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侃
最近兩周大盤又呈現調整態勢,而本周四的穿頭破腳放量大陰線則堪稱大調,隨之而來的是多空觀點激辯,有一直看多的,有一直看空的,有半路轉舵的,對市場都有一定的影響,不能不引起注意。
新華社從8月底至9月初連發8篇文章唱多,力挺牛市。本周調整,新華社的報道和文章仍然堅持多頭觀點。9月17日,即大盤大跌后第一天,新華網的報道說,“短期的調整實際上已經展開,但調整是為了更好的上漲,畢竟大趨勢沒有任何改變,牛市行情依然在進行中!”新華網9月17日登載了桑彤的文章,《股市安全 看好股市行情》的文章,不用引述內容,僅看標題,觀點就一目了然。
券商中,國泰君安對這波行情一直看多,滬指上5000點就是他們提出來的。本周在市場大跌的前一個交易日,國泰君安發布了題為《徹底將熊市埋葬》的樂觀策略報告。其中指出,“此輪牛市中,無風險利率下降提供了催化劑,改革提供了風險偏好。近期基本面數據可理解為短期利空出盡,中期重大利好,10月預計將有托底的寬松和利好政策出臺?!迸c其大唱反調的是申銀萬國,在本周大跌當日發布了一份題為《悲歌響起 530悲劇或將重演》的策略報告。其中指出,“悲歌已在遠方響起,狂熱的市場卻仍然沉浸在‘上漲與經濟無關’的自我安慰中。”“短期調整后市場仍有望活躍,但是近乎崩盤的經濟數據封殺了指數上漲的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博士的觀點變化。今年8月5日,即這波行情初起之時,高博士提出真牛市需滿足的三個條件,而且將市場要進入真正有量級的牛市做了形象比喻,“需要像火箭發射一樣經過三次接力式助推”。高博士確認當時股市上漲處在第一級助推過程中,上漲主要受流動性推動,被市場看作是多頭觀點。高博士所說的第二級助推需要實體經濟出現較為明顯的恢復跡象,亦即真牛市的第二個條件。8月份的經濟數據公布后讓他感到驚訝,“考慮到經濟失速和信貸創造的結束,對股票市場的看法轉向謹慎。”
無論多空觀點如何變化,也不管股市經過短期調整是繼續向上攻擊,還是大幅下挫,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國的改革會大幅推進,經濟不會崩盤,股市也不會崩盤,而從總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國經濟一定會健康發展,中國股市一定會迎來真牛市行情。
若看不清中國的股市,不妨借美國的鏡子照照。自2008年次貸危機以來,美國股市已經有五年多的牛市行情,股指漲了一倍多。美股出現長牛行情,不是由于美國經濟大幅增長,而主要是由于長期實行超低利率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令人不解的是,蓋洛普調查顯示,半數美國人錯過了五年大牛市。蓋洛普調查指出,“事實上,這么多投資者之所以沒有買股票,是因為他們實際上并沒有意識到美國股市漲勢如此之好,而不是因為看到股市長得這么好以至不再敢把錢投到股市中去。”蓋洛普的另一段話更發人深省:“每一輪牛市—比如美國目前正在經歷的這輪牛市,都籠罩在熊市的陰影中。而隨著股市一個月一個月不斷上漲,熊市陰影往往會變得更大更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