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亮
素質教育是充分弘揚學生主體性的教育,是一種基礎性、發展性和創造性的教育。它要求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必須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方法。素質教育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要使受教育者能主動學習,主動發展,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這一特點。當前物理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教育和教學的中心環節。筆者根據物理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內容,以及物理學科本身的特點,總結出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效率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改革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
改革教學方法的主要方向是如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把教師給予知識的過程轉化為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使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各項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在改革教學方法的整個過程中,要突出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正確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系。教學中不管采用哪種教學方法都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作用。一堂物理課教什么,怎樣教;學生學什么,怎樣學,主要靠教師的合理安排與精心指導。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教”和“學”有機結合起來,在有效的時間內獲取最大的效益,二是正確處理好知識與能力的關系。學知識是為了提高能力和素質,能力和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對知識的理解、掌握與拓展。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是以學習知識為基本前提的,沒有基本知識做鋪墊就談不上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三是正確處理好“講”與“練”的關系。教師必須改變過去那種“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但是在教學中要有必要的講解。而教師的“講”是精講,講重點,析疑點,攻難點。“練”則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的過程。“練”在課堂教學中是巧練,是多種思維過程。通過恰如其分地練習,不斷深化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二、確定多元的課堂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靈魂和指揮棒,它對教學起著導向和調控的作用。要實施素質教育,不但要有知識情感、能力、方法上的教學目標,還要有教學活動中期望學生所發生的變化,即目標必須體現多元化。其具體目標為:一是確定物理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根據課標和教材要求,確定每節課的知識、技能的教學要求和水平層次。二是確定能力教學目標,根據課標對學生能力的總體要求,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分別制定出觀察實驗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各種能力目標。三是確定情感因素,制定出具體的情感教育目標和水平層次,等等。總之,確定多元的課堂教學目標是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
三、重視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是教學創新和教學效率提高的前提。課堂教學結構優化的實質是將各種因素加以科學的組合,使之充分發揮教學的整體功能,而高效率的教學是整體效應的充分體現。一堂課雖然只有45分鐘,但它是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系統,是一個較復雜的微觀教學過程。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不僅是如何發揮教的功能,還要納入學生積極主動地學,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將靜態的教與動態的學緊密聯系并融為一體。注重教與學的雙邊效應,注重探究學生學的心理過程,激勵學生多思考質疑,主動發現問題,提高學生的素質。
四、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
課堂教學必須注重學生的積極參與,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性和積極性。首先,必須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望。教師可以采用驚奇的故事,有趣的實驗,或與學生日常生活有關的實例,以及工農業生產的事例等,創設一定的情境,使學生感到有趣、新奇,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其次,要根據教學需要,積極為學生提供觀察實驗環境,動手制作環境,問題討論環境,以及學生獨立學習、獨立思維的環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向學生提出問題,提出研究問題的方法,創造研究問題的環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結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在教師創造的不同環境中自主學習。
五、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充分拓寬教學領域
實驗證明,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尤其是現代化教育技術,可以有效改進教與學的形式,增加課堂教學信息容量,拓寬課堂教學的空間,延長課堂教學的“時間”,很好地解決學生參與教學的活動量增加與教學時間不夠的矛盾。由于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具有物理實驗的不可替代性和模擬性,它有利于學生對物理現象、物理過程、物理狀態的觀察和分別、理解和思考,它能使“靜”變成“動”,“微觀”變成“宏觀”,“高效”變成“低速”,“連續”變成“定格”,使看不見、摸不著的變成有“形”有“聲”有“色”的,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捕捉信息、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六、著力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培養團結協作精神和與人共事能力,這是從事現代實驗科學的研究者不可缺少的素質,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客觀要求。對合作素質的培養,加強師生間、生生間的信息交流及思維碰撞是關鍵,在教學中可采取三種方式:一是實驗方案設計的合作,二是學生分組實驗的合作,三是學生參與教學的合作。首先是實驗方案的合作,要強調每個學生在分組實驗前都要自己設計方案,到實驗課時,同時要求他們把方案拿出來,共同研究探討,從中進行方案擇優,再補充優化方案。其次是抓分組實驗時學生動手實驗時的合作,這是關鍵點。要學生講究團隊精神,重視彼此間的經驗交流和探討,要手、腦、眼同時工作,合作者之間要目標一致,步調協調,分工操作,共同完成實驗。實驗完成后,還可以就實驗過程進行研討,交流經驗信息,提高合作效能。此外,還要利用學生參與組織教學。在做演示實驗時,輪流邀請同學到講臺輔助教師組織實驗。這既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實驗的熱情,又有利于上臺的同學達到最佳的觀察實驗的效果,更有利于師生的相互溝通,使教學氣氛更和諧。
總而言之,素質教育是一個大課題,我們應科學地認識和實踐它,不能以偏概全,從而為素質教育就是轟轟烈烈地搞活動,學生能歌善舞、能寫會畫這么簡單。作為物理教師,我們應充分認識到素質教育在物理這門具體學科中的實施途徑、教學中的體現及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將素質教育落實到具體教學行動中,而不只是停留在口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