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章
【摘 要】虛假新聞損害了媒體公信力和新聞工作者的形象,而在互聯網日益普及的時代,虛假新聞傳播速度更快,擴散范圍更廣,對國家和社會造成的危害也更大,防范和杜絕虛假新聞,顯得更為迫切。
【關鍵詞】虛假新聞 成因 防范
“老漢約網友開房,見面發現對方竟是兒媳”“村支書性侵村民留守妻子:村里一半都是我的娃”“西班牙47層大樓忘裝電梯”……近年來,一些聳人聽聞的虛假新聞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奉真實為新聞生命的傳統媒體,踐踏了新聞真實性原則,突破了新聞職業道德底線,欺騙了社會公眾,擾亂了新聞秩序,損害了媒體公信力和新聞工作者的形象。而在互聯網日益普及的時代,虛假新聞傳播速度更快,擴散范圍更廣,對國家和社會造成的危害也更大,防范和杜絕虛假新聞,顯得更為迫切。
防范和杜絕虛假新聞,首先應找到虛假新聞產生的原因。少數媒體和從業人員在激烈競爭的內外部環境下,生存壓力加大,一味追求獨家、獨特新聞甚至轟動效應,忽視或淡忘了責任擔當和職業精神,或受商業利益驅動,縱容甚至故意制造虛假新聞。有的采編人員主觀上沒有炮制虛假新聞的故意,但囿于業務水平、知識修養、把關能力等原因,未能成功鑒別、過濾虛假新聞。行業主管部門和媒體自身由于種種原因,對采編行為監管不到位,對虛假新聞責任人員究責不嚴、處理不力,讓少數媒體和從業人員心存僥幸、放松警惕。上述這些都是虛假新聞產生的原因。筆者針對虛假新聞產生的具體原因,結合近年出現的典型案例,談談如何防范和杜絕虛假新聞。
一、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媒體從業人員的職業榮譽感、社會責任感和職業操守
少數媒體和采編人員缺乏社會責任,對新聞工作的理解發生偏差,視追求獨家新聞為最高目標,為讓報道關注度高、轉載率高,有意無意放松了對新聞真實性的堅守、對報道內容和細節的核實,甚至對新聞內容添油加醋、“合理想象”,或刻意捏造事實、杜撰情節,更有甚者,炮制完全子慮烏有的假新聞。
2013年10月4日,南京某晚報刊發記者和通訊員聯合采訪報道《丈母娘婚宴上送400萬元賓利轎車》。報道稱,10月3日,馬鞍山太白大道上一家很氣派的酒店舉行了一場上檔次的婚宴,婚宴價格5888元/桌,驚呆了趕來參加婚禮的“小伙伴們”。婚宴上,丈母娘當場宣布贈送給女婿的禮物堪稱“馬鞍山史上最貴嫁妝”:一輛價值400萬元左右的賓利牌轎車。新郎在搞清楚特別嫁妝為何物后,撲通一聲當眾跪下,向丈母娘保證一輩子不辜負她女兒,一輩子孝順雙方父母,將丈母娘感動得在臺上流淚,還一個勁說“好兒子,快起來”。此新聞引起極大關注后,新安晚報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記者專門趕到馬鞍山市太白大道,這條路上的中高檔酒店均否認10月3日接待過5888元/桌的婚宴,也否認酒店內發生過“丈母娘送賓利”的事。新安晚報還采訪了稿件作者和有關方面,最終證實這條新聞是不折不扣的虛假報道。
渲染奢華生活、熱衷“三俗”報道、炒作奇人奇事,都是缺乏社會責任和職業操守的表現,必然導致失實報道和虛假新聞的出現。媒體及其從業人員增強社會責任感,加強道德自律,端正辦報心態,才能從思想根源上清除虛假新聞產生的“土壤”。
二、維護誠信健康的傳播秩序,建立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營造和諧穩定的傳媒生態
當今社會,網絡媒體、微信微博、手機客戶端等傳播載體和渠道不斷涌現,信息發布渠道更加多元,發布方式更加便捷,信息來源紛繁復雜,“個個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通訊社”。在這樣的背景下,難免會出現傳播秩序失范、傳媒生態失衡,也必然會導致虛假新聞、“小道消息”出現。而在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之間、新媒體之間、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競爭呈白熱化,在新秩序、新生態形成并穩定之前,生存競爭可能導致少數媒體和從業人員迷失方向,過分關注報道的吸引力、關注度甚至轟動效應,過于追隨和依賴網絡來判斷、取舍新聞,一旦放松警惕,就可能落入失實報道和虛假新聞的陷阱。
2013年8月28日,南方某雜志刊發報道《村官腐敗透視》。開頭有這樣一段話:“這個村,有一半都是我的娃。”在三門峽市西南方,距離市區90公里左右的一個小村里,村支書張大萬(化名)笑嘻嘻地對市里來的駐村工作隊員說。本村的青壯勞力都外出打工去了,他們的留守妻子竟然成為村支書的獵艷對象。但農民們對村干部普遍和最大的憤怒,并非來自男女作風甚至性侵方面。他們最在意的,是自己和集體的財產受到了村干部的不法侵占。這篇報道刊發后先是被網絡媒體以《村支書性侵村民留守妻子:村里一半都是我的娃》為題大量轉載,隨后一些報紙又對網上報道進行轉載。后經河南省三門峽市有關部門調查,發現文中反映的問題與事實不符。在這一失實報道的傳播過程中,該雜志為了博人眼球,將“這個村,有一半都是我的娃”放在報道開頭,轉載的媒體也不約而同將這句話作為最大的“賣點”加以突出,報道所要反映的村官腐敗問題反而未引起相應關注。
上述案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傳播秩序和媒體生態:一家媒體先刊發報道,或者機構、組織、個人為了某種目的通過一定渠道自行發布有關內容,其他網站和媒體未經嚴格把關就爭先恐后轉載,或者根據自身需要經過再采訪加工后發布。如果源頭發布的是虛假新聞,其影響則會因為傳播疊加效應被無限度地放大;如果源頭發布的內容帶有瑕疵,或者即使是沒有瑕疵,在傳播過程中,由于媒體的選擇性報道造成信息不同程度失真,最終變成虛假新聞。因此,有效防范虛假新聞,必然要求有一個誠信健康的傳播秩序和公平有序的媒體競爭環境。
三、提高業務技能、健全知識結構、提升綜合修養、規范采編行為,增強把關能力、嚴格把關程序
一些虛假失實報道并非媒體和采編人員主觀上有意為之,而是由于采編人員知識結構欠缺、社會閱歷不夠,或業務技能不高、采編行為不嚴謹、把關不嚴造成的。
2010年7月,甘肅一家黨報在一篇報道中,援引一位專家的話說:西安已被確定為國家第五個直轄市。受此“利好”消息刺激,股市上陜西板塊當日出現飆升行情。可是當晚,這家報社就通過其網站發出更正,稱稿件中關于“西安已被確定為國家第五個直轄市”內容失實,報道系記者在某論壇采訪時,對演講者的演講內容理解和文字表述有誤,值班編輯審稿不嚴。原來,當事專家并沒有在演講稿說“西安已被確定為國家第五個直轄市”,寫這篇報道的記者稱這一信息是自己從網絡上搜到的。區劃調整、設直轄市這樣的重大消息應由官方權威發布,媒體豈能僅憑專家之言就進行發布,更不能將記者個人在網上搜到的信息未經核實就直接刊發。endprint
2013年8月,一則有關“西班牙47層大樓忘裝電梯”的新聞,成為網絡熱點,諸多媒體跟進轉載。新華社駐西班牙記者經過實地探訪后發現,這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假新聞。這條新聞來源于西班牙《國家報》,該報報道的是,20層的公寓增建到47層,但設計規劃20層容量的電梯卻要支撐47層的人流,事實是大廈增高后電梯容量不夠,而不是“忘記裝電梯”。
從技術層面看,防范和杜絕虛假新聞主要是增強把關本領、嚴格把關程序。對涉及政策法規、新政創舉、輿論監督等影響面較大的報道,要注意新聞來源的權威性和可靠程度。對通訊員、特約作者、自由撰稿人采寫的報道,要反復推敲、認真核實。對讀者提供的信息,網民發布的內容,只能當作新聞線索,不能直接刊用。對表達敘事上前后矛盾、露出虛假新聞或失實報道“馬腳”的,要通過邏輯分析發現疑點、排查核實。對“混水摸魚”、一味追求賣點的報道,要認清部分真實和整體真實的關系,避免斷章取義、以偏概全。此外,編輯記者還需拓寬知識面,胸中有“千軍萬馬”,才能生出“火眼睛睛”,知識修養越高,判定虛假新聞的本事就越高。
四、嚴肅新聞紀律、建立健全并嚴格落實有關監管制度、責任追究制度,構筑打擊虛假新聞的高壓線
極少數媒體和新聞工作者錯誤地認為,只要不涉及政治題材和敏感題材,采寫、刊用虛假失實報道未必會被發現,被發現后未必受到嚴格追究和嚴肅處理,正是這種僥幸心理,導致其松動虛假失實報道的防線,觸碰新聞工作的底線。新聞活動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新聞機構應建立健全內部防范虛假新聞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虛假失實報道的糾錯和更正制度,完善虛假失實報道的責任追究制度。行業管理部門要加強紀律和行政監督,嚴肅查處虛假失實報道。
2014年1月23日,沈陽某晚報刊發《趙本山撂狠話:實在不行我現排小品上!》一文,對春晚節目不當炒作,有意“劇透”春晚語言類節目,且內容嚴重失實,在社會上造成負面影響。經查,該報記者未經采訪,從春晚媒體記者微信群中摘編相關信息撰寫上述報道,曝光春晚彩排的所謂內幕信息。經春晚劇組與趙本山團隊核實,該文所述內容均為記者杜撰的虛假消息。遼寧省和沈陽市有關部門對這家報社相關責任人作出嚴肅處理:報社主要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做出深刻檢討;相關部門負責人留崗查看一年;采訪記者調離記者工作崗位;對相關責任人處以兩千至一萬元的經濟處罰。
但并非每一篇虛假失實報道都像上述報道一樣,受到應有的追究和查處。由于種種原因,目前主管部門和新聞機構自身對虛假失實報道的查處力度還比較有限。為了遏制虛假失實報道的產生,2011年10月,新聞出版總署印發《關于嚴防虛假新聞報道的若干規定》,對虛假失實報道的責任追究做出明確規定。新聞機構一般也有防范和處理虛假失實報道的相關規定。防范和杜絕虛假新聞,需要建立健全相關制度規定,更需要嚴格執行這些制度規定。
2013年以來,上海、浙江等首批5個省市試點建立新聞道德委員會,今年試點范圍將擴大至北京、黑龍江等10省市。新聞道德委員會近期將以整治新聞敲詐和假新聞為重點,加強舉報查處、案例評議和通報曝光。新聞道德委員會能否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純潔新聞隊伍、剎住虛假新聞歪風,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新安晚報總編室主任)
責編:周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