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 李冰冰 李玉華 張秋靈 張九換
摘 要 本文對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內容的改革進行了探索性研究,以期改進高職院校高等數學的教學。
關鍵詞 高職數學 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Vocational College Advanced
Mathematics Teaching Content Reform
ZHANG Zhe, LI Bingbing, LI Yuhua, ZHANG Qiuling, ZHANG Jiuhuan
(An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nyang, He'nan 455000)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researches on th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ing mathematics content to improve vocational college advanced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 words vocational mathematics; teaching; reform
1 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1.1 學生方面
高職學生由于數學基礎知識欠缺,他們對數學課聽不懂,甚至反感。由于生源質量偏低,大多數學生對高等數學課學習沒有熱情,棄之一旁。高等數學課教師也成了不受學生歡迎的人。許多學生認為,學習數學除了應付考試和對智力發展有一點幫助外,其它毫無用處。生活中用到的也只是一點點簡單的算術知識,根本用不到任何高深的數學。即使在專業課的學習中用到也會蒙混過去或者根本不知道和數學有聯系。學生認識不到數學是培養人的綜合素質和接受終身教育的必備基礎知識,更體會不到高等數學對自己的專業學習和自己今后的可持續發展的長遠影響。在高職院校,高等數學的作用和地位并沒有被學生認可。
1.2 教師方面
部分專業課教師認為,自己培養的高職學生將來就是打工仔,不可能在本專業領域向高層次發展,因此對學生只是簡單灌輸專業課的知識,盡量避開高等數學的知識,部分老師甚至部分領導錯誤地認為高等數學只是專業課和實操課的陪襯, 不會影響學生的發展,不會影響學校的整體發展及學校的聲譽,致使高等數學的課時一壓再壓,一減再減,忽略了數學是培養人的綜合素質和接受終身教育的必備基礎知識,忽略了高等數學對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學生今后的可持續發展的長遠影響。
1.3 教材方面
現有教材內容追求數學的系統性、完整性和嚴密性,幾乎是數學專業《數學分析》的“壓縮餅干”,重理論輕實踐,高等數學的內容枯燥無味,與專業聯系不緊密。
2 高等數學在高職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1)高等數學課程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工具課。高等數學課程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工具課,是學生學習后續專業課程的基礎,它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具有較強的工具性和實用性。(2)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從社會現實情況來看,學生未必學什么,走向社會就能干什么,即使干了,干一輩子不換崗位的可能性極小,很有可能會不斷轉崗、不斷學習、不斷培訓。所以人才的競爭不僅在于專業知識與技能方面,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質。數學作為學生學習知識、積累知識、應用知識、提高能力與素質的載體,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培養學生嚴謹的處事態度。數學的學習要求每一個正負號、每一個小數點都不能含糊敷衍,這有助于培養學生認真細致、一絲不茍的作風。數學的訓練,又可以使人增強應變能力,通過不斷分析矛盾,能夠從表面上一團亂麻的困難局面中理出頭緒,最終解決問題。數學可以形成思想,這種思想就是處理問題的態度更加嚴謹,更加講求效率,更加講究方法。數學作為一種思維模式,一種文化,一種素質,會使人終身受益。(4)學生“專升本”繼續深造的必要基礎。高職院校的一部分學生會選擇向更高層次深造,而高等數學是理工科專業專升本的必考科目,它將為學生今后的持續發展奠定必要的基礎。
在上述背景下,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內容的改革就顯得十分緊迫和必要。
3 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內容改革的探索研究
(1)降低起點,加強基礎,增加高中數學部分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針對學生高中數學知識斷檔情況,在教學內容中合理增加高中數學的部分內容,適當補充所需要的基礎知識,這樣可使學生聽得懂、學得會,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使學生的數學水平在原有基礎上能夠得到有效提高,使學生能順利學習后續知識,為進一步學習高等數學奠定必要的數學基礎。
(2)淡化理論,強調直觀,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盡可能地降低抽象性,不片面追求純數學知識的完整性。在介紹各種概念的時候,以實例引入;在介紹基本定理的時候,不拘泥于“定理—證明”的單一模式,也不是簡單地刪去證明了事,而是盡可能利用數形結合,使定理的條件具體化、形象化,盡可能地在通俗易懂的敘述中漸入主題,使結論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既交代了來龍去脈,又沖淡了抽象成分,讓學生有一種“水到渠成”之感,使學生易于接受。
(3)增強數學的實用性。深度挖掘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結合點,提倡“人人學有用的數學”,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加數學建模案例,將學生的生活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熟知的、親近的、現實的生活數學走進學生視野,進入數學課堂,使數學變得具體、生動、直觀,使學生感悟、發現數學的作用與意義,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客觀世界,增強數學的運用意識。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課也可以妙趣橫生,數學是有用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4)加強與專業知識的聯系,構建專業模塊,更好地為專業課程學習服務。在高職院校的高數教學內容中,應針對不同的專業背景,設置不同的應用內容。這部分教學內容應由其他專業教師與高數師共同研討確定。我們可把高等數學課程根據專業課對數學的需求分為基礎模塊和專業模塊。基礎模塊如微積分的基礎知識,專業模塊如機電類專業的多元函數微分學、多元函數積分學、無窮級數、常微分方程;建筑類專業的線性代數、無窮級數;經管類專業的經濟函數及函數的邊際分析等。它的主要特點是體現專業性,其內容要體現一個“用”字,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身邊”,“學習數學是發展的需要”。這種跨學科的教學模式的設置,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十分有益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正是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切入點,符合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
(5)構建升本模塊,為有“專升本”意向的學生提供條件。高職院校中也有一部分有“專升本”意向的學生,雖然他們數學基礎較差,但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數學水平逐步提高,他們選擇向更高層次深造,而高等數學是理工科專業專升本的必考科目,它為學生今后的持續發展奠定必要的基礎。為了滿足這些學生的需要,在教學內容中構建升本模塊,給學生一個繼續深造的機會,為學生的繼續深造創造良好的條件,為學生負責,注重學生的持續發展,為學生今后的工作、學習、再就業著想,為學生將來的創業、立業、轉崗提供必要的綜合素質條件,使高等數學教學在高職人才培養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在高職院校中對高等數學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探索、研究,能夠改進高職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使高等數學教學在高職人才培養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對高職院校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心燦.高等數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2] 嚴士鍵.面向21世紀的中國數學教育.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