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志
教學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環節,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要形式。思想政治課教學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要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效率,就要不斷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創新。在思想政治學科實行開卷考試的條件下,思想政治課要求教師采用“開放式教學”。“開放式教學”是體現素質教育的一種基本教學模式,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運用已學過的知識,進行自主探索,自我發現,自我解決問題,從而獲得知識和發展能力的教育教學。“開放式教學”十分強調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能動性的發揮。教師是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啟發、點撥、激勵體現主體作用的,而學生正是通過對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實現自我價值的。在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中運用“開放式教學”,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一、課前五分鐘的“時政辯論會”——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愛好
時政教學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時事政治在中考中占有很大比重。為調動學生學習時政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采取課前五分鐘的“時政辯論會”,每次由幾名學生發布近幾天不同的新聞。然后,把全班學生分成兩組,對這些時事新聞進行辯論。這種方式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例如2003年3月20日,美英聯軍不顧全世界愛好和平人士的極力反對,打著“反對獨裁統治”的旗號,繞開聯合國,悍然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造成伊拉克廣大人民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這件事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憤慨,對國際霸權主義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二、新授課讓學生當“演員”——教師起“導演”的作用
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學習,可采取五個步驟:
第一步,明確教學目標。根據《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每一節都要制定教學目標,為學生的學習指明方向。
第二步,提示學習方法。根據現行教材的特點,我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般要求學生采用“點—畫—勾—評”方法進行學習。
第三步,采用情景教學。通常采用情景教學法,根據情景給學生提出問題,再加以釋疑,讓學生解決問題、逐步培養學生學會理解問題、分析問題,不斷提高個人能力。
第四步,組織課堂討論。經常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在讀完一個內容后,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各自發表見解,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使學生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從而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同時也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榮譽感。
第五步,啟發、點撥與引導。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讓部分小組的代表在全班發言,交流討論的結果。結合前面所掌握的情況進行啟發點撥,補充訂正,把討論所得引導到一定的深度,并根據實際需要不斷穿插“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以及教材中的插圖,完成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在師生共同討論學習的基礎上,教師適時進行歸納總結,使學過的知識明朗化、條理化、系統化,讓學生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樹立新理念,完善認知過程,提高自身認識。
任何教學都是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也就是包括教師的“引”與學生的“探”兩個方面,所以教與學的問題,也就是引與探的問題,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結合的問題,也就是教師的引導作用與學生的探求作用的有機結合、和諧發展的問題。在思想政治教學中運用開放式教學法,按準備、過程、總結、實踐四個基本程序實施。“引”是一種教學手段,“探”是培養學生能力(學習能力)才是目的,教師積極啟發引導,讓學生探的時候大膽地放手讓學生探,先發散后收攏,真正體現“引”指導“探”,“探”需要“引”的相依關系。開放式教學法的基本精神是“先學后講”,學生先練習,教師后評價,學生的學是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問答思考題指導下學的,學生的先講又是在教師問題引導下先講,學生講清楚了,教師給予肯定,學生講得不夠教師可以補講,同時學生題組練習又是在教師周密組織下進行的,充分體現主導與主體的關系,既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又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教學過程主要是教師引導學生探求知識、探求規律的過程。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回答問題為教學主線,學生先學先講,教師后講后幫,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把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以思考題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課前初學新內容的基礎上思考、討論,然后一個個問題分別解決,在教師多次提出問題(指體現教學主線的思考題),讓學生解答,不斷啟發學生共同討論,采取多種議論的方式互相提問、發言,對同一問題進行多角度思考、發表自己獨立的見解,激發大家的熱情,體驗成功的歡樂與喜悅。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由被動變主動,使教學信息雙向傳遞,然后小結,在整體上再回顧學習的內容,歸納、評價、梳理和整合,既在部分上領會,又在整體上把握。在引探教學法的教學運用中,要重點研究學生回答問題的思路,中下層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習思維與方法,使教法為學法服務,使學生學而有法,糾正錯誤,逐步由不會學到會學。
三、復習課讓學生當“教師”——培養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
過去進行單元復習,總是由教師“一言堂”,往往事倍功半。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改變以往教師“領著走”的做法。每當上復習課,讓學生上講臺當“教師”。具體做法是事先讓學生寫好教案,我從中挑選一份,讓學生上臺講課。課后全班同學評價,并總結經驗教訓。由于當代中學生具有很強的自我表現意識與創新意識,因此,這種方法能恰到好處地使學生實現自我價值。
四、練習課引入競爭機制——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
隨著當今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的競爭意識正逐漸得到鞏固和發展。為了讓學生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我把競爭機制引入練習課堂。這樣既能使學生從過去的繁重作業中解脫出來,又能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思想意識,還能使課堂達到民主和諧的氣氛。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種做法是: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和重難點,精心制定新穎而富有的啟發性的題目,然后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組搶答,評出名次,表揚獎勵。
另一種做法是: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搶答,老師當裁判。這種方法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積極思維,使學生爭先恐后地出題、答題,從而在愉快而激烈的氣氛中掌握知識,提高技能,并增強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能力。
總之,任何教學方式和手段的采用都是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服務的。幾年來,通過采用“開放式教學”的方法,收到明顯的效果:一是提高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改變以前那種認為政治課只是“讀讀、劃劃、背背”而沒有學習興趣的錯誤認識;二是使學生從死記硬背的模式下解脫出來,成為學習的主人;三是克服學生某些消極定勢,消除一些糊涂的乃至錯誤的認識,提高思想政治課信度;四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為他們將來投身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