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朱波強
【摘 要】 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可以使企業兼顧利益相關方的訴求與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隨著企業社會責任不斷的發展與深入,企業與社會實現良性互動與共同發展。此時,需要建立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以衡量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程度。一些學者對適用我國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作了初步探討。文章在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基礎上構建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以礦產資源型企業為例,采用熵值法評價企業社會責任。
【關鍵詞】 社會責任評價; 熵值法; 礦產資源型企業
中圖分類號:F27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30-0008-05
一、引言
社會責任思想起源于20世紀的美國。伴隨著企業社會責任在我國的發展,評價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逐漸受到多方關注。我國理論界對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的研究主要涉及企業社會責任度、評價原則及具體的指標體系選擇等內容。
在我國影響力較大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標準和體系主要有:2006年由商務部和社科院聯合制定的《中國公司責任評價辦法草案》、《中國公司責任報告編制大綱草案》(簡稱雙草案)和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研究的《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查評價體系與標準》。2008年更新的紡織行業的社會責任評價體系,即《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總則及細則(2008年版)》、《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綱要》是國內第一套關于社會責任報告的指標及規范體系。2010年,制定并發布了我國第一份社會責任報告評價標準——《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標準(2010)》,隨后每年修訂、完善。2013年,中國工經聯的《中國工業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清華大學的《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準則》(征求意見稿)提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綜合評價體系。另外一些省市也出臺了一系列地方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標準。可見,國內學者以及相關部門已立足我國具體國情,針對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的指標體系作出了有益探索。
二、我國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的構建
(一)社會責任評價指標的選擇
指標體系的建立應客觀公正,指標可測量、可操作。本文主要是利用財務指標對企業社會責任進行評價,財務指標具有可比性、數據獲取較容易、指標相對客觀公正等優勢,再輔以一定數量的非財務指標,對無法用客觀指標衡量的指標作相應的評價。這樣可以避免僅用財務指標的局限。財務指標可以從企業的財務報告中得到,非財務指標從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年報以及企業官方網站中得到。
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涉及面廣,指標應盡量全面,不然會有失公平。因此,本文基于利益相關者相關理論構建評價指標體系。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依賴于企業對各利益相關者利益要求的回應的質量。利益相關者也可以多角度細分。Freeman(1984)認為,利益相關者由于所擁有的資源不同,分為所有權利益相關者、經濟依賴性利益相關者和社會利益相關者。本文分別從股東、債權人、員工、客戶、供應商、政府、社區、環境方面綜合評價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具體指標見表1。
(二)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綜合評價模型的建立
我國社會責任綜合評價是一個多層次、多指標的綜合評價問題。客觀賦權法根據各指標的實際觀察值確定權重,能客觀地根據實際觀察值體現各指標在被評價對象上的相對重要程度。熵值法屬于客觀賦權法。通過分析各指標間的聯系程度以及指標所提供的信息量來客觀地決定各指標權重,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前面綜合評價過程中因主觀賦權而造成的指標權重偏差。
1.社會責任評價系統共有n個評價對象,p個評價指標,得到的原始信息矩陣如下
一、引言
社會責任思想起源于20世紀的美國。伴隨著企業社會責任在我國的發展,評價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逐漸受到多方關注。我國理論界對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的研究主要涉及企業社會責任度、評價原則及具體的指標體系選擇等內容。
在我國影響力較大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標準和體系主要有:2006年由商務部和社科院聯合制定的《中國公司責任評價辦法草案》、《中國公司責任報告編制大綱草案》(簡稱雙草案)和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研究的《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查評價體系與標準》。2008年更新的紡織行業的社會責任評價體系,即《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總則及細則(2008年版)》、《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綱要》是國內第一套關于社會責任報告的指標及規范體系。2010年,制定并發布了我國第一份社會責任報告評價標準——《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標準(2010)》,隨后每年修訂、完善。2013年,中國工經聯的《中國工業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清華大學的《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準則》(征求意見稿)提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綜合評價體系。另外一些省市也出臺了一系列地方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標準??梢姡瑖鴥葘W者以及相關部門已立足我國具體國情,針對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的指標體系作出了有益探索。
二、我國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的構建
(一)社會責任評價指標的選擇
指標體系的建立應客觀公正,指標可測量、可操作。本文主要是利用財務指標對企業社會責任進行評價,財務指標具有可比性、數據獲取較容易、指標相對客觀公正等優勢,再輔以一定數量的非財務指標,對無法用客觀指標衡量的指標作相應的評價。這樣可以避免僅用財務指標的局限。財務指標可以從企業的財務報告中得到,非財務指標從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年報以及企業官方網站中得到。
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涉及面廣,指標應盡量全面,不然會有失公平。因此,本文基于利益相關者相關理論構建評價指標體系。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依賴于企業對各利益相關者利益要求的回應的質量。利益相關者也可以多角度細分。Freeman(1984)認為,利益相關者由于所擁有的資源不同,分為所有權利益相關者、經濟依賴性利益相關者和社會利益相關者。本文分別從股東、債權人、員工、客戶、供應商、政府、社區、環境方面綜合評價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具體指標見表1。
(二)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綜合評價模型的建立
我國社會責任綜合評價是一個多層次、多指標的綜合評價問題。客觀賦權法根據各指標的實際觀察值確定權重,能客觀地根據實際觀察值體現各指標在被評價對象上的相對重要程度。熵值法屬于客觀賦權法。通過分析各指標間的聯系程度以及指標所提供的信息量來客觀地決定各指標權重,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前面綜合評價過程中因主觀賦權而造成的指標權重偏差。
1.社會責任評價系統共有n個評價對象,p個評價指標,得到的原始信息矩陣如下
X=■
2.對X進行數據標準化計算得到R=(rij)■,其中 rij∈[0,1]
當某個指標的數值越大越好時,其計算公式為:
rij=■ (1.1)
當某個指標的數值越小越好時,其計算公式為:
rij=■ (1.2)
當某個指標為適量指標時,采取如下計算公式:
rij=1-■ (1.3)
3.計算第i個評價對象第j個指標的比重
Pij=rij■rij (2)
4.計算第j個指標的熵
ej=-k■PijlnPij,(j=1,2,…,p) (3)
其中k=■,并設當Pij=0時,PijlnPij=0
5.計算第j個指標的熵權
Wj=(1-ej)■(1-ej),(j=1,2,…,p) (4)
6.計算第i個評價對象的綜合評價值
Ti=■rij,Wj,(i=1,2,…,n) (5)
7.利用計算出的各評價對象的綜合評價值對各評價對象進行排序
根據熵權法原理和計算出的各評價對象的綜合評價值,對各評價對象進行排序。如果計算出的綜合評價值較大,則認為該評價對象較優秀;反之則較差。
三、以礦產資源型企業為例的實證分析
(一)樣本設計和數據來源
礦產資源型企業由于對資源的依賴,使其在職工責任、環境資源保護、當地環境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礦產資源的日益枯竭,使礦產資源企業面臨轉型,對礦產資源型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程度評價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本文選取對礦產資源直接開發的采掘業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并且選取固體礦產資源企業即煤炭開采和洗選業(B06)和黑色金屬礦采選業(B08)、有色金屬礦采選業(B09),不包含石油、天燃氣開采企業,剔除信息披露不完整的上市公司,得到38個樣本(詳見表2),數據全部來源于巨潮資訊網提供的上市公司年度報告和社會責任報告。
(二)評價指標值的計算
根據上述評價模型,首先要確定指標的熵權值。本文的實證樣本共有38個,涉及25個社會責任評價指標。因為在股東大會決策權指標中,各對象的值均為1,說明各評價對象在該項指標上無差異,因此該指標的熵權為0。適量指標有:股利分配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女性高管占比、應付賬款周轉率。在評價體系的指標中,有些指標是正指標,即其取值越大越好。
1.標準化處理及熵權的確定
為了消除由于量綱和量綱單位的存在導致的不可共度性,在利用熵權法對指標進行賦權之前,需要對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針對指標的性質(是正指標還是逆指標),分別按照公式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計算。按照熵權法的步驟,根據公式計算出第i個評價對象第j個指標的比重、第j個指標的熵、第i個評價對象的綜合評價值。限于篇幅,整理指標比重、熵權及其排名,如表3所示。
通過表3可知,在所選38家礦產資源型上市公司的25個評價指標中,排除股東大會決策權指標,剩余的24個指標中,由于捐贈支出占營業收入比、反商業賄賂培訓、廢棄物是否加以綜合利用、職業健康安全認證體系、罰款支出的熵權排名前五位,反映所選公司在這些指標方面的差異性較大,提供的信息量越多,在社會責任綜合評價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越大。而資產負債率、員工培訓、速動比、女性高管占比、股利分配率和應付賬款周轉率的熵權都小于1,排名后六位。說明在此項指標上各企業的水平差異較小,在社會責任綜合評價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越小。
2.綜合評價值計算與分析
根據公式(5)和表3,計算出8個評價要素相關二級指標的具體評價值。再據此,計算出38個評價對象5個評價要素的評價值及其綜合評價值,并對其進行排序。結果如表4和表5所示。
從表4可以看出,礦產資源型企業的社會責任評價要素,環境要素排名第一,其次為社區和員工。這點是符合礦產資源型企業特點的。礦產資源型企業對環境污染重、破壞大,資源又不可再生,員工的安全也因工作性質,危險較大。因此,評價礦產資源型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程度,最主要判別依據為其對環境保護的投入。社會責任的履行也應關注對周圍社區、員工的補償。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排名最后,這與債權權益的性質相關。
由表5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企業在對環境、社區公益、員工以及技術創新、供應商等熵權較高的指標評價中普遍成績較好。綜合排名第一位的國投新集,單項排名上并沒有特別突出,說明該公司總體關注了各方利益。單獨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公司的排名普遍高于年報中披露社會責任報告的公司。
四、結論與建議
通過以礦產資源型企業為例,把熵權法應用到企業社會責任評價中可以克服各指標權重的賦值評價過程中主觀因素的影響,使得評價結果更加客觀。從評價結果說明我國企業提升社會責任可以有針對性地提高環境保護、社區、公益等方面的社會責任同時兼顧利益相關者的其他社會責任。要實現礦產資源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要在產業層次強化利益統籌。煤炭企業有可持續發展基金,環保投入較大,但是同時也發現企業負擔較重,環保離不開政府。
由于數據的可獲得性較差,在社會責任評價指標的選擇上比較有限。在搜集、整理原始數據的過程中,發現許多上市公司的披露不完善。比如公益性捐贈的披露不明確、對員工培訓的披露比較簡單、各種認證體系證書的披露模糊。這些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宋建波,盛春艷.基于利益相關者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研究——以制造業上市公司為例[J].中國軟科學,2009(10):153-163.
[2] 杜劍.利益相關者視角下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11(4):47-52.
[3] 劉章勝,黃向陽.中外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的演進及評析——基于社會責任導向的研究[J].會計之友,2011(7中):126-129.
[4] 蔣榮狀,朱晉偉.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 會計之友,2011(7上):61-63.
[5] 趙紅,孫鍵,胡鋒,等.基于行業內部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650-656.
[6] 張濤,李麗娜.基于熵值法的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模糊綜合評價[J].會計之友,2012(2上):27-29.
(二)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綜合評價模型的建立
我國社會責任綜合評價是一個多層次、多指標的綜合評價問題??陀^賦權法根據各指標的實際觀察值確定權重,能客觀地根據實際觀察值體現各指標在被評價對象上的相對重要程度。熵值法屬于客觀賦權法。通過分析各指標間的聯系程度以及指標所提供的信息量來客觀地決定各指標權重,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前面綜合評價過程中因主觀賦權而造成的指標權重偏差。
1.社會責任評價系統共有n個評價對象,p個評價指標,得到的原始信息矩陣如下
X=■
2.對X進行數據標準化計算得到R=(rij)■,其中 rij∈[0,1]
當某個指標的數值越大越好時,其計算公式為:
rij=■ (1.1)
當某個指標的數值越小越好時,其計算公式為:
rij=■ (1.2)
當某個指標為適量指標時,采取如下計算公式:
rij=1-■ (1.3)
3.計算第i個評價對象第j個指標的比重
Pij=rij■rij (2)
4.計算第j個指標的熵
ej=-k■PijlnPij,(j=1,2,…,p) (3)
其中k=■,并設當Pij=0時,PijlnPij=0
5.計算第j個指標的熵權
Wj=(1-ej)■(1-ej),(j=1,2,…,p) (4)
6.計算第i個評價對象的綜合評價值
Ti=■rij,Wj,(i=1,2,…,n) (5)
7.利用計算出的各評價對象的綜合評價值對各評價對象進行排序
根據熵權法原理和計算出的各評價對象的綜合評價值,對各評價對象進行排序。如果計算出的綜合評價值較大,則認為該評價對象較優秀;反之則較差。
三、以礦產資源型企業為例的實證分析
(一)樣本設計和數據來源
礦產資源型企業由于對資源的依賴,使其在職工責任、環境資源保護、當地環境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礦產資源的日益枯竭,使礦產資源企業面臨轉型,對礦產資源型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程度評價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本文選取對礦產資源直接開發的采掘業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并且選取固體礦產資源企業即煤炭開采和洗選業(B06)和黑色金屬礦采選業(B08)、有色金屬礦采選業(B09),不包含石油、天燃氣開采企業,剔除信息披露不完整的上市公司,得到38個樣本(詳見表2),數據全部來源于巨潮資訊網提供的上市公司年度報告和社會責任報告。
(二)評價指標值的計算
根據上述評價模型,首先要確定指標的熵權值。本文的實證樣本共有38個,涉及25個社會責任評價指標。因為在股東大會決策權指標中,各對象的值均為1,說明各評價對象在該項指標上無差異,因此該指標的熵權為0。適量指標有:股利分配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女性高管占比、應付賬款周轉率。在評價體系的指標中,有些指標是正指標,即其取值越大越好。
1.標準化處理及熵權的確定
為了消除由于量綱和量綱單位的存在導致的不可共度性,在利用熵權法對指標進行賦權之前,需要對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針對指標的性質(是正指標還是逆指標),分別按照公式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計算。按照熵權法的步驟,根據公式計算出第i個評價對象第j個指標的比重、第j個指標的熵、第i個評價對象的綜合評價值。限于篇幅,整理指標比重、熵權及其排名,如表3所示。
通過表3可知,在所選38家礦產資源型上市公司的25個評價指標中,排除股東大會決策權指標,剩余的24個指標中,由于捐贈支出占營業收入比、反商業賄賂培訓、廢棄物是否加以綜合利用、職業健康安全認證體系、罰款支出的熵權排名前五位,反映所選公司在這些指標方面的差異性較大,提供的信息量越多,在社會責任綜合評價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越大。而資產負債率、員工培訓、速動比、女性高管占比、股利分配率和應付賬款周轉率的熵權都小于1,排名后六位。說明在此項指標上各企業的水平差異較小,在社會責任綜合評價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越小。
2.綜合評價值計算與分析
根據公式(5)和表3,計算出8個評價要素相關二級指標的具體評價值。再據此,計算出38個評價對象5個評價要素的評價值及其綜合評價值,并對其進行排序。結果如表4和表5所示。
從表4可以看出,礦產資源型企業的社會責任評價要素,環境要素排名第一,其次為社區和員工。這點是符合礦產資源型企業特點的。礦產資源型企業對環境污染重、破壞大,資源又不可再生,員工的安全也因工作性質,危險較大。因此,評價礦產資源型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程度,最主要判別依據為其對環境保護的投入。社會責任的履行也應關注對周圍社區、員工的補償。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排名最后,這與債權權益的性質相關。
由表5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企業在對環境、社區公益、員工以及技術創新、供應商等熵權較高的指標評價中普遍成績較好。綜合排名第一位的國投新集,單項排名上并沒有特別突出,說明該公司總體關注了各方利益。單獨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公司的排名普遍高于年報中披露社會責任報告的公司。
四、結論與建議
通過以礦產資源型企業為例,把熵權法應用到企業社會責任評價中可以克服各指標權重的賦值評價過程中主觀因素的影響,使得評價結果更加客觀。從評價結果說明我國企業提升社會責任可以有針對性地提高環境保護、社區、公益等方面的社會責任同時兼顧利益相關者的其他社會責任。要實現礦產資源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要在產業層次強化利益統籌。煤炭企業有可持續發展基金,環保投入較大,但是同時也發現企業負擔較重,環保離不開政府。
由于數據的可獲得性較差,在社會責任評價指標的選擇上比較有限。在搜集、整理原始數據的過程中,發現許多上市公司的披露不完善。比如公益性捐贈的披露不明確、對員工培訓的披露比較簡單、各種認證體系證書的披露模糊。這些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p>
【參考文獻】
[1] 宋建波,盛春艷.基于利益相關者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研究——以制造業上市公司為例[J].中國軟科學,2009(10):153-163.
[2] 杜劍.利益相關者視角下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11(4):47-52.
[3] 劉章勝,黃向陽.中外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的演進及評析——基于社會責任導向的研究[J].會計之友,2011(7中):126-129.
[4] 蔣榮狀,朱晉偉.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 會計之友,2011(7上):61-63.
[5] 趙紅,孫鍵,胡鋒,等.基于行業內部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650-656.
[6] 張濤,李麗娜.基于熵值法的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模糊綜合評價[J].會計之友,2012(2上):27-29.
(二)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綜合評價模型的建立
我國社會責任綜合評價是一個多層次、多指標的綜合評價問題。客觀賦權法根據各指標的實際觀察值確定權重,能客觀地根據實際觀察值體現各指標在被評價對象上的相對重要程度。熵值法屬于客觀賦權法。通過分析各指標間的聯系程度以及指標所提供的信息量來客觀地決定各指標權重,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前面綜合評價過程中因主觀賦權而造成的指標權重偏差。
1.社會責任評價系統共有n個評價對象,p個評價指標,得到的原始信息矩陣如下
X=■
2.對X進行數據標準化計算得到R=(rij)■,其中 rij∈[0,1]
當某個指標的數值越大越好時,其計算公式為:
rij=■ (1.1)
當某個指標的數值越小越好時,其計算公式為:
rij=■ (1.2)
當某個指標為適量指標時,采取如下計算公式:
rij=1-■ (1.3)
3.計算第i個評價對象第j個指標的比重
Pij=rij■rij (2)
4.計算第j個指標的熵
ej=-k■PijlnPij,(j=1,2,…,p) (3)
其中k=■,并設當Pij=0時,PijlnPij=0
5.計算第j個指標的熵權
Wj=(1-ej)■(1-ej),(j=1,2,…,p) (4)
6.計算第i個評價對象的綜合評價值
Ti=■rij,Wj,(i=1,2,…,n) (5)
7.利用計算出的各評價對象的綜合評價值對各評價對象進行排序
根據熵權法原理和計算出的各評價對象的綜合評價值,對各評價對象進行排序。如果計算出的綜合評價值較大,則認為該評價對象較優秀;反之則較差。
三、以礦產資源型企業為例的實證分析
(一)樣本設計和數據來源
礦產資源型企業由于對資源的依賴,使其在職工責任、環境資源保護、當地環境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礦產資源的日益枯竭,使礦產資源企業面臨轉型,對礦產資源型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程度評價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本文選取對礦產資源直接開發的采掘業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并且選取固體礦產資源企業即煤炭開采和洗選業(B06)和黑色金屬礦采選業(B08)、有色金屬礦采選業(B09),不包含石油、天燃氣開采企業,剔除信息披露不完整的上市公司,得到38個樣本(詳見表2),數據全部來源于巨潮資訊網提供的上市公司年度報告和社會責任報告。
(二)評價指標值的計算
根據上述評價模型,首先要確定指標的熵權值。本文的實證樣本共有38個,涉及25個社會責任評價指標。因為在股東大會決策權指標中,各對象的值均為1,說明各評價對象在該項指標上無差異,因此該指標的熵權為0。適量指標有:股利分配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女性高管占比、應付賬款周轉率。在評價體系的指標中,有些指標是正指標,即其取值越大越好。
1.標準化處理及熵權的確定
為了消除由于量綱和量綱單位的存在導致的不可共度性,在利用熵權法對指標進行賦權之前,需要對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針對指標的性質(是正指標還是逆指標),分別按照公式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計算。按照熵權法的步驟,根據公式計算出第i個評價對象第j個指標的比重、第j個指標的熵、第i個評價對象的綜合評價值。限于篇幅,整理指標比重、熵權及其排名,如表3所示。
通過表3可知,在所選38家礦產資源型上市公司的25個評價指標中,排除股東大會決策權指標,剩余的24個指標中,由于捐贈支出占營業收入比、反商業賄賂培訓、廢棄物是否加以綜合利用、職業健康安全認證體系、罰款支出的熵權排名前五位,反映所選公司在這些指標方面的差異性較大,提供的信息量越多,在社會責任綜合評價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越大。而資產負債率、員工培訓、速動比、女性高管占比、股利分配率和應付賬款周轉率的熵權都小于1,排名后六位。說明在此項指標上各企業的水平差異較小,在社會責任綜合評價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越小。
2.綜合評價值計算與分析
根據公式(5)和表3,計算出8個評價要素相關二級指標的具體評價值。再據此,計算出38個評價對象5個評價要素的評價值及其綜合評價值,并對其進行排序。結果如表4和表5所示。
從表4可以看出,礦產資源型企業的社會責任評價要素,環境要素排名第一,其次為社區和員工。這點是符合礦產資源型企業特點的。礦產資源型企業對環境污染重、破壞大,資源又不可再生,員工的安全也因工作性質,危險較大。因此,評價礦產資源型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程度,最主要判別依據為其對環境保護的投入。社會責任的履行也應關注對周圍社區、員工的補償。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排名最后,這與債權權益的性質相關。
由表5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企業在對環境、社區公益、員工以及技術創新、供應商等熵權較高的指標評價中普遍成績較好。綜合排名第一位的國投新集,單項排名上并沒有特別突出,說明該公司總體關注了各方利益。單獨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公司的排名普遍高于年報中披露社會責任報告的公司。
四、結論與建議
通過以礦產資源型企業為例,把熵權法應用到企業社會責任評價中可以克服各指標權重的賦值評價過程中主觀因素的影響,使得評價結果更加客觀。從評價結果說明我國企業提升社會責任可以有針對性地提高環境保護、社區、公益等方面的社會責任同時兼顧利益相關者的其他社會責任。要實現礦產資源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要在產業層次強化利益統籌。煤炭企業有可持續發展基金,環保投入較大,但是同時也發現企業負擔較重,環保離不開政府。
由于數據的可獲得性較差,在社會責任評價指標的選擇上比較有限。在搜集、整理原始數據的過程中,發現許多上市公司的披露不完善。比如公益性捐贈的披露不明確、對員工培訓的披露比較簡單、各種認證體系證書的披露模糊。這些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宋建波,盛春艷.基于利益相關者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研究——以制造業上市公司為例[J].中國軟科學,2009(10):153-163.
[2] 杜劍.利益相關者視角下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11(4):47-52.
[3] 劉章勝,黃向陽.中外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的演進及評析——基于社會責任導向的研究[J].會計之友,2011(7中):126-129.
[4] 蔣榮狀,朱晉偉.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 會計之友,2011(7上):61-63.
[5] 趙紅,孫鍵,胡鋒,等.基于行業內部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650-656.
[6] 張濤,李麗娜.基于熵值法的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模糊綜合評價[J].會計之友,2012(2上):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