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彩虹
摘 要: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快樂、高效”的教學理念,而由于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語文教學變成了老師一味地知識灌輸,學生感覺枯燥乏味,沒有學習的興趣,語文課堂也失去了應有的生機與靈性。快樂學習成了新形勢下的教學亮點。
關鍵詞:設置快樂;感受;享受
“2017年英語將退出統一高考,改成社會考試,語數將加大分值……”這消息令大多數學生歡呼雀躍,但是語文的加分又讓他們牢騷不斷。原因各種各樣,有的認為先前的語文課索然無味,有的認為閱讀題難于解答,有的認為寫作困難重重,有的認為語文成績難以提高,沒有成就感。漢語本身結構復雜,學習收效緩慢,急功近利的考試更是對語文產生負面的影響。人們對母語學習的重視程度降低。而興趣無疑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這樣的現狀下,努力發掘語文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的興趣就極為重要。了解了學生的心理,我從以下幾方面改進教學,不斷探求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一、精心設置快樂,激發學習興趣
音樂、舞蹈、美術、體育能使人快樂,這些活動快樂的源泉來自美感、興趣、變化等等。那么,我們的語文學習同樣在這樣的環境進行,為什么就不能快樂呢?語文拓展從某種意義來說就是將語文的音樂,美術之美,形象地展示出來為學生開辟學習語文的新天地,尋找學習語文的快樂,因此語文學習是能夠快樂的,關鍵是看如何設置。如,上《青海湖》時,可播放學生熟悉的歌曲《天堂》,使學生的心緒隨著美妙的歌曲飛入青青的草原、碧藍的湖水,為隨后的學習創造良好的準備狀態。
當然要做到讓學生快樂,能說會道、滿腹經綸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語言幽默風趣,妙語連珠,懂得說話的藝術;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識各種網絡語言,能使語文課堂變成一個磁場,深深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新課程倡導體驗、倡導實踐,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體驗語文學習的樂趣。可以組織接力游戲、猜詞游戲、小品、課本劇等;也可以模擬電視舉行“開心辭典”“漢字聽寫大賽”“成語英雄”等活動,教師可以根據不同課型精心安排一些活動。這樣學生在學習中無疑就避免了那種枯燥之嫌,切實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二、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在互動中感受快樂
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互動意味著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教師要精心營造一種寬松、和諧、快樂的學習氛圍。老師要帶著真誠的笑容,對學生的信任,帶著欣賞的眼光和積極的心態投身教學。課堂上少一些責備、約束,多一些寬容、欣賞。讓師生關系變得親密和諧,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從心里喜歡老師,而喜歡上老師的課。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放下權威的架子,甚至從平等中的首席退位,走近學生,與他們共同學習,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在課堂上要善于使用激勵性評價,善于發現亮點,多鼓勵,建立小組活動,讓他們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特長,避免那種只當觀眾不當演員的現象,力爭讓每個學生都參與活動,體驗快樂。
三、享受和延續快樂
語文課堂運用多媒體技術,提供動感的畫面,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它能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使學生的興趣大增,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一文時,通過錄音再造形象,在學生面前再現一幅美麗的中國山水畫,在思想上產生共鳴。
學習語文求取快樂不僅僅在材料的選擇上,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成為享受的一個方面。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語文課中巧用信息技術能使教學過程呈現出情景交融、聲情并茂、生動活潑的美景,不僅為學生提供認知的感性材料,而且可以再現疑難情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啟發學生思維向深層發展,給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快樂地學習語文,能激發學生內在的創造力,變被動為主動。語文知識博大精深,學習方法多種多樣,最能充分展示教師的個人魅力及教學機智。教師一定要用積極的心態,用微笑去面對學生,引導學生走進語文的天地,“以情勵學,以趣激學。”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各種方式來組織學習活動,使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得到提高,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語文,在學習語文中得到快樂!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