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智榮
摘 要:近些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問題也日益嚴重。越來越多的環境污染使得原本良好的環境質量逐年下降。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嚴重地威脅和制約了當前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所以必須格外重視環境問題對我們的影響。新課改在我國不斷推進之后,初中語文課本當中對于生態文學作品的引入也有所加強,這就使得學生逐漸地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形成了良好的生態觀念,這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保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針對新課標人教版當中初中語文生態文學作品的教學策略問題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語文;生態文學作品;教學策略
要想更好地將生態文學作品引入到初中語文的教材當中,我們就必須注意到這一方式的必要性。將生態文學作品加入到初中語文教學當中,不僅可以豐富學生學習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形成正確的環保觀念和意識,這對于幫助學生提升環保意識,進而保護我國的環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初中語文課本當中引入生態文學作品的必要性分析
伴隨著新課改在我國的不斷推進,對于學生培養的目標和要求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我們開始更加注重學生的個人素質培養以及綜合能力塑造。將生態文學作品引入到初中語文課本當中,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學習的內容,提升他們的文字閱讀量,更重要的就是要將這種環保的觀念與意識帶到平時的教育教學當中,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的耳濡目染中明白環保的重要性,形成環保的意識,也可以說這是提高學生生態文明素質的迫切需要。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我們必須通過正確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進而形成正確科學的生態文明觀念。
二、初中語文課本當中引入生態文學作品的教學策略
1.不斷地提升教師的生態意識
教師是課堂傳授知識的主體,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要想形成正確的生態價值觀念,教師的正確引導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必須要樹立和形成正確科學的生態意識,這樣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也可以作為榜樣讓學生來效仿和學習。
2.在教學課本的教材選擇上也應該有所取舍
傳統的教學教材當中針對生態環境的文學作品并不多見,所以我們應該加大對于生態文學作品的引入,將那些過于夸大自然美景的文章有選擇地進行刪除。讓學生看到當前環境惡化的現狀,這樣才可以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真正地觸動學生的內心,進而為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徐曉婷.初中語文教學生態價值觀培養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