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祥
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體現。在化學中,現象和本質之間的聯系就需要學生多去觀察和思考。而教師也要在認知規律的指導下,根據實際教學來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擺脫被動學習的不良狀況,促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積極思考。初中化學對學生來講是一門新的課程,很多學生會覺得比較有趣,但化學的學習并不只是看看表面的現象,如一些實驗現象,而是要通過思考,發掘現象背后的本質。因此,要學好化學,積極地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對此,教師應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用不同的方式來啟發學生思維。
一、用化學實驗來啟發學生思考
化學實驗是化學課的一大特色,也是吸引學生的有力方式。很多學生喜歡化學就是因為有很多精彩的化學實驗。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化學實驗,用精彩的化學實驗來啟發學生思考。同時,還要在實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對新事物的熱情。學生能主動思考,并把熱情投入到化學的教學和實驗中,那么對提高學生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教學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時,首先要讓自己有足夠的水平,如扎實的專業知識、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技能。教學不能墨守成規,如果一個教師只懂得按照教材的內容來講解,那么就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教師要以教學為中心,通過一些豐富的教學形式來精心設計和安排好教學,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更加愉快地學習知識,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更加積極地思考。比如,在有些實驗的教學中,教師不一定要按照教材上的步驟去做實驗,可以采用一些更有效的方法來改進實驗,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意識。例如,在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如果按照教材上的步驟做實驗,時間比較長,實驗現象又不是很明顯,同時還會產生有毒的CO,對環境造成污染。我們對該實驗作了如下改進:將木炭粉改成激光打印機用的墨粉,把裝石灰水的試管換成具支試管,不需要使用酒精噴燈而只用普通酒精燈加熱,就可以較快地觀察到以下明顯的現象:黑色的CuO變成亮紅色的Cu,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在具支試管側管點燃CO氣體,會有幾厘米長的藍色火焰。學生看到這些現象就會思考:為什么黑色的粉末變成了紅色?紅色的物質到底是什么?最后點燃的物質是什么?同時,改進后的實驗更加環保,實驗現象也更加明顯。
二、用問題情境來啟發學生思考
初中生本來就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化學課堂中創設問題情境也是一種啟發學生思考的好方法。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提供一個能發現問題的情境,這為學生的思考和探究提供了起點。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下,再加上自己的強烈好奇心,自然而然就會主動地進行思考。當然,教師創設的這個問題情境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過于復雜,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創設一個能夠提高學生思維能力、促使學生積極思考的情境。
在創設問題情境時,可以在新課的導入環節巧妙地進行設置,形式要靈活多變,比如講故事的形式、活動的形式及實驗的形式等,只要能夠啟發學生思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就是成功的,不應該拘泥于某一種形式。而這樣的精彩導入和學生的主動參與,總能讓課堂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在課堂進行中,教師也不能掉以輕心,好的導入是重要的,但并能不代表課堂的一切,如果課堂的過程平淡無奇,那么學生還是難以集中精神的。教師要在學生精神即將要分散的時候再次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來提高學生的熱情,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精彩貫穿整個課堂。在情境的創設中,教師要善于從實際生活中尋找教學材料,這樣更加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
三、為學生的積極思考創設條件
學生自主地、積極地進行思考,也是需要有一定的課堂環境的。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輕松、自由、和諧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在課堂上沒有負擔和壓力,能夠和教師平等地進行交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提出自己的想法。在這方面,教師就應該擺脫以教師為中心或課本為中心的教學思維,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并敢于提出猜想和質疑,勇于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質疑,教師決不能敷衍或不了了之,一定要重視并適當地引導,讓學生能夠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同時,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是搞好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重要前提。
總之,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是化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教師不但要教授學生知識,還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暢所欲言、發揮自己的想象、積極地思考。為實現這樣的目標,教師就要想方設法地用不同的方式來啟發學生思考,為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有利條件。
(責任編輯羅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