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丙才
拓展課堂是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成果,小學數學拓展課程的建設帶動了教師課堂教學的改變,課堂教學開始生活化。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開始注意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問題結合在一起,也更有利于學生認識到數學的實際價值。這一課程的產生,有效促進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對小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一、小學數學拓展課程概況
1.小學數學拓展課程的現狀
目前,小學數學拓展課程還處于發展階段,在傳統課程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拓展課程的推進難免會遇到一定阻礙,出現各種問題。很多學校對數學教學活動缺乏有效的管理,在教學過程中,雖然引入了拓展課程,但是沒有與之配套的教學實例,數學教師無法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同時,數學教師對教材又有很強的依賴性,無法成為拓展課堂的開發者,這直接限制了拓展課堂的深入開展。且教師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知識傳遞仍然是課堂的主要內容,甚至是全部內容。拓展課程缺少發展的空間,教學成果不明顯,這既不符合數學拓展課程的宗旨,也無法達到相應的拓展要求。
2.小學數學拓展課程的目的
小學數學拓展課程主要依靠學生現有的數學知識,并結合生活經驗。布置課堂活動內容時,教師應通過實踐活動,激發小學生的潛能,讓其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習興趣,增強他們應用數學的意識。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拓展課程重在培養小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
在推廣拓展課堂的過程中,學校應吸納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經驗,進一步落實學校的育人目標。而數學拓展課程的不斷建設,也會使數學教師對課程的整體認識得到提升,教師可以通過對拓展課程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運用,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增加自身的授課經驗。隨著小學數學拓展課程建設的不斷深入,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會得到加強,這更加有利于師生共同來梳理數學教材的知識體系,完成數學的“教”與“學”。
二、小學數學拓展課程建設的研究
1.小學數學拓展課程建設的主要內容
小學數學拓展課程建設的內容主要包括系統構建和學習評價兩個方面。系統構建是指在關注數學課本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對其進行由內向外的延伸,加強數學在文化上的滲透,通過構建一個數學活動來完成相應數學知識的建構。它強調的是對小學數學各個階段的學習進行全面的梳理,根據學生的發展狀況做出相適應的拓展和補充。
學習評價涉及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學生學習能力的評價兩個環節,其中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需要考慮學生對活動的參與狀況,對學生的思考過程要給予充分的尊重;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時主要考查的是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在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時能夠顯現出來。此外,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應采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既要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又要照顧到學生的能力差異。
2.小學數學拓展課程建設的關注要點
在拓展課程建設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于平衡師生關系,給予學生一定的選擇權,這主要包括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和學習時間的選擇權。數學基礎知識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除此之外,教師還應適當設置主題研究內容,對于這一部分內容,學生要有選擇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選擇。學生既然擁有對主題研究內容的選擇權,也就相應地具有對學習方式和學習時間的選擇權,學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去研究教師設置的主題內容,在學習時間上也不要過多地受限,能夠滿足自身的學習需要即可。
主題研究內容是拓展課程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更是拓展課程建設的關鍵一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有效的利用,適度地拓展,以便創造更多有利于小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的數學內容。
三、結語
小學數學拓展性課程是數學課程改革的一大創舉,它旨在培養小學生的主體意識,拓寬小學生的學習渠道,完善小學生的認知結構,形成小學生的自我發展方向,既為小學生積累足夠的生活經驗創造了條件,也為小學數學課堂開辟了應用數學的新天地。
(作者單位:山東即墨市普東鎮抬頭小學)
(責任編輯:張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