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型人才的教育目標變得越來越清晰起來。概括起來,就是我們推行的教育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教育理念由過去單純注重傳統文化課程轉變到現在追求全面的發展。而在初中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的開設是為了讓學生接觸美術知識,拓展學生的美術知識范圍,提高審美情趣,能夠對美術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對簡單事物用美術手法表現出來,為今后美術方面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作為美術教師,我們如何保證學生能夠在短短45分鐘的課堂上,能夠學會,能夠學好?這就要求我們要重視提高課堂的效率。現筆者就如何提高初中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結合自身的經驗,總結出下面一些方法。
一、轉變觀念,加強重視
對初中美術課程來說,在以往的觀念之中,教師未能給予相足夠的重視。因為中考的時候不考美術的,所以從觀念上就把它排除在了重要課程的范圍之外。在課堂教學時,能省則省,大多數的情況下只是給學生進行簡單地介紹課本知識。多數學生在心理上也是不重視,甚至在美術的課堂上做其他科目的作業。隨著新課程改革地不斷深入,教學理念也發生了新的概念。教師首先要從根本上改變對美術課程的觀念,要從根本上重視初中美術的教學工作,要確立讓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重新認識美術課程,擺正美術課程的地位,要將美術與其他所有課程放在相同的地位。作為初中美術教師,觀念上一定要轉變的。這種觀念的轉變不僅要在教師身上改變,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體會到美術課程對他們個人自身發展的積極重要作用,讓學生能夠從主觀上改變這種現狀。從師生兩方面上改變傳統觀念,為學生學習初中美術課程做好思想基礎。另外,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樹立學生為主體的觀念,教育的過程是教會學生知識的過程,所以,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參與到美術的教學工作中來,讓學生學好美術的基本知識。
二、師生互動,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否激發初中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直接關乎能否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學生只有對美術這一科目有了興趣,才能在興趣的驅動下對美術科目進行深入地學習,進而能夠將美術學好。初中學生的年齡段是童年向青年期的過渡,這個年齡段學生的特征是自尊心比較強,十分重視別人多自己的看法,多數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同時活潑愛動,學習興趣比較強,對新事物的學習充滿著濃厚的興趣。作為美術教師,我們應該抓住學生的這些特點,有步驟地進行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如何激發學生興趣的具體措施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樹立榜樣,做好示范
作為課堂的引領者,教師首先要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將自己過去的一些作品展示給學生,從而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克服困難的決心,從而激發學生認真學習美術課程的信心。對美術初學者來說,在畫畫和構圖過程中,不免存在著各種問題。作為教師,我們就應該在學生進行練習的過程中,檢查和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對一些細小的問題一定要及時指出,幫助學生從開始養成正確的習慣。對一些容易出錯的地方,還可以在課堂上進行集中講解,將正確地方法給學生進行講解,在講解時一定要懷著耐心,不厭其煩,保證學生能夠學會。在進行美術作品賞析的時候,多用一些各個派別的代表性作家的作品進行展示,通過對這些經典作品的賞析、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情操陶冶;另一方面用這些偉大作家的經典作品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學生樹立好榜樣,拓展學生的視野,讓他們對美術的追求更進一步。
(二)注重學生的參與程度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方面也可以有新的創新。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地位不容置疑,而教師是課堂的掌控者。如何進行好一堂課,掌握在教師手中,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這個掌控作用,調動學生的參與程度,在課堂環節的設置上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在對年畫欣賞這一塊內容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在課下盡可能地收集相關的資料,通過詢問長輩,或者查閱書籍和網絡資源,讓學生參與其中,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時,課堂前半部分讓學生進行相關的講解,讓學生在講臺上將自己查閱到的資料講出來,每個學生都與都有參與的機會,這樣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學生講解完成后,不足的地方有教師進行總結。
(三)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
傳統的教學手段是教材加板書的運用,由于教材的篇幅限制,內容并不是十分豐富,而過多的板書會讓學生心生倦意,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說傳統的教學手段帶來的效率并不是特別高。因此,在科技進步的今天,我們完全可以將新的教學輔助工具多媒體運用到新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這種新型技術的運用,在課堂上可以更加簡便的展示美術作品,同時可以上網展示出更多和本節課相關的內容,如果在展示作品的時候配上一些輕松舒適的音樂。課堂的氛圍就能夠得到良好的保證,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學習,學生的學習效率就能夠有所保證。
三、教學方法上的創新
在教學方法上也要有新的改變,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新的創新。對初中學生來說,如果能夠在課堂上多動手,應該是能夠更加營造比較好的課堂的氛圍。所以,我們可以在課堂中引入一些動手的小活動。在泥塑階段教學時,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實際動手來操作,通過他們自己的動手,領略到美術課程的意義。當然,我們教師應該更多地將課本的教學內容來聯系實際的生活。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結合當地的資源,讓學生參觀古代遺留的建筑,山水以及田園風光,將美術的教學不僅局限在課堂之上,而是更加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就能夠發現美術的存在。每個學生的水平和潛力是各不相同的,對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見解。我們在教學上也要有相應的層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通過人性化的要求來要求學生,對學生的作業上面,做到針對他們各自的特點,有著不同的要求,使學生在美術的學習上有著相應的提高。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更加注重對美術教學的重視,不斷地用新的教學理念來發展自己,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積極探索,為提高初中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而不斷努力,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學生。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