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 要 孟德斯鳩和盧梭同為法國十八世紀的啟蒙思想家,他們的思想包括早已成功地融進了法蘭西民族乃至全人類的文化智慧寶庫中,為人類的思想文化史豎起了一座豐碑。本文對二者思想的主要中的一個方面(權力觀)進行了比較分析,主要是從自由平等觀和權利保障論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論證。
關鍵詞 孟德斯鳩 盧梭 權力觀
中圖分類號:D03 文獻標識碼:A
Comparison of Montesquieu and Rousseau's View of Power
LIU Jing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1)
Abstract Montesquieu and Rousseau with the French Enlightenment thinkers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eir thoughts, including already successfully dissolve the cultural treasure house of the French nation and even the wisdom of mankind, the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mankind erected a monument. In this paper, one aspect of the two main ideas (concept of power) conducte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main argument is analyzed from the concept of freedom, equality and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n two aspects.
Key words Montesquieu; Rousseau; view of power
0 引言
孟德斯鳩與盧梭的思想在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們處在資產階級革命時期,一方面秉承了亞里士多德等古羅馬思想家們關于民主、正義的某些觀念,另一方面又對后來的資產階級革命產生了直接的巨大的影響,他們的思想推動了整個思想史的進步也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兩人豐富的思想都堪稱他們所處時代的代表,同時也是古典自然法學派的兩個代表人物。受經歷和時代背景的影響,雖然盧梭的思想在某些方面受到了孟德斯鳩的影響,但兩人的思想在很多方面仍存在分歧,本文將從權利觀這個方面對二人的思想進行比較分析。
1 自由平等觀
自由與平等被以孟德斯鳩和盧梭為代表的啟蒙思想家們認為是人的兩項基本權利,但他們關于自由、平等理論的具體內容卻是不同的。
1.1 孟德斯鳩的自由平等觀
孟德斯鳩說:“在一個國家里,也就是說,在一個有法律的社會里,自由僅僅是:一個人能夠做他應該做的事情。”或者說:“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如果一個公民能夠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為其他的人也同樣會有這個權利?!彼J為自由分為哲學上的自由,“是要能夠行使自己的意志或者至少自己相信是在行使自己的意志”和政治上的自由,“是要有安全或者至少自己相信有安全。”政治上的自由又分為兩類:一類是同政制相聯系的政治自由;一類是同公民相聯系的政治自由。孟德斯鳩在這里顯然強調的是兩個方面:“人們的行為必須受制于法律,而后才會有自由;自由與法律不能為權力的濫用所扼殺?!?/p>
1.2 盧梭的自由平等觀
追求自由平等,是盧梭一生最為關注的問題。他認為“每個人都生而自由,平等”“自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根本特征。自由與人的存在是同一的,即‘自由是生命?!北R梭認為自由是人類最重要的自然權利,是不可轉讓、不可剝奪的。他有一句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北R梭有他獨特的平等理論。人類依次經歷由平等到不平等再到平等的階段:自然狀態下人們普遍平等;隨著私有制的出現,人類出現了不平等;(不平等也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法律和私有財產權的設定;第二個階段是官職的設置;而第三個階段是合法的權利變成專制的權利,在這一階段“不平等達到了極點”)最后人們起來用暴力推翻暴君,人們重新恢復到平等。
1.3 孟德斯鳩與盧梭自由平等觀的主要分歧
孟德斯鳩和盧梭自由平等觀的不同,主要體現在:第一,政治自由觀上的分歧,可以概括為“消極自由”和“積極自由”的對峙?!跋麡O的自由觀念,以不讓別人妨礙自己的選擇為要旨,自由即免于……的自由;積極的自由觀念,則以做自己主人為要旨,自由意謂去做……的自由”。孟德斯鳩所說的政治自由是與法律緊密聯系的,他否認自由是那種為所欲為的自由,認為自由即意味著在不違反法律的范圍內不受他人的束縛,哪里沒有法律哪里就沒有自由。這就是一種消極自由。自由在盧梭的理論中最本質的涵義就是積極自由。自由即“一個人一旦達到有理智的年齡,可以判斷維護生存的適當方法時,他就從這時候起成為自己的主人?!钡诙瑢ω敭a私有制的探討。孟德斯鳩認為,法律首先要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最重要是保障私有財產權,這是人身自由和安全的前提。財產私有權是永恒的權利。與孟德斯鳩不同,盧梭認為,私有制是人類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歷史產物,并非永恒的,而是歷史性的。第三,自由與平等權利的側重點不同。孟德斯鳩不僅提出政治自由的定義,而且論述了其具體內容以及形式,探討了保障政治自由的社會政治制度和政府組織形式。“政治權利的自由成為孟德斯鳩一生致力解決的核心問題?!迸c孟德斯鳩強調政治自由不同,盧梭更關注平等問題。他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這本書中,對政治不平等發展的歷史進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他強烈渴望社會平等,以探討平等問題為己任。第四,孟德斯鳩在平等問題上并不主張政治上的平等,特別是經濟上的相對平等。他不主張人民擁有參與政權建設的平等權力,因為人民是有缺陷的。而盧梭則認為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不僅主張政治意義上的平等,而且主張社會成員經濟的相對平等。endprint
2 權力保障論
在強調自由與平等的基礎上,關于如何保障自由平等的探討必然引出了對于權力問題的關注。
2.1 孟德斯鳩的權力保障理論
孟德斯鳩在論證如何保證政治自由的實現時指出,政治自由只能存在于權力不被濫用的時候和國家中。但要做到權力不被濫用談何容易,“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從事物的性質來說,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我們可以有一種政制,不強迫任何人去做法律所不強制他做的事,也不禁止任何人去做法律所許可的事?!泵系滤锅F認為要保證政治自由,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由此,他提出分權制衡理論。孟德斯鳩說:“每一個國家有三種權力:(1)立法權力;(2)有關國際法事項的行政權力;(3)有關民政法規事項的行政權力”,“我們稱后者為司法權力,而第二種權力則簡稱為國家的行政權力。”按他的說法,三權分立就是把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分屬三個不同的國家機關,而不能集中在一個人手里。立法權由議會行使,行政權由君主掌握,而法院專掌司法權。通過這樣的分權,使這三種權力和三個機關互相制約,互相制衡,從而保障政治自由。
2.2 盧梭的權力保障理論
盧梭認為人們要獲得自由,建立平等公正的社會,就必須有效地把全體人民結合起來,在他們相互之間訂立一種真正的契約,體現全體人民的共同意志?!氨R梭的社會契約思想的特點在于,他強調人們訂立契約時必須全部交出自己的個人權利,這也就保證了個人意志對全體意志的絕對服從,從而也就是對包含了自己意志的普遍意志的服從,這樣才達到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正的自由和平等?!被诠娴纳鐣跫s,邏輯結果便是人民主權論。盧梭第一個在啟蒙思想家中提出“人民主權”這一概念。他指出“社會契約是一種特殊性質的契約”,“這就是說,人民作為整體來說就是主權者”他認為主權不外是公意的運用,是公意的體現和宣告。主權既然屬于全體人民,那么它必然不可分割,不可轉讓,因為它是國家的靈魂和集體的生命。當然,人民主權絕不是每個人個別意志的機械總和,而是根據公意建立的絕對權利或集中權力。公意使國家保持內在統一,是絕對不可違抗的。他認為,主權有五條原則:(一),主權是不可轉讓的;(二),主權是不可分割的;(三),權利不能被代表;(四),主權永遠是公正的;(五),主權是絕對,神圣不可分割的。
2.3 兩種權力保障理論的比較
總的來說,孟德斯鳩和盧梭的權利理論,有以下幾點區別:一,人性惡是孟德斯鳩國家權力理論的出發;而人性善、社會惡是盧梭國家權力理論的出發點。二,孟德斯鳩認為權力可以分割,盧梭主張不可分割。盧梭不同意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認為他們混淆了主權和政府,把主權分裂成為立法、司法、行政三種權利,由人民和君主,貴族集團來分享,這實際上是削弱了人民的主權。他諷刺這是把主權者“弄成了一個枝節片斷所拼湊起來的怪物”。盧梭并不否認國家可以分設各司特殊職能的政府機構,但認為他們都應該由人民主權所派生,所委托,國家的根本權力只屬于人民。盧梭的人民主權思想比孟德斯鳩的分權理論帶有更徹底的民主革命思想,像一把銳利的劍刺中了封建專制統治的心臟,被認為是盧梭理論的最高成就,以及近代自然法理論的最高成就。三,孟德斯鳩主張代議制,盧梭認為主權不可代表。孟德斯鳩指出“……立法權應該由人民集體享有。然而這在大國是不可能的,在小國也有許多不便,因此人民必須通過他們的代表來做一切他們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淼淖畲蠛锰帲谟谒麄冇心芰τ懻撌虑?。人民是完全不適宜討論事情的,這是民主政治的最大困難之一。”盧梭則從主權不可分割的角度認為主權同樣不可代表。他認為,“只要一個民族選舉出了自己的代表,他們就不在是自由的了,他們就不復存在了?!北R梭心中最理想的是直接民主制,但他也承認這種制度只適宜于“非常之小”的城邦國家。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孟德斯鳩的主張比盧梭的更加務實。四,孟德斯鳩的主張更適于從實際操作中去防止現實中的權力腐敗問題,他的以權力制約權力的主張更具有實際的可操作性,盧梭則用他的主張從根本上理論上杜絕了權力腐敗的可能性。
3 結語
相對于孟德斯鳩和盧梭豐富的思想,本文的分析是比較簡約的,無論是分析的維度,還是分析的深度都是這樣。雖說是“管中窺豹”,但畢竟可見“一斑”。最后,筆者認為對孟德斯鳩和盧梭思想的比較研究,還有兩點必須予以特別強調:一是二人的思想有一定淵源,盧梭在立法、法律分類、地理環境論等方面都受到孟德斯鳩的影響;二是兩人的思想不僅內容不同,而且精神氣質大異,總的來說,孟德斯鳩的思想顯得溫和、謹慎,而盧梭的思想則帶有強烈的民主性和革命性。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商務印書館,1982.
[2] Montesquieu,《De L'Esprit des lois》(上卷),Editions Garnier Fre`res,Paris,1949.
[3] J·J·Rousseau.Du Contrat Social.Paris,Aubier,1827.
[4] 董少平.從君主專制到民主共和制.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1(1).
[5] 盧梭.致蒙田的信.盧梭全集(第12卷).法文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