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是科學探索化學的主要手段。化學實驗課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還能在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實驗是學生掌握學習科學類學科的重要學習方法。因此,對于化學教育工作者來說,提高化學實驗教學水平至關重要。教師應加強化學實驗教學,以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學習能力。
一、引導學生在實驗課上自主探索
化學實驗課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對科學探索過程的認知,從而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應該多安排實驗課,并且鼓勵學生自主地進行科學探索。與以往的傳統教學方式不同,自主探索實驗課將學生放在實驗課教學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地進行研究,可以通過改變實驗方式、自行設計實驗裝置、小組討論實驗步驟等方法進行自主探究。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避免在有危險性的實驗課上讓學生自主探究,盡量選擇危險系數低的實驗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案例分析:筆者在進行初中化學滬教版化學實驗“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教學時,首先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實驗室制取氫氣和氧氣的實驗,自主找出實驗室制取氣體裝置的特性,然后讓學生結合本次實驗的特征自行設計實驗裝置,而后交由教師檢查,檢查過關后以自己設計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讓學生參與實驗步驟的設計,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還可以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自己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接著,在實驗課的教學過程中提出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如: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是什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如何檢驗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如何檢驗集氣瓶中的二氧化碳已經滿了?通過提問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探究的方向。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會探索科學的方法和步驟,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多選擇規律性強的化學實驗
在平常的化學實驗課中,教師可以適當地補充有關實驗,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脫離課本,提高實驗能力,另一方面增加學生科學探索的機會。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補充實驗的時候,應盡量選擇有規律的實驗,這樣既可以相對地降低實驗難度,讓學生比較容易地進行探索,又可以夯實學生所學知識的基礎,對已學過的知識加強記憶。
案例分析:筆者在進行初中化學滬教版化學實驗“酸溶液與金屬氧化物反應”以及“堿溶液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的教學時,補充實驗:(1)氧化銅和稀硫酸的實驗;(2)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的實驗。這兩個實驗都容易實現,而且過程不復雜,現象也很明顯。
通過補充實驗(1),學生可以結合課本中稀鹽酸與鐵銹反應的實驗,找出酸性溶液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的規律,讓學生對這類化學反應掌握得更加熟練,在鞏固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動手和探索的能力。在進行補充實驗(2)之前,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如何獲得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是什么?怎樣將二氧化硫氣體與氫氧化鈉進行反應?讓學生自行思考,自主設計實驗步驟以及實驗方法,經教師檢查后按照學生的設計方案進行實驗。通過實驗(2),一方面加強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結合課本中的實驗找出堿性溶液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的規律,讓學生熟練掌握該類理論知識。
三、適當改進化學實驗
化學實驗的教學是整個初中化學教學的基礎,學好化學實驗是學好化學的保障。因此,教師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時,除了對課本上本來就有的化學實驗進行教學之外,還可以對化學實驗進行適當的改進,深層次地開發化學實驗的潛在作用,讓化學實驗的利用最大化,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其中,改進的化學實驗有可能出現失敗的結果,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師通過改進方法的提出和學生探究的過程,來培養學生探索的習慣和意識。
案例分析:筆者在進行初中化學滬教版化學實驗“用5%的雙氧水加熱分解釋放出氧氣”的教學時,發現雖然理論上可行,但是在實際的實驗中不能實現讓帶火星的小木棒復燃的現象。由此展開對該化學實驗的改進:讓學生提出小木棒不能復燃的幾種可能性,通過控制變量法,讓學生分別對影響因素進行實驗,從而找出引起該結果的原因,并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綜上所述,化學實驗是化學的靈魂,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化學實驗教學,通過補充化學實驗以及改進化學實驗讓學生自主地探究實驗,從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索科學的意識,讓學生不僅掌握理論知識,更具備各方面的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為今后融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羅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