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順財
摘 要:校長作為學校的核心領導人物有責任也有義務優化管理模式,采取切實可行的策略促進本校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結合管理實踐感悟,就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的具體策略集中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小學校長;教師專業發展;學校
教師專業發展是學校整體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于切實提升學校的教育水平及實際教學質量有著關鍵的作用;校長作為學校的核心領導人物,有責任也有義務優化管理模式,采取切實可行的策略促進本校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筆者擔任小學校長一職多年,現將自身如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粗淺認識與感悟歸納、總結如下。
一、校長應成為教師專業發展道路上的策劃者與籌劃者
受地理位置、社會人文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響與制約,農村地區小學教師普遍缺乏自我發展、自我提升的主動意識,得過且過、敷衍了事的心態更是比比皆是。這就要求校長以“外力”的身份有效介入,在認真分析、研究本校校情、師情的基礎上,集中圍繞“如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這一焦點話題進行認真的籌劃與設計,真正充當好本校教師教育水平、教研技能專業發展道路上的策劃者與籌劃者的角色。
以我自身為例,在宏觀方面,我會加強校本研修,盡量為全校教師創設一種奮發、拼搏、向上的良性競爭氛圍,以此調動他們認真學習、努力提升自身教育素養的熱情。如,完善了校本教研制度,要求學校每位教師每月寫一次教學反思,每學期認真撰寫一篇必須契合自身教學實際情況的論文或者是教學經驗感悟、總結等,并對其中教學能力突出、教學成果顯著、教研能力較強的教師優先給予職稱晉升、工資標準提高等福利待遇。如此,校本教研制度的強化就為我校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發展與成長提供了最有力、最穩固的制度保障,對于調動教師的專業發展積極性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礎。
除此之外,我還會格外注重從微觀角度出發,力求在認真把握本校每位教師教學風格與特點的同時,促使我校教師都能實現靈活而富有個性的發展。例如,在每位教師進入學校之際,我們都會為其建立一個專屬于他們自身的“教師個人檔案”,其中既詳細記載著該教師教育教學中的點滴收獲與成就,也收錄了他們自身教育過程中的不足與缺陷。借助“教師個人檔案”這一平臺對教師的專業成長、發展進行最客觀、最細致的觀察,以此時時刻刻提醒教師對好的方面進行集成與發揚,對不足的方面則應努力改進與完善,長期堅持,自然促進了我校教師隊伍的良性發展與進步。
二、校長應成為教師專業發展道路上的帶頭人與引導者
中國有句老話“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這俗語雖然粗糙,但卻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道理:團隊中的核心人物若是無能,缺乏真才實干,那么他的下屬自然也會非常差勁。因此,校長要想切實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就必須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在學校團隊中的核心作用,真正成為教師專業發展道路上的帶頭人與引導者。
1.引導教師積極轉變教育教學理念
在傳統教育理念影響下,相當一部分農村教師持如下觀點:“只要將書本上總結、羅列好的具體知識點一一灌輸給學生即可,自己則不必繼續進行學習,反正已經成了老師,有固定的工作了……”很明顯,這種錯誤的學習理念嚴重制約了農村地區教師專業發展的進程與速度。
鑒于此種情況,我們身為校長必須引導本校教師積極更新、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樹立“終身學習”的正確學習態度與認識。須知,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當代學生無論是文化視野范圍還是接受知識、認識知識的能力,相交于之前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與發展。作為教師只有立志終身學習,進行不同形式的學習與進修活動,才能在其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的學識,也才能真正對學生進行更有效的教育與指導。
2.引導教師進行自我教學反思
德國詩人海涅曾說:“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美國學者波斯納更是將“成長=經驗+反思”列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固定公式。這都要求作為學校管理者的校長必須引導教師進行自我教學的反思,走反思性與經驗總結性發展道路。
每位教師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既經歷過成功的喜悅,也體驗過失敗的心酸,這都是他們教育專業發展道路上不可多得、極為寶貴的一筆財富。考慮至此,我要求教師在課后要及時對自身的課堂教學過程進行深入的分析、反省與整理,促使其發揚優勢,改正不足,并進一步指導、優化自身日后的教育教學實踐。如此,必將經歷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進而真正促進其實際執教能力的進步與完善。
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我們必須充當好教師專業發展道路上的策劃者與引導者,這樣才能確保本校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和發展方向,也才能為其教育水平、教學能力的更好進步與發展做好最充分的準備工作。
參考文獻:
[1]于佳賓,王宇航.關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途徑的探析[J].綏化學院學報,2009(12).
[2]師曉星.提高校長課程領導力的思考.遼寧教育研究,2008(04).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