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永發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查找資料,了解地震災害的危害性,認識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2.過程與方法:通過師生平等交流、觀看影像資料、模擬演練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使學生掌握自救互救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在災害中團結互助、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1.培養和提高學生小組合作、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2.認識自然災害,了解地震給人類及社會帶來的危害性。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2008年5月12日這一天我們不會忘記,是因為在這一天,請看大屏幕(出示汶川大地震的視頻)。這一幕幕悲痛人心的場面打破了我們原本平靜的生活,這都是源于:地震這個我們人力無法抗拒的自然災難。
2.除了地震以外,誰還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自然災害?(洪水、山體滑坡、泥石流等)
(二)合作學習,深入探究
1.將學生分成3個小組,每組圍繞一種自然災害展開專題調查研究(有地震小組、洪水小組、其他災害小組)。學生分組將搜集到的文字、圖片進行綜合整理,并用表格將各種災害大事記及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進行歸納和數字統計。
2.交流,討論。讓學生認識到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三)模擬情景,學會自救
1.出示問題交流思考
(1)如果預報將有地震發生,你和家人應該提前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2)情景1:遇到地震時,如果你在教室,你應該怎么辦?
情景2:發生地震時,一男孩正在高層的樓房里。他該怎么辦?
情景3:地震發生時,一女孩正在平房里。她該怎么辦?
情景4:地震發生時,幾個兒童正在馬路上玩耍。他們應該往哪里跑呢?
情景5:地震停了,幾個孩子圍著危房。他們又應該怎么辦?回去拿東西?等著救援?還是自己跑?
2.師生共同總結出當地震來臨之時正確的逃生方法和一些應急措施。
(四)災害無情人有情
1.出示教材第46頁的圖片,換位思考,讓學生說一說感受。
2.介紹紅十字會。
(五)鞏固拓展,能力提升
設計一本《災害自救手冊》。
(六)板書設計
當災害降臨的時候
地 震 損失巨大 不可抗拒
洪 水 沉著冷靜 堅強面對
其他災害 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