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所謂的茶道(拼音:chá dào英語:tea ceremony),其實就是指煮茶飲茶的技藝。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現代生活中,茶不僅是一種簡單的飲品,更是一種浮生偷得片刻閑的生活藝術,很多人不僅通過烹茶飲茶放松自己,更期望通過這種生活藝術修身養性。茶道是一種包含了許多技藝與復雜的程序的生活藝術,從看似簡單實則很講究的茶具的沖洗,茶水的烹制,到沏茶、賞茶、聞茶、飲茶,每一步講究的都是一種精致與唯美。走進一間茶館,品上一小碗經過一步步細心熬制的茶水,再煩悶壓抑的內心也能純凈安靜下來。茶道不僅是修身養性、提高生活品位的藝術,更是增進友誼的途徑,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品茶能夠靜心安神,可以體現“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同時與佛道儒的“內省修行”的思想相得益彰。茶道精神作為茶文化的關鍵,其本身就是一種靈魂的載體。
一
我們所知道的日本茶道,提倡的是和、敬、清、寂四種境界。茶最早起源于中國,唐朝的時候這種飲品傳到了日本。宋朝的時候,日本開始種茶,制造茶葉。不過日本茶道的形成乃至自成體系,并逐漸轉變成為該國的一種文化形式是從明朝時候開始的。日本茶道的杰出貢獻者是千利休(1522-1592年)。千利休對日本茶道的精神境界進行了總結概括。認為日本茶道應該遵循“和、敬、清、寂”四個精神境界,這四個字的內涵與代表的期望是,通過飲茶品茶,人們要能夠在安靜、清神中對生活進行思考,反省自己,去除互相之間的結締,互相尊敬,共同營造和諧共處的生活氛圍。“和、敬、清、寂”被稱之為日本“茶道四規”。前兩個字其實是引導人們采用合理的方式對待與他人之間的關系,與人為善,與鄰和睦,在安靜中共同建立一種和諧的關系;后兩個字的側重點則在外部環境上,造成一種空靈靜寂的意境,給人以熏陶。不過,在日本茶道中,我們總能夠發現一種比較濃厚的宗教的韻味,仿佛這種生活藝術在這個小小的島國通過一種嚴密的組織形式體現。因為日本茶道通過一種精致到幾近繁瑣嚴格的形式將“喝茶”這件在中國人看來再平凡,再簡單不過的活動賦予了無比神圣的光環來展現。每一步都是至關重要的,好像只有這樣才能將他們所奉行的“茶道四規”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我國,茶,對于人們來說就像是家長里短對于每一個平民百姓一樣,再普通不過,具有濃烈的生活化氣息。中國人喝茶沒有特殊講究,就是在平淡生活中的一種平淡無奇的享用。但是對于日本這個引進的國家來說,茶的使用經過的是一段從上而下道路,就如同明治年間的資本主義改革。因為它是一種外來物種,剛到這個國家的時候只有皇親國戚才有資格品嘗這種新鮮的飲品,所以茶道一直被當做一種高雅的先進文化而局限在皇室周圍,當然其在內容與方式上仍然保留著中國唐朝時代的特色。自鐮倉時代開始,由于被《吃茶養生記》的觀念啟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飲茶能夠美容養顏,延年益壽。隨著市場需求的加大,茶葉種植規模化的時代開始出現,正是在這個時候,飲茶才開始在這個國度慢慢地普及開來。
二
日本的茶道,強調的是以下三個觀點:
(一)和、敬、清、寂
在上文中我們已經說到“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奉行的四諦、遵循的四規、堅守的四則。這四個字是對日本茶道所有精神內涵的高度概括。只要一說到茶道人們從內心聯想到的情景意蘊其實就是這四個字的抽象意念。在日本,茶道的主要思想宗旨是:主體的“元”即主體的絕對否定。這個茶道的主旨是無形的。作為“無”的化身而出現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們是“無”泊出生的四種現象。隨著時間的發展從上面所說的幾個內容中衍生出了日本茶道的種種優秀的技藝。
(二)一期一會
這個詞語中的“一期”所指是“一期一命”“一生”“一輩子”。在日本茶道中,它所營造的是一種訣別的意念空間,指的是這一次的共同飲茶將是這一生中的最后一次,這是日本茶人們在舉行茶事時共同持有的心態。這樣看,有點像是佛教中的無常論。它所要強調的是人們應該珍惜生活中的朋友與親友,珍惜現有的幸福,因為世事難料,變化無常,今天有的不一定每天也有足夠的幸運擁有。當舉行茶事時,要抱有“一生一世只一次”的信念。直到現代,日本茶道的忠實信奉者們仍然堅持這一理念,因此他們珍惜每一次與人一起品茶的機會,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強了生活的厚實感。
(三)獨坐觀念
這個詞語出自井伊直弼的《茶湯一會集》。主要意思是,在友人離品茶離開后,要獨自靜臥,進行沉思。面對茶釜一只,獨坐茶室,對這一次的共同品茶進行回味體會,從中尋找到有價值的東西,因為日后這樣的舉茶共飲再也不會有第二次了。茶人的心里泛起一陣茫然之情,又涌起一股充實感。茶人此時的心境可稱作“主體的無”。
總而言之,在日本茶道中,人的實體的存在已經淡漠,而精神與靈魂卻得到了茶的指引而變得更加真實。與我國的茶文化相比,這也是其最值得欣賞與學習的地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