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國琴
課堂是進行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學校的教學任務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去完成,因此,學校課堂生活的質量關系著學生生活的質量和學校教育成效。
在數學教學中我提出“八字”教學模式,即復習、探索、模仿、評價。由此引出課堂教學的五個環節,即:復習、探索、模仿練習、鞏固、評價反思。
1.復習引入,促進遷移。指在復習所學知識時,調動學生的記憶,鋪墊一些新的知識,在復習和交流中,自然而然地與所學內容發生一定的聯系。小學數學系統性強,鏈條前后銜接,環環相扣,并總是按照“發生—發展—延伸”的規律,自然構成每一單元整體,每個整體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例如,先復習整數的算法,然后遷移到小數中,達到預定的效果。如果學生總結的深度不夠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師“引導”這個工作沒有做好。就需要我們在“引導”的內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導得當,學生可能比老師想得全面。
2.探索算法,經歷體驗。在前面教材的基礎上增添“新的一點”而形成的教材我們可以采取以舊取新的方法,例如,小數的寫法上,采用整數的寫法,先寫出整數,再根據自學例題,探索小數的寫法,探索中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在這其中只明確教的內容。教的內容應該是學生自學后還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學中暴露出來的主要的傾向性疑難問題,對學生通過自學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3.模仿訓練,經歷體驗。對例題中的方法進行模仿訓練,俗話說照貓畫虎,一個創新的做法,在學新知識時先照著例題中的方法去做,經歷數學每一個整體、每一個模塊之間的聯系,從而把這種聯系能夠在以后的學習中應用。在學習新的知識中,能夠通過模仿把這種方法進行簡化,進行理解變成自己的方法進行學習下一個知識。
4.多層訓練,鞏固算法。有了自己的方法,為了檢驗這種方法的實用性及準確性,必須進行大量的、多層次的練習。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拓寬和深化。
5.評價小結,反思提升。評價目標,從“單一”轉向“多元”。從“單一”的評價認知多少,轉向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全體學生的全面素質提高了多少,通過評價這一手段,促進教師認真確定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目標,從“重教”轉向“重學”。從主要評教師怎樣教(教態、語言板書、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等)轉向重點評學生怎樣學,看學生自學的情緒,是否緊張地動腦、動口、動手,自學的效果如何。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