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會濤
摘 要:大學階段進行的體育教學,對大學生今后進入社會之后形成良好的體育觀念和體育意識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高校體育教師就要通過相應的教學策略,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促使學生產生濃郁的體育熱情。教師同時要根據高校體育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實際,開發有效的體育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學到有用的知識。教師和學生要共同利用相應的體育教學資源,從而形成高效、和諧的教學氛圍,有效提高高校體育教學水平。
關鍵詞:大學體育 體育教學 有效性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b)-0170-01
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對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確定,就是要通過相應的教學策略,促使學生通過體育活動獲得身心的和諧發展,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讓體育活動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機整合,從而實施素質教育與培養全面發展人才教學目的。對大學生而言,參與社會以及今后的發展需要具備相應的素質,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和健身意識是非常有效的。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不能只是通過運動技能的傳授獲得,而是要通過相應的體育教學活動,促使學生獲得相應的體育技能促使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1 系統分析我國大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大學體育教學的目標依然是進行競技體育的教學,具體的教學標準是體育達標率和考試分數。在進行了一個階段的體育教學之后,進行體育成績的評定依然采用的競技體育的評價方式,主要是對學生個體的競技水平和能力進行相應的考核。在如此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沒有充分注重學生間的個體體能體質差異,采用同樣的標準來衡量學生的學習狀況,無法有效提高全體學生的積極性,無法促使學生獲得長足的體育發展,無法積極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和鍛煉的整體效果。同時,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選擇的體育內容大多與競技項目有關,只是強調體育分類,沒有注重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的交融性。在安排課程的過程中,也只是考慮全體學生,沒有針對性和個別性。并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是以教師為主導,沒有注重學生的主動性,無法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而重復,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進行評價的時候注重相應的達標要求,沒有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基礎的差異和主觀能力,從而無法符合學生對運動的情感要求,無法促使學生個人體育能力的發展。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進行的大學體育教學,最為主要的教學目的就是通過相應的教學讓學生學會做人,讓學生通過不同層面的學習獲得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通過相應的教學策略,結合素質教育的具體要求,促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2 激發學生運動興趣,促使教學有效性生成
在400米的短跑教學中,我曾經做過對比教學。我讓一個班的學生在跑道上進行個人400米的短跑訓練,學生沒有取得相應的學習效果,同時有點排斥這樣的教學方式。同時,我讓另外一個班進行100米的往返跑競賽,依然是400米的距離,學生跑起來明顯感覺興趣大增,并且學生對這樣的跑步非常感興趣。從中可以看出,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生的興趣可以獲得有效的教學效果。比如,可以通過相應的策略進行,最常用的興趣方法采用成功激勵法和競爭激勵法。進行成功激勵法是讓學生體驗到成功之后的喜悅從而將相應的體育興趣激發起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每位學生的個體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從而讓更多的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競爭激勵法。上面400米教學中應用的就是競爭激勵法,通過競爭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產生濃郁的興趣。
從大量的實踐經驗中可以得知,在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只有充分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學校水平。若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教師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采用相應的教學策略,創設相應的教學情景,有效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3 緊密結合學科特點,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3.1 教學過程要根據學科性質進行恰當安排
大學體育這門必修課程主要是進行身體練習,從而增進學生健康發展,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科性質進行安排。由于我國應試教育沒有完全摒棄,學生從小到大都是不斷進行考試,主要追求的學業分數,對于體育這門課程,只是應付了事。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就算學業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在體育方面的成績也顯得不夠優秀,甚至有些學生進入大學之后,體育成績不能及格。學生進入大學之后,可供自己利用的時間非常多,但是他們在體育課的態度依然如初中或者高中一樣,就算教師講得再多、講得再好,學生也無法進行有效的學習。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科性質進行恰當的教學安排。
在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教師逐步轉移到學的層面,與學生共同學習,從而可以會產生有效的教學效果。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近年來我國大學構建出新的體育教學模式,進行系統的分析,從中可以看出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自學能力和自我評價等多方面的能力,通過相應的策略來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學習實際,安排學生進行相應的體育活動和競賽,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群體的體育熱情,最終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3.2 創設教學情景,開發出有效的體育教學資源
教學情景對教學資源的開發有著很多方面的影響,比如表現在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和教學方面等,同時這些因素也是體育教學的必要組成部分,教師要根據大學體育課程的相關標準,同時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開發出深受學生歡迎的體育教學資源,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創設最佳的教學環境,從而讓學生在合理的教學環境中,輕松、自由地進行體育學習。在創設體育教學情景方面,一定要遵循可行性。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要對學生的情感和動機進行有效激發,創設相應的體育教學情景要對學生的情緒領域進行相應的出動,從而將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出來;第二,有利于學生體育價值觀的確立,在創設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對體育教學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進行充分的挖掘,從而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體育價值觀;第三,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體育教學不能只是引導學生掌握相應的體育動作技能,同時要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加強自我實現成功教育,培養成就感;加強體育活動興趣教育,培養參與感,從而有效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對大學體育教學而言,每種體育教學理念都有著它獨特的優勢,對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都提供了相應的方法。但是,在大學體育實際教學過程中,每種理論都有著它相應的適應范圍和局限性。因此,在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教學過程要根據學科性質進行恰當安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進行積極自主探究,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皋華.體育教學技能微格訓練[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2.
[2] 程紅,張天寶.高校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3(4).
[3] 王幼紅.快樂體育教學思想在學校體育中的運用[J].科技信息,20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