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忠強
摘 要:本文從高校、教師、大學生的不同角度探討如何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
關鍵詞:國際化視野;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體系
一、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現狀
當前,我國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普遍較為缺乏,王漢清對江蘇兩高校大學生的抽樣調查及測試顯示,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創新能力無顯著區別,大學生創新能力現狀令人擔憂。
(一)創新欲望、創新興趣淡薄。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不僅是要掌握一定的知識、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要有強大的精神動力、堅強的毅力和明確的目標。據調查,大多數在校大學生的創新能力相對較低,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欲望,不能很好地進行知識和技能的積累,缺乏發現有價值課題的能力,缺乏創新的毅力。大多數學生幾乎把全部精力放在獲取更高文憑和相關證書上,不加選擇和懷疑地接受知識,忙于應付各種考試。究其原因,忽視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是造成大學生創新意識不強的根本原因,導致了大學生科技創新意識、動力、激情缺乏,創新思維受到壓抑,使大學生在科技創新活動中缺乏創新的主動性,創新活動也缺乏廣度和深度。
(二)創新思維水平低。創新思維是創新能力的前提和核
心,要有創新能力,必須學會運用創新思維。發散性思維、系統思考就屬于創新思維方式。發散性思維是一種無規則、無限制、無定向的思維。它不僅要看問題的現象,還要看問題的原因,對思考對象的任何可能都盡力去想一想,從而發現同一個問題盡可能多的答案,這些答案可能就是新的創意。
(三)缺乏實踐平臺,學生的鍛煉機會不足。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新實踐的鍛煉。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國高等教育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力度不夠。有的高校實踐平臺少,不能滿足學生實踐的需要;多數高校無法為學生提供多學科的綜合實驗平臺和多樣化的校內外科技創新實踐基地。大學生實踐機會的不足,嚴重阻滯了大學生創新實踐活動的進行,影響了創新人才的培養。
三、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
(一)高校應構建創新能力評價體系。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是指大學生在學習、工作中表現出來的創造、發明素養,完成實踐環節學習任務,參加社會實踐、社會活動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生產、技術等方面實際問題的能力。探索并建立一整套評價學生創新能力的體系,也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方法。主要包括學生社會實踐能力評價方法和學生創新能力測評方法,將學生社會實踐和科研創新成績計入學生總學分,這些措施的實施將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培養創新精神。
(二)完善課程體系,開設創新型課程。開設創新型課程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幫助學生學會創新的重要途徑。通過創新型課程,向學生系統講解創新思維、創新工程、創新教育和創新能力開發等內容,重點訓練學生的靈活性思維、求異性思維、發散性思維和逆向思維等能力,才能逐步激活大學生的創新潛能和創新的主動性,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梢杂兄攸c地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科研和創新方法,如如何選題、搜集、分析、整理資料等等。同時有意識地布置一些綜合性大作業和小論文題目,對學生進行科研創新的基本訓練,教師再加以必要指導和輔導,使學生初步掌握科研創新的方法和步驟,這樣學生經過科研創新實踐的磨練,其創新能力和水平將有顯著提高。
(三)教師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樹立創新教育思想。教師首先做到不斷轉變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創新教育思想,這是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先導和前提條件。要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教師要從傳統的、已經習慣的觀念束縛中解放出來。通過教育教學的改革,實現教育觀的三個轉變,即實現學生是知識的被動的接受者向學生是知識的能動建構者的學生觀的轉變;實現教師是知識的傳遞者、灌輸者向駕駛式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和研究者的教師觀的轉變;實現單純傳授知識向注重學生學會學習、情感和社會交往技能和諧發展的教學觀的轉變。
(四)積極組織學生科研團隊與開展科研競賽。目前,我國高等學校教育主要以課堂上的理論教學為主,第二課堂活動多是些文體活動,離開課堂后,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就會降低。組建科研團隊可以有效強化專業理論學習,學生互幫互助,集中研討,既可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可以增強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參與科研競賽,可以鍛煉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同時幫助學生在競賽中拓展知識面,開闊視野,發現不足,為進一步培養科研能力打下基礎。
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工程。學生作為創新的主體,要有提高自己創新能力的意識,在平時的生活中注重自身創新能力的培養。學校以及高校教師將創新教育貫穿教學、科研的始終,注重引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并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和教育訓練,制定系統的創新培養機制和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把大學生培養成為能夠適應未來社會激烈競爭并具有創造性精神和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徐平,鄒丹,彭思思. 淺析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制約因素與對策 [J].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 2010,(4).
[2] 魏天興. 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幾點思考[J]. 中國林業教育, 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