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蓉
高校以教學工作為中心,而教務管理服務于教學工作,是教學管理的具體化。教務管理隊伍是高校有關教學的政策和規章制度的推行者,負責教學活動的組織,服務于廣大的師生。教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是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是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的關鍵之一。近年來,教育部在對高校教學工作評估中,也將教學管理隊伍作為教學管理的評價指標之一,這也充分證明了教務管理工作在高校教學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因此,如何提高教務管理的效率是高校提升教學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高校教務管理面臨的問題
1.對教務管理人才缺乏應有的重視。人是任何管理中都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務管理機制也應以人為本,尊重人性。然而現在很多高校教務管理機制不靈活,行政權力主導一切,嚴重忽視人的本性,在這種模式下教務管理人員只是行政權力意志體現的工具,缺乏自主決定的機會。教務管理人員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認為高校教務工作是常規的事務性工作,無過就是功。因此,在這種錯誤思想的指引下,學校缺乏通過鼓勵教師進修、攻讀更高的學位、出國留學等多種渠道提高教務管理人員水平的政策措施,在培訓和進修問題上給予教務管理人員過分的限制。不注重對教務管理人員的培養,教務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下降,再加上教務工作的繁瑣、待遇的問題,使很多教務管理人員對自己前途感到迷茫,對教務管理工作的熱情也逐步降低。
2.教務管理人員業務素質不高。目前,很多高校教務管理人員為本科學歷,甚至有些是研究生學歷,其中很多人員都非常出色,對工作也比較認真,但不可否認由于大學擴招,大學生素質已與以往有了一些差距。由于工作量較大、任務繁重,一些教務管理人員在心態上比較浮躁,辦事也心不在焉,影響了教務工作的正常開展,并且一些教務管理人員計算機操作水平低,業務能力不扎實,對自身的要求也不高,因此如何提高教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將是未來高校教務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的關鍵。
3.教務管理與其他部門之間的配合協調性有待加強。高校教務管理工作與其他高校工作相比最大的特征在于不僅要與學院其他部門配合,系部與系部之間教務管理需要配合,而且系部教務管理部門還要與系部有關部門、與教師之間進行合理配合。因此充分處理好與其他部門、同事的合作將是教務管理人員做好工作的首要問題。而目前部分教務管理人員工作時只知道做自己的事情,各自為政,彼此之間或與其他部門之間溝通呈現一定問題,協調性有待提高,這對教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形成一定的障礙。
4.教務管理人員缺乏教育管理專業知識背景。在高校從事基層教務管理工作的人員中,具有教育管理專業知識背景的高學歷的人才鳳毛麟角,大多是畢業于非專業的本科生。這部分人員缺乏系統的有關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統計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對高等教育的改革熱點不甚了解,對教務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的內涵及其相互關系認識不清,使得教務管理隊伍整體的業務能力嚴重滯后于普通高校對教務管理工作的需求,導致管理水平差,管理效益低。
二、新時代高校教務管理發展趨勢
1.教務管理創新趨勢。時代變化,需求也在變化。21世紀是一個創新的時代,高校教務管理工作同樣也需要加快創新的步伐。目前,一些高校教務管理人員在教務管理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工作,為教務管理工作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但令人擔憂的是,部分教務管理人員往往只注重按規章制度辦事,注重工作的規范和秩序,辦事風格一成不變,教務管理水平始終如一,停滯不前,缺乏打破常規的創新精神,這也使得教學的管理秩序和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改善,延緩了高校競爭力的提升,已成為高校進步的桎梏。而創新必將成為高校教務管理的發展趨勢,也是高校教務管理未來必然發展的要求。因此高校教務管理創新是高校急需加強的一個領域。
2.教務管理信息化趨勢。高校教務管理是高校教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院系教學工作開展的基礎和保障,也從側面反映了高校的教學質量和水平。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推廣,對高校教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高校教務管理工作也需要信息化、網絡化的大力支持。而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推廣,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突破了時空的局限,信息化已成為時代發展的潮流。高教教務管理工作只有適應這個形勢,對傳統的教務管理手段進行大膽革新,運用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去改善教務管理,進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是高校管理人員和教務工作者需要面臨的難題。
3.教務管理與國際接軌趨勢?,F在經濟全球化越來越深入,高校也逐漸融入到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實現辦學的國際化,國際化的合作和競爭逐漸增多,這就要求高校的各個部門都應有國際化的視野。教務管理要服務于教學工作,培養學生的國際化也要求教學國際化。教學的國際化,如招聘外籍教師、招收國外留學生等,都要求高校教務管理也應基于國際化視野而展開,這對教務管理人員提出新的要求。教務管理人員應加強國際化視野的培養,拓展教務管理工作的方式,與國際接軌。
三、高校教務管理改進的建議及對策
1.改革原有教務管理模式。為最大程度合理發揮高校的教務管理作用,高校教務管理機制應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體現教務工作者的價值,高校需要對原有傳統型的教務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充分發揮教務管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減少上級的行政干預,為教務管理人員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創造良好的空間。同時為教務管理人員建立多種職業發展通道,在職務聘用、職稱晉升上給教務管理人員更多的機會,完善教務管理人員的升遷與輪崗制度,營造高效率的工作環境,爭創引人、育人和留人的優良氛圍,不斷優化教務管理機制,激發教務管理活力。
2.加強教務管理人員素質培訓。良好的素質是教務管理人員有力開展工作的前提,針對當前教務管理人員素質偏低的現狀,需要強化對教務管理人員的素質培養,系統地對教務管理人員進行教育學、管理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培訓,提升其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素養。加大力度培訓教務管理人員的各項工作基本技能,使教務管理人員熟練運用計算機處理各種日常事務。鼓勵教務管理人員不斷學習,善于發現問題和改正問題,勇于創新。督促教務管理人員熟悉教務管理的各項規章,此外還可以通過邀請專家講座,派遣教務管理人員到國外或兄弟院校學習等,以此通過多途徑的努力,促進教務管理人員更好地完成教務管理工作。endprint
3.增強教務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協調。教務管理工作需要涉及很多部門,為更好、順暢地開展教務管理工作,教務管理人員需要做好幾方面的協調工作:首先是與學院教務處的協調工作;其次是與有課程共享的其他系部教務管理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再其次是與本系部有關部門、教研室之間的溝通工作。此外系部教務管理人員還需做本部門之間教務管理人員之間的溝通,通過上述協調與溝通,明確各自的責任,使較為繁瑣、復雜的教務工作簡單化,更有利于提高教務管理的效率,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4.充分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信息化是教務管理發展的趨勢之一。信息化時代,高校需要深化教務管理體制與手段的革新,需要充分運用信息化的手段來全方位武裝教務管理工作。具體來說教務管理信息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深化和推進:首先,構建高校綜合教務管理系統,實現教務管理完全信息化,充分運用先進的教務管理軟件進行課程的安排、學籍管理、教材以及教室管理、教學計劃制定等;其次,加強校園網絡平臺的完善,通過校園資源和信息共享,在運用計算機及多媒體等手段的幫助下,逐步實現教務管理的系統化和網絡化。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將最終提高教務管理的水平和效率,為科學化的教務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還可以減輕教務管理人員的工作,以便其能夠進一步的通過學習增強自身的專業素養,提高對教務管理活動的理解,促進教務管理水平良性提升。
5.優化教務管理隊伍結構。高校應充分發揮自身的辦學優勢,建立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促進教務管理人員的合理競爭。高校還應進一步加大教務管理人員的選聘,優先選擇學歷高、專業素養強的教師和社會人員加入到教務管理隊伍中,提升教務管理隊伍活力,同時在教務管理人員的使用上,要根據每個教務管理人員的特長,將其配備到最合適的崗位上。此外要加大對年輕教務管理人員的培養,對責任心強、肯吃苦并具有創新精神的教務管理人員要重點培養,使其能夠成為未來教務管理的專家,提升未來教務管理的水平。
6.增強教務管理人員服務意識。教務管理人員的工作既是管理性的,也是服務性的,教務管理工作的實質就是服務于教學,為教師的授課提供優良的后勤保障,為學生的學習安排優良的學習氛圍。這就要求提升教務管理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使教務管理人員意識到其工作的重要性,自覺地承擔起服務的本職,全身心地把工作做的扎實、有序,維護教學秩序,對教師反映的有關教務管理問題要及時解決,從而為提高高校的教學水平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目前,人才市場競爭激烈,國際高校之間競爭也日益激烈,我國高校要想辦出自己的特色,在國際競爭中贏得優勢,就必須大膽創新。首要任務是通過革新提高教學質量,而教務管理的效率如何直接關系到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加快對現有教務管理人員的培訓,通過引進人才,培育高素質同時又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教務管理人員是現代高校發展的必然需求,我國高校只有適應這種趨勢,才能在時代的車輪中走的更遠,發展的更好。
(作者單位: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