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潔
(成都理工大學,四川 成都 610059)
土地整治規劃已經上升為國家層面的戰略部署,十八大報告中提出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等內容,為進一步做好土地整治規劃工作提出了明確目標。在城市化過程中需要依靠土地整治,有序擴大城鎮的居住空間、公共設施和保持農業生產空間。土地整治規劃是土地整治工作的依據,而土地整治潛力評價是科學編制土地整治規劃的基礎。
研究區位于四川省廣元市,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廣元市腹心,為川北臺狀丘陵地區之一。地勢東北、西北高、中部低,形成北部中山區,中部河谷淺丘及平壩區,南部低山區的特殊地理環境,地貌類型以低山丘陵和緩丘平壩為主。數據主要來源于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變更調查數據、調查區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統計年鑒以及實地調查統計結果。圖1為調查區的土地整治潛力分析流程圖,表1為潛力評價指標表。


表1 調查區土地整治潛力評價指標
農用地整理潛力包括農用地整理數量潛力和質量潛力,數量潛力主要來源于農村道路、排灌溝渠的整治、田塊合并與規整等,而質量潛力是指通過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改善現有耕地耕作條件以及耕作層質量所提高的糧食生產能力。農用地整治潛力計算結果表2所示。分析表明田坎系數越大的地區[1],整理潛力越大,由于丘陵地區地勢較為起伏,田坎所占田塊比例較高,通過土地整理降低田坎系數增加的耕地面積也較為可觀。
主要測算公式[2]:
(1)建設規模=耕地+農村道路+坑塘水面+田坎+溝渠+內陸灘涂
(2)數量潛力=(耕地+田坎)×(平均田坎系數-保留田坎系數)
(3)農用地整治質量潛力=原耕地提升產能+補充耕地產能

表2 調查區農用地整治潛力計算結果 單位:公傾
測算農村建設用地整治潛力主要有三種方法:1)人均建設用地標準法;2)戶均建設用地標準法;3)農村居民點內部土地閑置率法。在“二調”成果基礎上,本文采用人均建設用地標準法[3],合理預計未來人口規模乘以人均標準居民點用地和現狀居民點用地規模進行比較,按整理后人均建設占地為105m2計算,得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整治潛力。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整治潛力計算結果如表3。
主要公式: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整治規模(公傾)=現有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面積-2010年末農業人口×(1+人口自然增長率)5×105

表3 調查區農村建設用地整治潛力
根據上文的評價指標和潛力的計算結果可以得知,調查區具有較大的整理潛力。丘陵地區坡度較大,原田坎一般高度高、厚度大、占地面積寬,通過土地平整、田塊歸并、田坎整修砌筑,可大大減少田坎占地面積,耕地面積潛力較大。對于小于25°的坡地,由于土地利用率低,常存在荒草地、廢棄地等。這是丘陵地區新增耕地的重要潛力。在這種坡地上一般進行坡改梯土地整理,使這些未利用或利用率低的坡地實現梯田化。一方面能有效增加耕地面積,利用土地。另一方面可以治理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質量,改善生產條件。
[1]楊盡,孫傳敏,劉莉等.川西地區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潛力的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7):2911-2912.
[2]邵乾榕,劉俊.丘陵地區土地整理項目新增耕地測算方法研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4):12-15.
[3]王嬌.川西平原農村居民點土地整理潛力分析—以彭州市三界鎮清涼村為例[J].技術與市場,2012,(06):364-366.
[4]楊盡,張曉超.丘陵地區土地整理工程的環境影響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22):9693-9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