制圖者確定一個地圖符號形式有很大的任意性,對于同一個指示對象,可以設想出多種符號形式,也就是存在一個符號集合,其中的某些符號可以代指同一事物,但它們在本質上其實是等價的。比如三角形這個地圖符號在某幅地圖上表示礦產,在另一幅地圖上則可以表示控制點;一種紅色色斑在這幅地圖上表示紅壤分布區,而在另一幅地圖上可能反映水稻分布范圍。因為地圖符號相較于語言符號要少很多,所以不可避免會出現地圖符號重復使用的現象。
符號的任意性原理說明一個事物沒有理由非要用某一特定符號形象表示,那么一個地理信息也不一定要用某一個固定地圖符號反映。地圖符號形象與其代指對象之間的代替關系并不需要什么特別的理由,但是地圖符號的功能是建立一種符號形象描述對象世界,所以符號形象無論在顏色上或形狀上與所指涉對象類似的話,都會令讀圖者感到二者之間的對應十分自然。由于人們在讀解圖像時都需要依靠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將它們投射到圖像上才能形成正確的認知,象征性符號能更好地引發讀圖者對原有知識的聯想和記憶,從而加速對地圖符號的認知。
地圖符號是制圖者創造的專門符號,制圖者經過歸納(分類、分級)和抽象,通過事先約定的含義簡化和代替地理理論語言的陳述,把地理信息表現出來。經過這個約定過程,地圖符號在某種程度上具有“法定”意義。在以表現地球表面各基本要素為對象的普通地圖中,某些地圖符號經過多少個世紀的時間考驗,不斷地發展和完善,由“約定”而變“俗成”,為廣大讀者所普遍熟悉和認同。例如幾種顏色,紅、綠、黃、藍、紫在地圖上有普遍的象征意義。紅色主暖,綠色主冷,淺黃色表示干燥,藍色表示潮濕等;在一些地圖上,它們被普遍采用來表示自然地理要素,如藍色一般表示水,綠色代指植被和森林等,黃色反映干旱地等。
4.結語
目前,符號學的研究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紀元,符號學的科學體系逐漸明晰并得到進一步的細分。符號學已經作為方法論深入其他學科領域,產生許多部門符號學,如語言符號學、繪畫符號學、計算機符號學和地圖符號學等。地圖符號是實現地圖信息傳輸的主要媒介,所以對地圖符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地圖符號現象進行研究,能夠加深我們對符號本質和符號類型的理解,并且有助于我們掌握使用符號的規律,提高我們準確、恰當、有效使用符號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涂樂,辛藝華.從皮爾斯符號學角度解析依云礦泉水廣告圖形[J].山東藝術學院學報(4).
[2]王銘玉,宋堯.符號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3]俞連笙.地圖符號的哲學層面及其信息功能的開發[J].測繪學報,1995,24(4).
[4]張小麗.從皮爾斯符號學角度看電影符號[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2).
基金項目:本文為天津師范大學青年基金(52WU120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