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任伍
中國崛起,不容回避的現實
“中國崛起”,不是一個“要不要”的問題,而是一個如何崛起、怎樣崛起的現實問題。早在20世紀80年代,西方戰略家們就開始思考中國崛起的歷史軌跡。保羅·肯尼迪在其代表作《大國的興衰》一書中,就開始討論中國崛起的起點和條件。他指出:“中國是主要大國中最窮的一個,同時所處的戰略地位也許最不好。”這是中國崛起的兩大制約因素,我們也可以把它確定為中國崛起的兩大指標體系,即經濟實力和戰略地位。但是,保羅·肯尼迪又極其深刻地預見到中國崛起的兩大條件:一是中國領導人形成了“一個宏偉的、思想連貫和富于遠見的戰略,這方面將勝過莫斯科、華盛頓和東京,更不必說西歐了”;二是中國將“保持經濟發展持續上升,這個國家可望在幾十年內發生巨大變化”。保羅·肯尼迪不愧是一個富有遠見的戰略家,在幾十年前就明確地道出了中國崛起的內在邏輯。
如何崛起,中國的抉擇
“中國崛起”是一個“正在進行”時,其核心是中國在國際體系和世界市場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適應性、相關性、影響力和創造力。由于中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1/5,因此“中國崛起”與西方和日本崛起的特點不同,“中國崛起”的過程必然是從人口大國到綜合國力強國的轉型過程,其崛起模式及崛起方式,不僅影響中國自身發展,而且也會影響世界的發展進程。
選擇崛起的道路,首先要清楚是一種什么樣的崛起。中國不是通過戰爭崛起,而是和平崛起;不是舊殖民主義或新殖民主義方式崛起,而是合作與援助崛起;不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崛起,而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崛起。因此,分析自身的優勢和劣勢,了解“中國崛起”面臨的機遇和障礙是非常重要的。
盡管我國面臨著重新崛起的重重障礙,然而“中國崛起”趨勢不可阻擋,中國作為大國的穩定性、增長潛力、開放度和抗波動能力都是其他轉型和發展中經濟體所不具備的。一是中國已經積蓄了“中國崛起”的能量,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第一大能源生產國、第一大貿易國,國家財政收入突破12萬億元,這一巨大能量的釋放,有能力促使“中國崛起”。二是已經建立起了“中國崛起”的理論、制度和道路。這是“中國崛起”的制度保障。三是“中國崛起”的過程中,凝聚了整個民族的力量,煥發了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自信力,這是“中國崛起”的精神支柱和軟實力。四是“中國崛起”的社會結構已具雛形,構建起了“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形社會結構,這是“中國崛起”的社會基礎。五是“中國崛起”的產業結構和市場潛力逐漸形成,中國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形成了以信息、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新材料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旅游業、文化產業、高端制造業等也表現出了較強的競爭力,這是“中國崛起”的內生力量。六是國際舞臺上,中國的話語權越來越大,強大的綜合國力、政治力、軍事力以及中華文化的親和力,中國的聲音正越來越被大多數國家的人們所接受。
中國崛起,一個有權威的領導核心和領袖人物至關重要
大國崛起需要科技、人才、軍事實力和綜合國力的支撐,科技是“中國崛起”之基,創新是“中國崛起”之魂。但是,“中國崛起”是一個長期持續的動態發展過程,不僅是經濟總量、貿易總量和綜合國力的崛起,還是一種新的發展模式的探索、創新和展示,它必然對現存制度帶來巨大的壓力,因此,一個有權威的領導核心和領袖人物至關重要,他是“中國崛起”的核心要素。
領袖人物的個人素質關系到“中國崛起”的方向和速度
“中國崛起”需要這樣的領袖人物:一要個性鮮明,自身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親和力,在關系到祖國命運前途的關鍵問題上,要敢于擔當;二要有戰略思維能力。戰略性的決策成功是最大的成功,戰略性的決策失誤是最大的失誤。“中國崛起”需要強大的戰略決策能力,要站得高、看得遠,有全局觀、大局觀,在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的大是大非面前,信仰堅定,行動果敢,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地駕馭和掌舵中國這艘“超級航母”,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正路“和平崛起”;三要具有影響世界的“軟實力”。領袖代表著國家的形象,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引導著世界對中國的看法和認知,影響著“中國崛起”進程中青年人的方向,因為青年一代的價值觀更具有世界性,其思維的開放性和多元性是“中國崛起”發生歷史性變化的體現,對于中國崛起是積極因素,在未來中國的發展進程中可以減少中國與外部世界的摩擦,成為推動“中國崛起”內部變革的力量;四是領袖人物必須既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又有深厚的傳統文化涵養。“中國崛起”是一個偉大的系統工程,作為領袖必須及時洞察世界風云變化,對世界的發展、國際的動向了然于心,這樣才能在喧囂的輿論風云中站得穩,才不致落入諸如“民主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等圈套中。“中國崛起”是在中國的昨天、今天的基礎上崛起,因此,領袖必須熟知中國的國情和文化,立足于中國的文化基礎實現“中國崛起”。
領袖的魅力是“中國崛起”的核心元素之一。縱觀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一年多來的實踐,可以說是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習近平作為這個領導集體中的“領袖”,具備了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國崛起”的“中國夢”所需要的所有潛質和特征。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中國崛起”。
(摘自《人民論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