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紅
摘 要:歷史學科不僅僅是史實的載體,更是人文精神的載體,肩負著構建未來新型人才所需的人文精神,陶冶學生人格情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激活人自主創新能力的重擔。
關鍵詞:中學歷史課;有效;生動;有趣
歷史學科不僅僅是一門簡單的歷史科目,它有著自己的學科個性,是囊括了地理、政治、語文、數學等學科于一身的綜合藝術學科。歷史課也不是歷史老師一個人的課,而是教師與學生一起,集思廣益,學習互動,教學相長,共同提高的集體活動。唯有此,才能使我們所上的歷史課更加生動活潑,更加豐富多彩。
一、在教學方法上,突出一個“巧”字
對于學生來說,讓他們感覺到更容易理解、更加親切的事物,莫過于他們自己所處的現實社會。所以,要讓歷史課吸引學生,我們就要能構建起歷史與生活、歷史與社會之間的橋梁,讓現實與歷史進行對話。運用這種巧妙的內在聯系,可以引發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和重視,調動起學生學習歷史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歷史作為一門“經世致用”的學科,可以充分發揮其社會功能,把社會生活的一些現象引入課堂教學,使得歷史課堂教學更生動、更貼切、更實用。
二、在課堂氛圍上,突出一個“活”字
要想營造歷史教學課中“活”的氛圍,教師就必須拋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動作用,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傳統的歷史課教學,學生總感到老師的講課是干巴巴的說教。要想改變這一狀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就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心理,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他們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所謂氛圍上的“活”,就是激活學生的情緒,讓課堂教學活起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活化教材內容。有人認為,一個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把課教活了。這話說得有道理,這里所說的“活”,其實就是激活了學生的情緒,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愛動的,快樂的感受是更好地學習的情感基礎。如果一個學生喜歡某個老師的課,他就會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中,結果就會收到很好的學習效果。所以,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快樂的學習環境,激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就需要教師把書本上靜止的知識變為真實的情景,把教學上呆板的方法變為靈活的活動。化靜為動,化腐朽為神奇,激活教材資源。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