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張芳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優化,小學英語課堂出現了異彩紛呈的繁榮景象。然而,在看似熱鬧的課堂中,存在了太多的隱患,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是一個值得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以下是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供廣大同仁探討學習。
關鍵詞:課堂教學;活動目標;生活化情境
一、準確定位活動目標,做到有的放矢
教師在設計活動時,首先要考慮活動的目的性。如果采用的教學活動脫離了教學內容,偏離了教學目標,那么再好的教學活動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不能一味地追求活動的趣味性或多樣性,而應該把教學目標要求與活動形式相結合,達到目標與興趣的統一,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活動設計面向全體,力求人人參與
“Tell me and Ill forget;show me and I may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ll understand.”只有親身經歷和體驗,學生所得到的收獲才是真實有效的。如果學生在課堂中一直不能參與活動,就會逐漸抹殺他們的模仿力、表現欲和求知欲,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考慮全體性和參與性,讓活動成為“大眾活動”,讓每個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而不是少數同學的個人表演。
三、創設生活化情境,提高語言實效
語言學家布魯姆認為:“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所學到的語言材料。”新課程強調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手段、材料創設具體、生動的情境,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
四、運用激勵性評價,提升教學色彩
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評價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善于抓住評價時機,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每一位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和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人性化的激勵方式,能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為英語課堂增色。
有效性是課堂教學活動永恒的主題,是我們不懈追求的目標。無論將來小學英語發展到何種程度,教師都必須重視英語課堂活動的有效性,否則一切看似花哨的東西只能是“空中樓閣”,毫無益處。所以,漫漫教育路上,我們要不斷發現問題,尋求有效策略,讓“活動之舟”在學海里推波助瀾,駛向輝煌。
參考文獻:
柳欣,付艷梅.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學園,2011(10).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