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婉妮
(西華大學 藝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0039)
高校舞蹈教學改革問題探討
鄒婉妮
(西華大學 藝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0039)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各學科的教育教學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研究不斷完善。舞蹈教學是培養學生素質和修養的有效手段。本文針對目前國內高校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推進高校舞蹈教學的改革措施進行了簡要探討。
高校;舞蹈教學;改革
我國舞蹈教育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周朝的《六代舞》、《六小舞》,歷史悠久,對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現代舞蹈起步晚卻發展快,出現遍地開花之勢,各高校紛紛設立了舞蹈專業。但是,由于傳統舞蹈教學理念的影響,在實際教學中出現了很多問題。
(一)教學模式陳舊。我國舞蹈教育歷史悠久的一個負面影響,就是局限了現代舞蹈的發展。目前我國高校舞蹈教學大多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方法單一,沒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培養目標,而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學生潛能沒有得到充分激發,更甚者有些接受能力較差的同學無法理解教學內容,沒有達到教學效果,缺乏靈活性,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二)課程設置不科學。教學課程是教學的骨架,教學的有序開展和教學效果的提高有賴于教學課程的合理設置。但是目前我國高校舞蹈專業的課程設置存在不合理之處:就課程安排來看,大多數學校偏重于專業實踐方面的培養,課時多,而專業理論的學習卻十分欠缺;同時,面對文化課基礎薄弱的藝術生,學校卻忽視了文化課的學習,將重心全放在了專業學習上,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此外,在舞蹈專業的課程設置上,學校尚未考慮就業問題,停留在傳統課程上,使該專業的畢業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問題,無法滿足社會需求,就業困難。
(三)師資力量薄弱。舞蹈專業尤其特殊性,對其教師的要求比較高。我國現代舞蹈教學起步較晚,在該領域的師資力量十分薄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具備豐富專業知識的高素質教師資源匱乏,現在的舞蹈教師很多是從歌舞團調來的;另一方面,這些教師整體素質較差,且年齡偏大,只具備舞蹈實踐技能,但是作為舞蹈教師應當具備的專業知識、教學手段等有所欠缺,而有些教師則是因循守舊,仍沿用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不能準確把握舞蹈行業的發展形勢,導致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和如何提高自己舞蹈技能的反思。
高校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利于學生舞蹈水平的提高,因此改革教學刻不容緩,也只有改革才是優化教學結構、保持該專業發展的唯一途徑。
(一)創建新型教學模式。創建新型教學模式就是要打破傳統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改善教學評價機制,實行多元化教學,根據所學內容采取靈活教學的方法,如在學習民族舞蹈時可以帶領學生到民族舞蹈團體練習場地親自觀賞學習,或邀請民族舞蹈的優秀舞者現場講解,同時還可結合民族樂器講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高校在實施舞蹈教學時,應當以社會需求為指導,不僅教授學生專業的舞蹈知識,還應為今后學生進入社會后的工作能力做思考,培養學生舞蹈歷史、編導等更多與專業相近的知識,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就業。
(二)完善課程設置。舞蹈教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不僅重視理論學習,更注重實踐,同時還與歷史、美學、人文科學等多個領域相關聯。因此在實施舞蹈教學時,學校要合理規劃舞蹈專業理論知識、實踐培訓以及相關知識的學習比例,調整課時。在理論課上,要實行交叉學習,即結合舞蹈理論知識與多個學科,使舞蹈的內涵得到更好的表達;在實踐課上,可以多創造課外學習的機會,如觀賞、參加演出,模擬課堂,同時可借助網絡、多媒體等現代化技術設備多視角地向學生展示不同背景下所產生的不同舞蹈的原因,使課堂內容得到延伸,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舞蹈的魅力,進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強化師資力量。教師綜合素質的高低對教學效果的好壞有著直接影響,學校應當竭盡所能培養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一般可通過多種渠道:在招聘時,優先選聘綜合素質較高的教師;在教師培訓方面,要加強年輕一代教師隊伍的培養,以提高其專業技能和教學水平,進而將教學內容充分傳達給學生;再者,學校還要加強對教師責任心的教育,增強教師的教師道德和責任心。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文化事業得到了很大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修養的培養。舞蹈藝術屬于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對于提升個人修養有重要作用。學校在舞蹈教學方面應當配備優秀的師資隊伍和先進的學習設備,完善教學體系,實行多元化教學,以滿足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1]王丹.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現狀及改革路徑[J].天中學刊.2011(05).
[2]范紅艷.淺談高校舞蹈教學改革[J].音樂大觀.2013(06).
[3]黃忠源.我國高校舞蹈教育的現狀及發展[D].陜西師范大學2013.
J616.9
A
1007-0125(2014)09-0273-01
鄒婉妮(1985-),女,工作單位:西華大學藝術學院,助教,文學學士,研究方向: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