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廷
正當大家紛紛憧憬牛市的時候,市場給了多頭當頭一棒,傳說中的黑色星期二再次襲擊了滬深兩市,中小板和創業板指數當天跌幅均超過3%。從當天的走勢看,跌幅靠前的是前期漲幅較大的個股,如友阿股份、怡亞通等,這些短時間內有過快速拉升的個股有較大的獲利回吐壓力。
我們從上證指數的走勢看,7月22日到8月4日有過一波兩周的快速沖高行情,而8月29日到9月15日同樣有一波加速上漲的行情,這樣的行情是非常態,市場大部分時候是處于寬幅震蕩的狀態。于是,9月16日的回落終結了第二波行情,讓市場再次回到了震蕩的格局。從時間周期看,這個震蕩所需要的時間依舊是周線級別的,或許到國慶長假回來后才有指數行情的再次啟動。
雖然指數不再一路猛攻,但不意味市場就此沒有了參與的價值。本輪行情從最早的參股IPO概念股的猛漲,到后來的軍工股的百花齊放,再到目前的低價股的行情,總體上看機會是一直存在的。這次低價股從新能泰山開始啟動,時間上是9月9日,然后是世紀星源在9月12日開始的接力,期間也有包括中信重工,中國一重等個股的輪番表現。最近我們看了市場多空大戰非常激烈,以國泰君安為代表的多頭紛紛發報告繼續看多,而且海外資金也還在持續認購香港的內地基金,而以申銀萬國為代表的空頭表示,行情已經進入了尾聲,要為迎接類似530的暴跌做準備。
最近的行情的確有點像以前消滅低價股的行情,這個都是市場開始亢奮的標志,其實上市公司的業績不可能在短期出現大的變化,而股價卻能夠在短期內有巨大的波幅,這個就是資本市場的魅力所在。一輪行情走到一定程度,往往是低價股開始補漲的階段,從某種程度上說,目前的低價股行情是一半火焰,一半冰山,需要投資者做好兩手準備。
最后,我們來討論一下指數和個股的關系。大部分市場參與者都非常關心指數,尤其是老股民,對上證指數有特殊的感情。于是,大家目前爭論最多的是牛市有沒有來的問題,畢竟上證指數還在2000點到2500點的區間內波動,這個是上證指數2011年下半年以來的主要波動區間,并沒有走出趨勢性的行情。而關注創業板指數的投資者,卻早已經進入了搶錢的階段,指數從585點開始,早已經翻倍了,最近又開始接近歷史高點1571點。
所以,選擇哪個指數,對理解市場有很重要的意義,我們建議投資者多看代表中小企業群體的中證500指數,該指數對我們理解市場有沒有個股行情及有沒有參與價值有很重要的參考作用。畢竟,我們看指數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參與到個股中來,所以上證指數已經失去了參考作用。最后,我們想說的是,指數是參考,畢竟單個個股的走勢有其自身的特點,在操作上,還是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根據個股的走勢和盤面變化來做最終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