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孝萌
摘 要:越南是中國鄰國,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革新開放以來,于20世紀90年代經濟進入了快速增長的軌道,年均經濟增長率高達8%,成為亞洲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1991年中越關系正常化后,兩國經貿關系得到迅速恢復與發展,人民幣在中越跨境流動的規模每年在50億~60億元人民幣左右。進一步擴大人民幣結算,進而使人民幣在越南發展成硬通貨,符合兩國的經濟利益。
關鍵詞:金融市場;金融監管;中越貿易;硬通貨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2-0250-02
一、越南經濟概況
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越南的資本市場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越南2010年GDP的增速為6.8%,2011年降為5.9%,2012年則為5.2%,2013年有所回轉,增速為5.4%,這說明越南的經濟有回溫的趨勢,是一個較有發展潛力的國家。在過去幾年內,越南CPI的增速可以說是很顯著的,但是在2013年,CPI漲幅明顯下降,由2012年的9.5%下降為6.6%,越南的通貨膨脹有回落的趨勢。2013年,越南達到貿易總順差940萬美元,而在2012年,越南的貿易逆差高達22億美元,且在此之前的過去五年每年都出現逆差。
(一)金融市場發展概況
1.證券市場
越南的證券業始成立于2000年,7月份越南胡志明市證券交易中心成立,2005年3月河內市證券交易中心正式營業,至2012年一共有上市公司540家,全國證券公司達105家,增長率年平均35%,證券業籌資額占GDP的比例為40%。越南的資本市場處在迅速發展的階段,目前行業規模不大,且存在許多問題,但整體來看有巨大的發展前景。根據越南政府批準的證券市場發展規劃,到2020年,越南將集中推動商品、投資者、證券公司和證券交易所等四個方面的改革重組,逐步規范證券市場發展。
2.債券市場
自2009年啟動債券市場,越南政府債券發售總額達到224.7萬億越南盾(約合107億美元),市場規模從2009年的159.54萬億越盾(75億美元)擴大到2012年8月的339.34萬億(161億美元)。但總體來說,當前越南債券市場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對債券市場的促進和監管機制還有待完善,對此政府應該起到主導作用。
3.保險市場
越南自1986年以來進行了一系列經濟和保險業改革,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尤其是隨著越南加入WTO以及金融自由化步伐的加快,保險市場得到了飛速發展,由1993年只有一家國有保險公司迅速發展到 2009 年的 49 家保險機構,其中壽險公司 10 家、非壽險公司 28 家、保險經紀公司10 家及 1 家再保險公司,與此同時,越南保險市場的多元化趨勢在加強。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越南的保險市場也存在些許問題,如國內保險法律法規不健全,缺少反保險欺詐的相關法律規定,對保險公司并購與倒閉沒有具體規定;國民保險意識不高,投保率很低;資金運用渠道狹窄,保險投資組合單一;信息技術落后,缺少完整的數據系統;保險人才短缺,從業者素質不高。
(二)金融監管體系
越南的金融相對來說有些許的局限性和保護性,如越南實行單一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機制。且越南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作為一個資源既豐富、范圍又比較小的國家,必須要加強金融監管。越南對金融監管的組織體系主要包括越南國家銀行、越南財政部和越南國家證券委員會。
越南國家銀行的監管職能有:促進貨幣穩定并制定貨幣政策,監管金融機構,向政府提出有關經濟政策的建議,監督所有越南商業活動的活動及向商業銀行作出借貸;越南財政部的監管職能有:頒布相關的法規,檢查和監控保險活動以及處罰違規操縱者,管理信用機構的財務,參與越南財政系統的規劃和財政政策的制定等;越南國家證券委員會作為一個政府機構,其監管職能有:履行國家對證券市場的行政管理職能,簽發證券公司上市許可證,監管證券公司的經營活動,監管證券交易與證券服務,處罰違規經營的證券公司等。
越南的金融監管體系和發達國家的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監管敏感度相對來說比較滯后,與本國經濟發展的適應性也差強人意。但是隨著越南經濟市場化的不斷發展以及金融自由化的不斷提高,其金融監管體制將會進一步完善。
(三)政府支持建立金融中心的措施
國際社會一直非常看好越南的經濟前景,把它稱為維斯塔五國之一,僅次于金磚四國。正是這種樂觀情緒,壯大了越南的雄心壯志,經濟發展目標反復調整,甚至提出“趕中(國)超印(度)”的口號。
首先,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健全金融市場體系、優化金融服務環境、創新金融發展途徑、強化金融人才隊伍建設。其次,借鑒各國成功經驗,創建金融產業園區。
二、人民幣在越南使用情況
(一)中越貿易與相互投資情況
越南于2007年1月11日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第150位成員,越南的貿易和投資因此進入新的時代。
1999年中越兩國領導人簽署了《中越聯合聲明》,兩國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個方面的關系得到了全面的發展。當前,中越關系正處在良好的發展勢頭上,良好的政治關系為兩國經貿關系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越進出口貿易的發展狀況與特征:貿易額持續快速上升,在對方國家的貿易地位大幅提高,但貿易增長率不穩定;貿易結構的靜態特征表現為兩國貿易品互補性強,而動態特征則顯示兩國貿易品趨于集中;雙方貿易不平衡,且波動性大;越方逆差呈上升趨勢。中越兩國市場機制還不完善,外貿受政策影響大,貿易統計制度的差異造成統計數據的偏差,兩國邊境貿易比重太大,給統計工作造成一定的難度等原因,中越兩國間貿易出現不平衡,但兩國間的貿易逆差只是暫時性的,還沒有形成固定的規律,且中國的產品從性價比來說滿足了越南消費者的需求,所以隨著雙方合作程度的加深,越南出口產品的潛力將上升,而貿易逆差的問題也將自然得到解決,2013年越南已經實現了從貿易逆差向貿易順差的轉變。
總之,中越兩國的貿易關系目前正處于良好的發展勢頭上,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但有利因素占主導地位。因此可以預計,今后幾年,中越貿易將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
(二)越南央行將人民幣作為儲藏貨幣的預想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人民幣在越南等東南亞周邊國家享有較高的威望。據統計,2006年以后,以每年年初越南盾兌人民幣匯率為依據,人民幣兌越盾匯價只升不跌,越南人普遍認為人民幣有升值的空間,因此,一段時期以來,人民幣不僅在中越邊境地區廣泛流通使用,還在越南境內的河內、海防、胡志明市等城市也被大量使用。人民幣在越南的流通主要通過邊貿和旅游來完成。粗略估計通過邊貿渠道人民幣在越南的存量約30億元;通過旅游渠道人民幣在越南的存量約8億元,累計38億元。就邊貿渠道而言,根據1998年以來,兩國邊貿一直穩步發展的狀況,以及中國銀行廣西分行在邊境地區近十年來的凈投放量、邊貿人民幣結算量等因素,可以推算目前通過邊貿渠道輸入越南的人民幣存量在30億人民幣左右。就旅游渠道而言,估計目前全年至少有80萬次赴越旅游。綜合外幣和人民幣現金、雙卡消費等多種因素,粗略估測中國游客赴越的人均購物消費大約在1 200元左右,那么目前每年通過旅游渠道流入越南的人民幣大約在10億元左右,其中80%將通過黑市回流到中越邊貿地區,由此推算過去4年通過旅游渠道在越南的人民幣存量為8億元。
總結以上分析,通過貿易渠道穩定在越南的境外人民幣存量在30億元左右,通過旅游渠道穩定在越南的境外人民幣存量在8億元,人民幣累計在越南的存量為38億元。人民幣在中越跨境流動的規模每年在50億~60億元人民幣左右。以上數據顯示,人民幣作為貿易貨幣和投資貨幣的地位在越南已得到推廣和深化,越南央行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將指日可待。
三、人民幣在越南發展成硬通貨的展望
過去十年,越南經濟的平均增長率維持在7.5%的高水平上,是亞洲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不少海外投資資金也看好越南,流入越南的外國直接投資和熱錢不斷增加。不過近年來隨著越南多項經濟指標亮起紅燈,人們對于越南經濟的信心也急轉直下,越南盾也隨之趨于貶值,因此,美元和人民幣也成為越南人在危機中寄托的“硬通貨”。但現在銀行里,美元與人民幣極度緊缺,隨著中越貿易的增加,中國經濟實力的提高,中國貨幣成為在越南發展的硬通貨指日可待。
近二年來,隨著人民幣流通量的增加以及人民幣幣值的穩定,越南政府開始正視人民幣在其境內流通的事實。越南政府頒布《越南邊境地區和口岸經濟區域鄰國貨幣管理規則》將人民幣視同外匯,對在越南邊境省份和口岸經濟區域的人民幣使用和流通做出規定,允許中方以人民幣在邊境省份流通的合法性。因此,人民幣預計四年內在越南發展成為硬通貨。
參考文獻:
[1] 唐金成,陳黎勇.越南保險市場發展研究[J].東南亞縱橫,2012,(10).
[2] 程敏,羅琳.云南省與越南邊境貿易發展的特點及問題[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2,(5).
[3] 覃延寧.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與人民幣國際化[J].東南亞縱橫,2010,(5).
[4] 熊涓,馬千里.中國與東盟國家利用外資及相互投資分析[J].生產力研究,2006,(10).
[5] 保建云.中國與越南雙邊貿易發展的特點及其存在的問題[J].國際貿易問題,2009,(7).
[6] 潘金娥.中越貿易:現狀、前景與貿易失衡的原因分析[J].東南亞縱橫,2009,(10).
[7] 王娟.中越貿易的實證分析[J].東南亞縱橫,2011,(10).
[8] 潘永,鄧莉云.中越貿易人民幣結算問題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2012,(1).
[9] 陳新錢,鄧發招.越南金融危機對中國金融監管部門的警示[J].金融文化,2010,(10).
[10] 陳凌嵐,沈紅芳.東亞貨幣金融合作的深化:“從清邁倡議”到“清邁倡議多邊化”[J].東南亞縱橫,2011,(5).
[責任編輯 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