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麗
高中語文新課程的理念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為終身學習和個性發展奠定基礎。
新課改是語文教學改革的必然,是時代的要求。這就要求廣大語文教師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在課堂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那么,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實現教與學的“雙贏”呢?這就成了站在課改一線的教師應當思考并著手解決的問題。
我認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贏在課堂,應從以下四點著手。
一、高效課堂離不開對教材重點的準確把握、難點的突破
我認為,把握好一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對于語文課的教學“三維目標”,我們基本上可以把它分解為教學重點和難點。古語云:“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這句話用在課堂教學中,就是要求我們在授課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展開教學。由此,把握重點、突破難點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鉆研教材,直擊文本中的重難點。教材是教師備課的基本依據,教師首先必須熟悉教材并閱讀各種參考資料。在帶學生走進文本之前,老師必須先與文本對話,熟悉甚至吃透教材,師生熟悉文本是上好每一堂課的底線。教師在備教材確定重難點時,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1)根據《教師教學用書》中每一課的“精華鑒賞”提示確定;(2)根據文本特征確定;(3)根據教材后面的“思考·探究·練習”題確定;(4)根據教師備課時覺得不易理解的“難處”確定,等等。
(二)借鑒教學經驗,以“前車之鑒”為重難點。經驗是最好的資本,對于語文教師而言,教學經驗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循環教學中,我們會發現有一些知識點本來應該是重點的,卻在之前的教學中被我們忽略了,因而再次講授時,要把其當做一個重點突破,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二、高效課堂離不開教師角色的轉化
在新課標的引領下,高中語文教師必須敢于摒棄一些不合時宜的內容,在正確引導學生的前提下,充分賦予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做學生的指明燈和好幫手,培養其嚴謹、創新的思維。為此,我們在轉化自身角色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由學習的監督者轉變成學生對知識深入研究時的引導者和合作者。新課標要求教師走出以往特定的角色模框,不能再沉溺在傳統的角色扮演中,不再是板著臉督促學生聽講、練習、完成作業的令人生畏的長者,而應該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和親密的合作伙伴。因此,在授課過程中,不拘束于師生關系,平等地進行對話,不授予魚,而注重授予漁,做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好幫手。
(二)由固定思維的表現者轉變為創新思維的培養者。新課程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做好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對于同一個問題,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允許學生有不同見解。如教學李商隱的《錦瑟》一詩,因其表意隱晦、含蓄,主題具有多樣性。此時,我們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討論、探究,讓他們暢所欲言,自言其說,而不能限制他們的思維。
三、高效課堂離不開教師之間的資源共享
課堂教學中,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擅長的課,如有的老師擅長講小說,有的老師擅長講古詩文……每個人都會有一些精彩的課,但也會有一些讓自己覺得汗顏的課,有的課講了兩三輪,還不盡如人意,講不透徹,學生也聽得不知所云,這樣,以己之昏昏而欲人之昭昭,怎可如愿?
俗語云:“強將手下無弱兵。”這體現的是對主將的要求,主將弱,他的兵又能強到哪里去呢?其實誰也做不到課課精彩,遇到自己沒有把握的課,我們事先就多向有經驗的同事學習,人家怎么講,切入點好不好,思路是否清晰?也可以利用網絡上的一些優質教學資源,反復揣摩,仔細體味、領悟,再結合自己對教材文本內容的把握,找到適合自己的教法設計教學思路,并運用于教學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要注意對后進生的轉化
在每所學校、每個班級,后進生的存在都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后進生在學習上存在以下一些問題:視學習為負擔,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記憶水平低,等等。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對他們進行轉化。
(一)培養后進生的自信心,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教師只有要相信人人有才,才會正確對待每個學生的發展潛能。教學中,對后進生可以提一些具體的小目標,讓他們“跳一跳就能摘到桃”,給他們更多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如有些后進生對古詩文的背誦很是頭痛,于是教師可以教給其背誦方法,讓他們在課后背,在適當的時候,讓他們在班級背誦。當他們能夠順利背誦時,他們就會樹立學習古詩文的信心。
(二)通過各種途徑,激發后進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對有表現欲的后進生,教師應有意識地安排他們表演一些改編的課本劇。如教學《雷雨》、《裝在套子里的人》等課文時,排演小話劇,專門找班里表現欲強的后進生,讓他們分角色扮演,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當然,要使后進生趕上中上等學生,也不是朝夕之事。但是語文教師依然要以滿腔熱忱和耐心,做好轉化工作,從班級的整體角度出發,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難點、教師在課堂中積極轉變自己的角色、在教學工作中充分利用優質教學資源、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這幾個方面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內在要求,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我們要認真落實,幾個方面都要并行不悖,偏廢了哪一方面,高效課堂都只能成為一個口號、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