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嫻
使用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新教材幾年來,本人根據教材特點和新大綱的要求,以及初中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總結出一條切實可行的教學法:樂中學、學中玩、玩中消化,即“十字教學法”。
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教育雙邊活動。課堂上的教師猶如戰場上的指揮官,沖鋒陷陣的則是學生。能否協調好師生關系,能否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將是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開展的關鍵。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一個愉快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輕松活潑愉快的氛圍中樂學、愛學、想學,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
在教學中,本人有時是導演,表演的是學生;有時與學生一起表演,學生主動,課堂氣氛活躍,教學在愉快中進行,這是“樂中學”。教學過程中的不少環節都是游戲形式,切合了初中學生好玩樂的年齡特征。教師依據每堂課的教學目的,用不同的方式指導他們“玩”——在情境對話中“玩”,在游戲中“玩”,在英語歌聲中“玩”,即是“學中玩”。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識,訓練了能力,即“玩中消化”。
試以初中英語新教材第三冊第30課為例,該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能聽說讀寫(以下簡稱“四會”hurry(n.),no hurry,as soon as,lent(lent,lent),die,dead,hear of六組詞及詞組。圍繞這個主要目標,本人依據“十字教學法”的特點規劃教學過程,組織教學:
1.本人假裝成饑餓的模樣,與學生A引出下列對話:
T:Im hurry. I want to buy something to eat. Could I borrow some money from you?
SA:Certainly! Its a pleasure.Here you are.
T:I will return your meney in a short time.
SA:Dont hurry.
有趣的對話表演激發起學生的興趣。接著本人板書上述對話,叫學生快速閱讀Part 1和Part 2,并找出劃線部分的代換詞和詞組,即“四會詞”中的...you lend...to me,as soon as I can,no hurry。之后本人叫學生兩人一組圍繞已引出的三個“四會單詞”進行類似的對話表演。在學生情緒激昂的表演中,三個“四會單詞”得到了初步的強調和鞏固。
2. 本人拿出準備好的兩個平底鍋(一大一小)放在講臺上,說:I have two pans,one is big,the other is small。The small one is the big ones baby.學生笑了起來,課堂氣氛活躍。接著本人叫學生B上講臺向老師借鍋,又進行師生對話表演:
SB:Excuse me, could you lend your pan to me?
T:Certainly, big or small?
SB:Big.
T:Oh, it is ill, I dont think it can live.
SB:Cant live.
T:Have you known that before? Ah, it was only a joke. Here you are.
同學們聽了師生玩笑似的幽默對話很開心,之后本人用上面一的方式讓學生閱讀Part 3和Part 4,找出已板書的對話劃線部分的代換詞,即“四會詞”中die,be dead,hear of,再用上面一的方式對剛引出的三個“四會詞”作強調鞏固。
3. 首先叫學生跟著錄音讀課文,而后依據課文內容進行“你有問題,我來回答”的分組搶答賽。如:
GroupA:What play do you like?
GroupB:TV play.
GroupA:What do you mean by "as soon as"?
GroupB:In a short time.
搶答賽后我接著組織學生進行自由結對子表演課文,對“四會單詞”進行更近一步的鞏固,同時完成該課的另外一些教學任務。
在該課堂的幾個教學步驟中,本人以游戲形式吸引學生愉快地投入。在本人的主持下,“四會單詞”一環扣一環地引出,得到潛移默化地強調、消化、鞏固,高效率地實現了“四會”中的“三會”——聽、說、讀的教學目標。對于六個“四會單詞”學生有了聽說讀的基礎,他們對于教師布置的“寫”的練習自然能輕松愉快地完成,從而實現了“寫”的目標。
這種教學法順應了教學規律,能有效地掌握、控制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效率地實現了教學目標,是現代教育理論的具體實踐。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