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昌
摘 要:近些年來,伴隨著新課程改革在我國的不斷深入和推進,不難看出,小學三年級往往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陷入困難的重要時刻。很多學生在從前的學習中都比較輕松和容易,可是到了三年級之后,由于課程的不斷增多,并且數學學習難度也在增大,使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往往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和苦難,甚至“空間與圖形”內容的增加真的成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攔路虎”。針對三年級學生在“空間與圖形”相關的面積問題方面出現的錯誤以及學習難點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和對策,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提升學習效果。
關鍵詞:空間;圖形;數學
很多學生在一二年級學習數學的時候,都會感到得心應手,甚至覺得數學學習非常有趣。可是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升入三年級之后,數學成績急速下滑。經過長時間的分析和觀察,我們不難發現,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升入三年級之后,課程數量增多,學生感到課業負擔加重了。而另一個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很多學生對“空間與圖形”的相關內容感到很棘手,下面將針對這一內容容易出現的難點和重點進行簡單的分析和闡述。
一、很多學生在單位名稱的轉換上出現錯誤
在進行空間或者是圖形相關內容學習的時候,求周長和面積是比較常見的問題,可是很多學生在單位名稱的轉換問題上會出現比較多的困難。例如,給出了長和寬,讓我們來求面積。可是長和寬的單位名稱不同,一個是米,一個是厘米,那么就需要我們先進行單位名稱的轉換,進而求解。很多學生就會在轉換的過程中遇到問題,進而出現了錯誤和失誤。出現這類問題的原因主要就是對單位名稱的換算不夠熟練,所以在進行換算的時候會出現錯誤。所以我們要不斷地加強對學生換算能力的訓練,在課下多多進行練習,并且強化周長和面積公式的記憶,這樣不會造成公式混淆,也不會出現類似的錯誤。
二、對拼組圖形的問題產生困擾
很多時候會有這樣的一類習題讓學生感到非常苦惱,那就是要求學生用幾個完全一樣的正方形組合成一個新的長方形或者是其他不規則圖形,然后進行周長的求解。這會讓很多學生感到非常困難,畢竟三年級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不強,需要教師予以較多的引導,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困境。
參考文獻:
金美芬.別讓“空間與圖形”成為數學學習的“攔路虎”:人教版三年級“面積”錯例分析及教學對策[J].中小學數學:小學,2012(Z1):23-24.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