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應波
摘 要:拘役與拘留雖然都是短期剝奪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但它們之間存在著性質、適用對象、機關、法律依據的不同;罰金和罰款都是國家機關強制違法行為者在一定期限內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量現金的處罰方法,但兩者存在法律性質、執法機關、適用對象的區別。
關鍵詞:拘役;拘留;罰金;罰款
在初中政治有關法律常識的教學中,會遇到諸如拘役與拘留、罰金與罰款這類法律術語,如果對此不甚了解,很容易造成教學知識性的低級錯誤。為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我們有必要對其進行辨別。
一、拘役與拘留
1.拘役
拘役是剝奪犯罪分子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實行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
拘役由公安機關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監管場所執行,在執行期間,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兩天;參加勞動的,可以酌量發給報酬。
拘役主要適用于罪行較輕,但仍需短期關押改造的犯罪分子。實踐證明,對于這些罪行較輕的犯罪分子,如果不剝奪其短期自由,就不足以懲戒犯罪,如果判處有期徒刑又嫌過重,適用拘役能夠收到較好的效果。
拘役的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數罪并罰時最高不能超過1年。
拘役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2.拘留
按照我國現行法律可分為三類:
(1)行政拘留(治安拘留)
是指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一般違法行為,給予的一種最嚴厲制裁,屬于行政處罰的一種。治安拘留最高期限為15日,期滿即釋放,由公安機關決定,在行政拘留所執行,對拘留不服的,可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
(2)司法拘留(民事拘留)
一種是指在民事、行政訴訟或法院執行過程中,對妨害訴訟活動(如,作偽證、沖擊法庭、妨害證人作證、隱匿轉移被查封、扣押的財產、阻礙法院工作人員執行公務、逃避執行)等,由人民法院直接作出的拘留決定,屬于強制措施,依據的是《民事訴訟法》或《行政訴訟法》,最高期限為十五日,由法院將被拘留人交公安機關看管,不服的可向法院申請復議,拘留期內,由法院決定提前解釋或期滿釋放。
司法拘留還有一種:《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對嚴重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負民事責任的行為人,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由此可見,《民法通則》所規定的拘留,是人民法院以國家的名義,對嚴重違反民事法律規范的行為人的人身自由加以短期限制的一種懲罰方法。它是民事制裁中最為嚴厲的懲罰措施。
(3)刑事拘留
是指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在刑事案件偵查中,對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暫時采取的強制措施。公安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若被拘留人被批準逮捕,則依據《刑事訴訟法》審理,刑事拘留不是處罰或者制裁。若后被無罪釋放,被拘留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
3.拘役與拘留的區別
拘役與刑事拘留、行政拘留、民事拘留雖然都是短期剝奪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但它們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區別:
(1)性質不同。拘役是刑罰方法,具有懲罰犯罪的作用;刑事拘留是刑事訴訟中的一種強制措施,使用的目的主要是保證刑事訴訟活動的正常進行;行政拘留屬于治安行政處罰,是對一般違法行為的制裁方法;民事拘留是民事訴訟中的一種強制措施,是對違反民事訴訟法規、擾亂民事訴訟活動行為的制裁方法。因此后三種都不是刑種,不具有刑罰的法律性質。
(2)適用的對象不同。拘役只適用于犯罪分子;刑事拘留適用于《刑事訴訟法》第61條規定的七種情形之一的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行政拘留適用于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尚未達到犯罪程度的行為人;民事拘留適用于具有《民事訴訟法》第102條規定的六種行為之一,但又不構成犯罪的民事訴訟參與人或其他人。
(3)適用的機關不同。拘役和民事拘留均由人民法院適用,而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則由公安機關、檢察院適用;行政拘留則由公安機關適用。
(4)適用的法律依據不同。拘役的適用以刑法為依據;刑事拘留的適用以刑事訴訟法和逮捕拘留條例為依據;行政拘留的適用以《治安管理處罰法》為依據;民事拘留的適用以民事訴訟法為依據。
(5)期限不同。拘役的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刑事拘留的期限最多延長至30日;行政拘留的期限為1日以上15日以下;民事拘留的期限為15日以下。
二、罰金與罰款
1.罰金
罰金,是由人民法院強制被判了刑的人在一定的期限內交納一定數量的金錢,它和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或者是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一樣,是一種刑罰,前提必須是被判處罰金的人構成了犯罪。罰金,其罰金的數額由犯罪情節決定,犯罪分子繳納罰金,可借債繳納,數額較大的,還可分期繳納,對于不能全部繳納的罰金,人民法院在任何時候發現犯罪人有可以執行的財產,隨時可以追繳,如果被判罰金,在遭遇到不能抗拒的災禍、繳納罰金確有困難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減免或者免繳。沒收財產、罰金,都是刑法,非須經人民法院判決不得執行。
2.罰款
罰款,是行政處罰,是指行為人的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工商、行政、稅務等各行政法規的規定,行政執法部門依據行政法規的規定和程序決定罰款數額。
3.罰款和罰金都是國家機關強制違法行為者在一定期限內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量現金的處罰方法,但兩者存在以下區別:
(1)法律性質不同。罰款屬于行政處罰,而罰金則屬于刑事處罰。
(2)執法機關不同。罰款一般由行政執法機關決定,而罰金則由人民法院依法判決。
(3)適用對象不同。罰款適用于違反行政法律、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一般違法分子,而罰金則適用于違反刑事法律的犯罪分子。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