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
隨著社會的發展,更需要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人才。高中物理教學更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本文從以下幾方面作些分析探討。
一、提升教師的創新意識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對整個教學起著總攬指揮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避免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因為在這種教學形式下學生的思維受限,難以自由發揮,因而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物理教師要認識到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是教師的責任和義務,自身要不斷地積累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不斷給自己充電,并把自己學到的本領實實在在地傳授給學生,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激發學生對高中物理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說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只有有了興趣才能激發最大的潛力,最強的創新思維。對于要求學生思維廣闊、想象豐富的高中物理更是如此。在授課時,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用新穎的方式、生動的語言提出問題,使他們迫切想得到問題的答案,進而激發他們主動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比如,教學《加速度》時,可以先設幾個問題,如你們都知道速度的概念及其計算公式嗎?知道加速度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嗎?知道加速度反應什么物理量的特征嗎?等等。這些問題簡單討論過后,拿出實驗儀器、設備,做實驗,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并讓學生對之前提出的問題作進一步的思考,分析探究,一步一步得出相應的結論。當然,僅僅激發起興趣還不夠,對學生主動探究出來的結論應給予表揚鼓勵,使他們不僅僅對一堂課感興趣,也愿意探究物理中的其他問題。
三、營造創學習氛圍
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為它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擴散、想象力的發揮,一旦學生有了良好的發散思維及想象能力,對學生學好高中物理知識有很大的幫助。比如,剛剛演示完自由落體運動試驗時,學生都在思考運動的原理及方法,接下來,教師可要求學生運用自由落體運動速度、加速度、位移的相關公式解決一些典型問題。實踐證明,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下,學生的創新能力較強。當然,好的學習氛圍不僅僅局限在課堂45分鐘,課外學習一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設計性小實驗,比如根據已有的實驗器械及所學的物理知識,自己設計一個電動小車或者小型的電風扇,這對學生以后的發展很有幫助。
四、理論聯系實際
知識來源于生活,很多物理發明都是由生活中的現象引發思考,并多次實驗探究才得出來的,因此可以說物理是一門與生活聯系很緊密的學科。教師可以讓學生多留心觀察生活,并試探性地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來解釋,以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可以由生活中的這些現象引入新課,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等學完相關知識后,學生對之前看到的,但當時無法用物理知識解釋的現象就可以理解了,這時學生就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了。
參考文獻
[1]張春陽.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自主探究式實驗教學模式的應用[J].生物技術世界.2013(05)
[2]韓文君.解決當前高中學生物理學習焦慮策略探討[J].山西青年.2013(08)
[3]廖志敏.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7(08)
(特約編輯南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