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飛
摘 要:城鎮用地空間布局對城鎮自身功能與發展和帶動周邊地區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科學規劃城鎮空間,加強對城鎮的發展與建設的引導有重要意義。以六合區為例,探討城鎮用地空間布局是否適宜以及適宜的程度,為城鎮空間的發展和空間布局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GIS;城鎮用地;空間布局適宜性;六合區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2-0167-02
引言
城鎮是人口集中居住的場所,國家在“十二五”綱要中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科學制定城鎮化發展規劃,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的戰略方針[1]。目前,城鎮用地方面的研究包括建設用地適宜性評價、城市空間結構、城市空間擴張研究等方面[2],側重點是區域內的土地是否具有一定的承載建筑能力,對城鎮用地空間布局方面的研究還需進一步深入。城鎮的空間分布是否適宜對城鎮的整體功能以及帶動周邊地區的能力有很大的關系[3]。城鎮用地空間布局適宜性評價,對城市規劃合理布局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六合區城鎮用地空間布局適宜性評價,探索區域城鎮用地的空間布局是否適宜以及適宜性的程度。
一、研究區概況
六合區是南京市的北大門,截至2009年底,全區總面積共14.76萬hm2,其中城鎮用地由城市用地1 690.911hm2,建制鎮6 575.59hm2組成;2009年六合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 012元,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25個指標中,已全部達標,小康實現程度為100%。
二、研究思路
(一)空間屬性數據庫的建立
從六合區2009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數據庫提取所需的數據,采用柵格作為評價單元,將六合區作為研究對象,把網格設定為的200*200的單元格作為評價單元。運用ArcGIS9.3軟件將各指標因子進行空間疊加分析,劃分城鎮用地空間布局適宜性等級。
(二)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權重的確定
影響城鎮用地空間布局適宜性評價的因素眾多,既有宏觀的、微觀的,也有直接的、間接的 [4]。城鎮用地空間布局適宜性評價是通過對影響城鎮用地的自然、社會經濟等各項因素的綜合分析。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對評價結果的正確性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來確定指標體系中各指標因子的權重(見表1)。
各指標因子量化分級及賦值:依據城鎮用地空間布局適宜性要求,將各個指標因子劃分為不同的適宜性等級,并分別對其進行賦值,評價分值為1~5。根據六合區相應的各指標因子的實際情況,量化分級標準(見表2)。
(三)城鎮用地空間布局適宜性評價
為了使評價結果準確而又簡化,運用空間評價指標加權法求得綜合評價結果,借助GIS空間分析功能,利用ArcGIS中的Model Builder工具,將評價結果分為5級(見圖1),借助軟件的統計功能,計算出六合區城鎮用地空間布局適宜性各等級區域的統計面積。
(四)城鎮用地空間布局適宜性評價結果分析
評價結果分為重點布局區、優先布局區、適度布局區、限制布局區、禁止布局區五級,重點布局區10 677.4公頃,占總面積7.26%,主要分布在雄道州街、長蘆街道、龍池街道;優先布局區32 796.98公頃,占總面積22.3%,龍池街道、八百橋鎮、程橋鎮所占比例較大;適度布局區29 370.21公頃,占總面積19.97%,馬集鎮、馬鞍鎮、冶山鎮比例較大;限制布局區14 415.76公頃,占總面積9.8%,馬集鎮、馬鞍鎮、冶山鎮、竹鎮鎮所占比例較大;禁止布局區59 814.05公頃,占總面積40.67%,竹鎮鎮、馬集鎮、馬鞍鎮所占比例較大。
結語
本文綜合城鎮空間布局的地形、水文條件、交通人口、土地利用和居民地四個方面因素,利用GIS進行城鎮用地空間布局適宜性評價。將基本農田保護區、風景名勝等區域直接歸為禁止布局區,以六合區為例進行實證,為該地區城鎮用地的發展方向和空間布局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 中國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EB/OL].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11-03-16.
[2] 陸玭,湯茂林,劉茂松.基于RS和GIS的江陰城市擴張研究[J].南京師大學報,2010,(2):132-137.
[3] 莊大方.中國城鎮空間布局適宜性評價[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4] 于伯華.濟南市城市空間擴展分析與建設用地適宜性評價[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3.
[責任編輯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