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英
在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經(jīng)常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旨在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的學習方式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聽力障礙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可能更大些,這些學生大部分難以適應正常的教育環(huán)境,跟不上常規(guī)的教學進度,也無法從學校一般的教育方法中獲益,他們的學業(yè)成績普遍低于其他學生。
如何幫助聽力障礙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呢?在學習了柳樹森老師編著的《全納性教育導論》一書后,我的感悟很深。全納教育主張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即不僅有平等的入學機會,而且要求教師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滿足他們的不同需求。全納教育強調的平等觀不是追求絕對的平等,而是強調教育應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不要只關注一部分學生,而歧視或排斥另一部分學生。特殊教育正是為了滿足所有學生的教育需要而進行的教育,那么,特殊教育工作者面對學習有困難的聽力障礙學生該怎么做呢?我在教學中嘗試將聽力障礙學生做了分類并分層教育,大體分為四類,即暫時性困難學生、能力型困難學生、動力型困難學生和整體性困難學生,并在教學中取得了一些成效。接下來,我將對我的分類教學做詳細介紹。
一、為暫時性困難學生創(chuàng)設課堂氣氛
此類聽力障礙學生在學習行為上存在很大問題,學生常常不能積極地進入到教學活動中,很難有效地理解和消化課堂知識,此種學習困難是此類學生對他們課堂情況的反饋。蘇聯(lián)教育家斯卡特金認為教學效果取決于學生的興趣,我認為針對這類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時創(chuàng)設有趣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入情入境,心領神會,從而理解和消化知識。例如,有位教師在教學《白楊禮贊》一課時,針對聽力障礙學生認識白楊樹,但對文中白楊樹的象征意義理解不深刻的情況,選取了不同角度的白楊樹的照片向學生展示,并與北方的農(nóng)民、抗日軍民的照片作對照,幫助學生理解白楊樹的象征意義。這樣一來,不僅能調動聽力障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也能幫助他們深刻理解白楊樹的象征意義。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把教學設計成充滿樂趣的活動,將學習寓于樂趣之中,使疲勞消散于愉悅之中,這種方式不僅適用于聽力障礙的學生,也適用于所有學生。
二、幫助能力型困難學生改進學習方法
此類學生的特點是上課遵守紀律,聽從教導,但學習效果不明顯,即使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學習,卻常常收效甚微。其實,能力困難是這類學生的主要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感知、記憶、思維、想象能力較弱,教師很容易把他們的能力和學習方法問題視為學習態(tài)度問題進行批評教育,這種批評教育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對立,從而產(chǎn)生不良效果,學生也會因為自己的成績低下而感到羞愧,有的甚至認為自己根本就不會成功,情感上更為消極,由此產(chǎn)生厭學心理。針對此類學生,教師必須以博大的胸懷包容他們,以最大的耐心引導他們,幫助他們掌握學習不同科目的技巧和方法。例如針對一些學生記憶思維能力低下的問題,我常常利用早讀時間專門訓練詩歌朗誦,讓學生背誦名家名篇,識記文學常識,此外,還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講故事比賽、詩詞名句比賽和成語故事比賽,在有效的學習方法的指引下,逐步改變他們不愿背誦的習慣,從而培養(yǎng)和訓練他們的記憶思維能力。
三、調動動力型困難學生的情感因素
這類學生的問題屬于學習態(tài)度、學習動機以及自我控制等方面的問題,例如上課不專心聽講、作業(yè)不能按時完成、愛欺負其他同學,他們最大的困難在于缺乏學習動力。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成績和他們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成正相關,情感是學生學習的動因,想要激起這類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自己的情感喚起學生的情感,學生的情感易受感染,他們一旦接受了教師的情感。便會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當中,克服困難,取得成功。例如我所在班級的一名學生,各方面條件都很優(yōu)秀,但他上課不認真聽講,愛睡覺,不按時完成作業(yè),學習成績落后。針對這種情況,我常常和他聊天,幫他分析自身的優(yōu)缺點:首先肯定他的優(yōu)點,即組織協(xié)調能力很強,為老師和同學做了許多有意義的事;其次,給予中肯的建議,即只有好好學習才能順利考上大學,畢業(yè)之后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人生才會更加美好。這名學生聽了以后感觸很深,我又趁熱打鐵,幫他樹立近期目標并協(xié)助達成,經(jīng)過我的不懈努力和正面鼓勵,他終于改變了學習態(tài)度,轉變了學習觀念,事事爭當先進模范。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全班形成了你追我趕、積極向上的良好學習風氣。總之,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的情感對學生的感染力量,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的成長,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樹立自信。
四、對整體性困難學生進行補救
有些聽力障礙學生,由于持續(xù)的學習困難和知識障礙的積累,造成了他們長期的學業(yè)失敗,致使他們缺乏自信心,喪失學習的動力和興趣。針對這類學生,教師應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全面了解和診斷他們的知識掌握情況,重在查漏補缺,尤其在學科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上幫他們打通關節(jié),串通思路。例如有些學生的語文基礎薄弱,英語理解能力也不強,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為學生量身制訂一個教學計劃,重在傳授基礎知識,幫助他們補上知識的缺口,然后運用語文、英語兩科的共同點,重點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語文和英語水平。
總之,教育學習困難的聽力障礙學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付出不懈的努力。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我相信,只要教師拿出足夠的愛心和耐心,不斷地研究和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就一定能幫助學生成長為有用之才。
(作者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特殊教育學校)
(責任編輯:徐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