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娜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實踐,傳統的應試教學已經不再適應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因而作為新時期背景下的中學物理教師,也應在教學過程中遵循物理規律進行教學,才能更好地彰顯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理念。本文正是基于這一背景,首先分析了新課改下物理規律教學的內涵;其次探討了學生思維培養過程中如何利用物理規律進行教學;再次提出了關于新課程下的物理規律教學的幾點淺見;最后對全文進行了簡單的總結。旨在與同行進行業務交流,以更好地掌握物理規律開展教學工作,助推物理教學成效的提升。
關鍵詞:新課程 物理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b)-0010-01
1 分析新課改下物理規律教學的內涵
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離不開教學對教學有效設計,在設計過程中就應對教學規律和物理教學特點進行分析和總結,切實掌握中學物理教學思路,嚴格按照新課改要求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確保所編制的教學程序具有分明的層次,即從問題請教的創設到問題的提出,再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測和嘗試,并設想進行驗證的同時利用數學方法對物理問題進行分析,從而利用物理規律更好的姐姐所面臨的新問題。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發展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獲得可持續的發展,同時這一過程也是創設并提出和解決問題和得到結論的重要途徑,并以此作為引導采用探索研究型的教學方法,由此可見,以此作為教學思路,不僅需要注重教學知識,還要注重教學規律發現的過程,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對知識的創造過程由一個基本的認識,使其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注重積極地參與到物理學習中來,在促進學生探究精神,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提升的同時,鼓勵將信息技術應用到物理學習之中。
2 探討學生思維培養過程中如何利用物理規律進行教學
加強學生思維的培養是學好物理的關鍵,而在物理教學中,物理規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須通過規律教學,采用多元化的思維方式下去引導和帶領學生對物理的實質與特點進行探索分析和歸納總結,在促進教學內容深化的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那么在物理教學中應如何利用物理規律進行教學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助力。
2.1 歸納推理思維,啟發學生探索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采取歸納和推理的思維方式,在感知材料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加工和整理,并進行高度抽象的概括而得出理論,將學生對某些特殊事物的認識提升到普遍認識和理解的高度上來,可以使學生自覺的從豐富自己的感性知識向著普遍的具有規律性的認識方向發展,從而用這種思維方法去探索新知識。
2.2 類比推理思維,幫助學生理解
在物理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對于一些簡單的物理問題不能利用知識的本身去講解,否則就會事倍功半,而且學生也難以理解,因此,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采取類比推理的方式進行物理教學。例如在進行磁場方面的知識學習時,由于其屬于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的客觀性普遍難以理解,為此,教師要緊緊抓住磁場的規律,當磁場處于不同情況時,其所體現的磁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不同的,因而只有掌握同級相斥、異級相吸的的原理,才能更好的了解磁場,此時就可以將其類比為當風吹動時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能夠感受得到,所以通過類比推理和聯系,同樣感受到磁場看不見、摸不著,但能感受到磁場的存在,從而更好地掌握磁場的性質,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推理習慣和類比思維。
2.3 誘導學生充分認識物理規律的因果屬性,培養可逆思維能力
物理規律是物理現象產生的變化發展的因果屬性的概括與統一,也是物理解題的基本依據。在教學中要使學生靈活運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不僅要誘導搞清楚規律的本質,含義和使用范圍與條件,也要注重加強規律的可逆運用教學,認識其所反映的因果屬性,進行具體現象的分析與討論時,要善于啟發學生從現象產生的本原與導致的結果、產生因果聯想。克服規律應用中“一邊倒”的單項定勢思維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片面現象,應用規律解決問題既會尋因探果,也會執果尋因,靈活思維。
許多物理規律均具有因果屬性,只要注意加強引導,靈活運用,則既能加深理解和掌握物理規律,又能有效的培養思維能力。
2.4 探求物理規律,培養美的意識
美是在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統一的審美活動中,能滿足主體需要的并合乎客觀規律的可感現象,物理學中蘊涵著美的本質,本質要通過形式來反映,雖然物理的研究范圍極為廣泛,物理規律極為復雜,但物理學家們普遍認為,物理學蘊涵的形式美主要有:“對稱、簡潔、和諧、多樣、統一。”利用美的思維方式通過對美的追求提出假說,然后利用實驗直接或間接驗證。從而建立物理規律,這是物理規律建立的一種方法,學生在學習某種物理規律時,要掌握這一思維方法,使其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
3 新課程理念下物理規律教學
物理規律的形成需要人類對世界進行客觀的認識,即在經過大量的實驗的前提下通過歸納和推理以及總結等思維活動下所得的結論。在物理規律形成過程中包含了諸多物理方法和思想,能有效的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是促進學生創新能力提高的主要渠道。在新課改提出之前,物理規律教學主要是由教師的演示和學生的觀察以及師生的共同分析,最終得出結論,結論得出后通過講解例題和練習鞏固的模式進行教學,因而所學生往往被動的接受所學的知識,教師過分注重學生掌握的知識量,而對知識掌握的過程卻極大的忽視,而這就難以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往往學生只是學會而不是會學,難以促進學生思維的有效發散。因此在新課改就教學中,注重教學模式的弊端正在不斷的顯示出來,因而教師必須在物理規律教學中改變自己的主體地位,將學生轉移到主體地位上來,在整個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通過引導幫助學生掌握物理教學中的知識的規律,不僅要掌握知識,還要學習知識的來源,通過反正和探究等措施,將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及其規律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才能更加大膽的探究和發現物理中的奧妙所在,享受學習物理帶來的樂趣和便利。
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科滲透,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學于課堂應用于生活,服務于社會,讓學生走出課堂貼近生活,從多渠道獲取知識,向多元方向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當前新課改教學要求,才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順應時代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