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巖 張勇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的不斷提高,新疆與中亞地區的貿易額逐年遞增,并且新疆與中亞地區的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也有顯著發展。從新疆獲準開辦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業務以來,服務區域不斷擴大,業務量持續增加,積極推動了新疆與中亞國家間在能源開發和資源利用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如何進一步推進新疆與中亞地區的人民幣跨境結算的發展,有很多問題值得關注。
一、新疆與中亞國家和地區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發展現狀
從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政策來看,2002年到2005年的4年間,中國人民銀行先后與我國新疆周邊國家的中央銀行(俄羅斯央行、吉爾吉斯斯坦央行、蒙古央行、哈薩克斯坦央行)簽署了本幣結算協定,為促進雙邊國家的本幣在邊貿結算中的使用奠定了政策基礎。2010年6月22日,新疆同我國的其他19個省市一同被納入我國第二批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地區。同年10月,新疆率先成為我國開展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結算業務的省區。2011年,為了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業務區域范圍,新疆外貿企業將出口貨物人民幣貿易結算業務拓展到了境外所有的國家及地區。2011年6月,新疆推出人民幣與哈薩克斯坦堅戈的現匯掛盤交易。2012年,新疆對中亞地區進出口額增長到175.8億美元,增長3.5%,占新疆對外貿易總額的69.8%。2012年6月,新疆首先完成了國內人民幣兌哈薩克斯坦堅戈交易的跨境貿易結算。2013年1月,哈薩克斯坦的企業獲得了我國國開行新疆分行發放的3.5億元人民幣貸款,標志著我國對中亞國家的人民幣輸出取得巨大突破。2013年4月,我國新疆成功實現了第一筆人民幣境外投資項目的跨境支付,意味著新疆地區跨境人民幣境外投資業務獲得了實質性的突破。2013年8月,霍爾果斯合作中心啟動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點,打通了新疆與國際金融市場人民幣資金流動和融資通道。2013年末,新疆已與53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跨境人民幣業務,較上年增加13個,人民幣兌哈薩克斯坦堅戈實現現鈔掛牌。
從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業務的發展情況來看,自新疆成為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起,業務量增長迅速,業務范圍日漸拓寬,形式多樣化,主要包括信用證、托收、電匯、保函等,結算方式也涉及到了代理行、清算行和NRA賬戶等多種模式。2010年6月,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擴大試點政策發布當天,中國銀行新疆分行為新疆一家企業辦理了一筆金額為12.6萬元的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業務,這也是疆內首筆人民幣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截至2013年10月,新疆已與境外49個國家(地區)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累計結算量突破千億元,達到1206億元;2013年底,新疆轄區人民幣跨境實際收付結算額為425.26億元,占同期涉外收支總額的28%。其中,經常項目人民幣跨境實際收付結算額為371.98億元,資本項下人民幣跨境結算額為53.28億元。
2014年第一季度,新疆跨境人民幣結算實際收付結算額為76.95億元,同比增加50.7億元,增長193.14%。截至一季度末,新疆跨境人民幣結算累計結算額為1283.62億元,境外銀行和非居民機構開立了50個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戶和92個非居民機構人民幣賬戶。現有15家外匯指定銀行可以運行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主要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烏魯木齊市商業銀行、中信銀行、昆侖銀行、兵團農行、東亞銀行等。
二、新疆與中亞地區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中的主要問題
(一)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增速與進出口貿易總量發展的不平衡
新疆跨境結算業務大部分來自與中亞地區貿易之間的交流,新疆與中亞地區金融機構的合作日益密切。根據新疆統計局發布的2013年新疆國民經濟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3年新疆進出口貿易總額275.62億美元,增長9.5%,增速高于全國1.9個百分點。2013年人民幣對美元平均匯率為6.1932,較上年的6.3125同比升值1.93%。按照人民幣對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后,2013年新疆進出口貿易總額1706.97億元人民幣,而在此期間人民幣跨境結算總額大約僅占同期進出口貿易總額的24.91%,仍低于普遍預期的30%的結算比例。雖然新疆的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總量在不斷加速上升,但是結算總量在貿易總額中的占比還是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未能實現開展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促進進出口增長的初衷。
(二)進口與出口的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量不平衡
新疆跨境貿易中出口占主導地位,2013年新疆出口總額222.70億美元,增長15.1%,增速高于全國7.2個百分點;進口總額52.92億美元,下降9.1%,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7.8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外資4.81億美元,增長15.7%。邊境小額貿易出口106.33億美元,增長19.2%,占出口總額的47.7%;一般貿易出口85.1億美元,增長21.4%,占出口總額的38.1%;加工貿易出口2.12億美元,增長10.9%。出口占進出口總額的80%,但是出口中的人民幣結算發展相對緩慢,新疆貿易出口總額中同期出口累計人民幣結算的占比遠低于新疆進口累計人民幣結算占同期進口總額的比率。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發展呈現出明顯的不均衡狀態,跨境人民幣結算支持新疆出口貿易發展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發揮。
(三)新疆進出口與銀行結售匯發展的不平衡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公布的數據,2013年末,全轄外匯指定銀行達21 家,結售匯網點571個。新疆進出口額與銀行結售匯差額出現了背離,呈現出口貿易順差減少而貿易順收擴大的狀況。2011年1月至6月,新疆人民幣跨境支付折合美元達到12.06億美元,占了跨境支出的32.71%。但是同期銀行人民幣收匯僅為1.73億美元,發展非常緩慢。據統計,現鈔在新疆與中亞地區跨境貿易資金結算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以美元現鈔為主,這些美元現鈔多是境外客商直接攜帶入境或者在民間外匯市場兌換,然后委托旅購企業報關出口,這就直接導致新疆的現鈔結匯數據流失。據相關數據統計,僅2011年上半年現鈔結算額就占到了貿易總結匯額的47.89%。endprint
(四)尚未建立有效的回流機制
當前人民幣主要有兩種回流方式,一是以人民幣為計價貨幣的形式回流到境內,主要是通過境外人民幣持有者進行的雙邊貿易。二是以人民幣為計價債券的形式,主要是通過購買在境外發行的債券。但這兩種方式涉及面狹窄,應付境外人民幣回流中國還尚有欠缺。回流渠道較窄且缺乏正規的回流渠道,使得境外持有人民幣的企業和客戶,當境外賬戶存有的人民幣暫時處于閑置的狀態時,基本上只有存款或提前兌付其他貿易貨款,找不到別的投資以人民幣計價金融產品,缺乏正規的投資路徑。雖然我國央行推行FDI,使得資本項目的管制更加寬松化,人民幣回流的渠道日漸多樣化,但仍存在明文規定禁止在我國境內的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于有價證券金融衍生品和委托貸款。
(五)支付清算系統不健全
目前,雖然在新疆的商業銀行通過其總行與周邊地區的約55家銀行建立起代理行關系,并通過中轉行和周邊國家和地區建立起以資金清算、報文處理為基礎的結算關系,但結算過程中所使用的貨幣仍主要是美元,人民幣的清算渠道相對堵塞,亟待建立獨立統一的網絡清算系統。我國在中亞地區設立的商業銀行營業網點數量相當缺乏,中亞國家針對外資銀行開立人民幣賬戶以及具體的業務操作也沒有出臺明確的法律法規,欠缺相對的法律依據。如我國雖然已經和哈薩克斯坦國家、吉爾吉斯斯坦國家簽訂了雙邊本幣支付協定,但是由于雙邊的代理行之間仍未建立起有效快捷的直接通匯結算關系,大部分跨境貿易結算必需通過第三國轉匯,而轉匯過程中收取的手續費普遍較高,產生了額外的成本,且存在潛在的風險,在短時期內難以形成規模,使得我國商業銀行開通與中亞地區之間人民幣結算渠道的動力不足。
三、新疆與中亞地區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政策建議
(一)完善邊貿本幣匯率協調機制
完善我國當前的匯率形成機制,同時力爭建立邊境貿易本幣匯率協調機制,能夠有效緩解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進口和出口人民幣結算量的不平衡。針對新疆的實際情況,既然邊境貿易在新疆整個對外貿易中占比超過了70%,那么應當建立邊境貿易的本幣匯率協調機制,促進新疆在邊貿中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的推廣,可以在試點口岸率先實現人民幣和中亞國家貨幣直接掛鉤,制定人民幣與中亞國家之間單獨的匯率,然后境內外的商業銀行可以參照這一匯率制定其實際匯率,實現雙方貨幣之間的直接清算。從而,降低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新疆與中亞地區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不斷完善的進程。
(二)積極建設人民幣流出渠道
新疆作為當前全國唯一允許境外人民幣直接投資的省區,境外人民幣直接投資的規模還很小,通過借鑒國外貨幣國際化的經驗,政策上加以鼓勵,拓寬人民幣流出渠道,為中亞地區提供更多的人民幣進行實際貿易中的結算需要。例如對在中亞進行人民幣直接投資的企業提供無息貸款、補貼或者免稅;按照企業的出資比例,將在境外人民幣直接投資所得按照適當比例扣除,作為企業的投資損失準備金,等等。另外,還可以通過增加與中亞地區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或者在政策上一定幅度內提高當前攜帶人民幣出入境的2萬元限額,并進一步拓寬人民幣流出渠道,強化新疆在推進我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中的積極作用。
(三)建設完善的人民幣回流機制
當前,我國人民幣回流機制還有很多的缺陷,應當隨著境外機構人民幣資產配置需求層次的不斷加深,迅速有效地集中境外閑置人民幣,幫助其更好地流回境內,從而提高流動性。例如通過積極鼓勵商業銀行對境外部分擁有相當規模和較高信譽度的正規貿易機構進行充分調研,并全面考慮其資金的安全性,嘗試提供特定限額的人民幣商業貸款,擴寬人民幣的使用范圍,加大人民幣在跨境結算業務中的使用,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民幣回流機制,增強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流動性。
(四)拓展境內外聯動的結算網絡
拓展境內外聯動結算網絡有兩種手段,一是增設跨境結算分支機構,二是擴大代理清算網絡覆蓋面。首先,應當通過增加我國在中亞地區重點區域跨境結算分支機構的數量,推進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為境外企業直接提供人民幣清算服務提供方便。鼓勵開展邊境貿易銀行卡本幣結算業務,積極推廣新疆與周邊國家和地區銀行卡的聯網,給予邊境貿易跨境結算的銀聯卡一定的政策優惠。此外,還能在邊境口岸設置一定數量的兌換點,通過辦理多種貨幣兌換的業務來擴大境內外聯動結算網絡。其次,在中亞地區拓展與境外參加行的代理清算網絡,增加中資銀行與境外代理清算協議的數量和覆蓋程度,發展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業務的境外渠道。明確中資銀行與境外參加行之間簽署人民幣清算協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強重點地區代理清算網絡的覆蓋程度。
(五)創新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產品
以創新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為主,積極推出人民幣衍生產品種類,調動居民和企業對尤其是風險對沖類衍生產品的人民幣金融市場產品的需求。創新以人民幣跨境貿易投融資為重點的產品,積極推出人民幣在中亞國家和地區的代收代付和人民幣內保外貸等有關的融資業務。同時提高對境外人民幣資本項目和貿易融資的重視程度,充分發揮人民幣的優勢,切實有效增加以人民幣計價的流動性供給。例如,新疆境內的商業銀行可以結合新疆的貿易模式、客戶的實際需求以及匯率條件,專門設計出為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發展而提供的涉及貿易投融資、保值增值、理財管理等特色產品,抓住契機,在找到自身新的利潤增長點的同時,推動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進一步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