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國成
(淮安市淮陰區開明中學,江蘇 淮安 223300)
筆者看到這樣一則小故事.狐貍和刺猬在相距不遠的地方.狐貍打心眼里看不起刺猬,經常變著法兒耍弄它,讓它在大庭廣眾之下一次次地丑態百出……就這樣,多年過去了,奇怪的是,盡管狐貍變著法兒耍弄、侮辱刺猬、刺猬卻毫發未損,還是那副老樣子;太陽照樣升起,每天生活照過.狐貍氣壞了,終于失去了耐心.于是,它想出了一個可以置刺猬于死地的方法.
一天,狐貍熱情地跟刺猬聊起天來.刺猬先是緊張地蜷起來,說話也不利索;后來,它被狐貍的熱情所感動,全身放松地聊了起來……聊到高興處,狐貍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刺猬柔軟的腹部咬去……剎那間,只聽得“嗷”的一聲慘叫,狐貍滿嘴是血,屁滾尿流地逃走了.一切歸于平靜之后,刺猬慢慢展開身體,像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情一樣.
面對狐貍的突然襲擊,刺猬只是本能地做了一個重復了成千上萬遍的動作——蜷縮身體.因為這個動作它做得太熟練、太準確,已經到了隨心所欲的程度,所以速度才會比狐貍快了那么0.01s……
看完這個故事,使筆者想到英國思想家以賽亞·伯林把動物生存的理念分為2種:一種是“狐貍理念”,其特點是自信心和占有欲極強,同時追求很多個目標,可是最后往往因為精力和耐力達不到,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終將一無所成.另一種是“刺猬理念”,其特點就是目標簡單明確,始終如一,由于它日積月累地朝一個目標發展,最后自然會練就一套特殊的生存本領,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如果將狐貍理念和刺猬理念有機結合,取長補短,會使初中物理中考復習效果達到最佳、最優.為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從教畢業班的經驗,簡單歸納了中考復習策略,讓學生在有限時間內取得優異成績.
復習是把以前遺忘的知識回憶起來,重復學習學過的物理知識和規律,使對其印象更加深刻,在腦海中存留的時間更長一些,中考復習更是如此,但是往往部分教師對中考復習理解存在誤區,將學習過的知識進行簡單重現,讓學生將知識過濾完后進行簡單題海戰術,從而達到復習的效果,這就是所謂的“狐貍理念”,所以復習過程中應摒棄2種理念中的缺點,取長補短,使復習效果達到最優化.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中考物理復習的框架,需要以點及面,由面談點,從而夯實知識框架.
在復習“初中物理教學中值得區別的部分問題”時,需要將所學習的值得區別的問題做成專題,形成對比,讓學生能夠清晰,深刻理解相關知識的區別和聯系.如物理量和單位、影和像、靜摩擦和滑動摩擦、溫度,熱量和內能、對電路中電表的處理、物體浮沉條件的判斷、杠桿類問題的分析和判斷等.
例1.(2013年荊門)如圖1所示,一只未點燃的蠟燭的下端插入一根小鐵釘,使蠟燭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露出長度為L,當把蠟燭水面以上部分截掉后剩余部分
(A)還會重新露出水面.
(B)不會重新露出水面.
(C)以上兩種可能都有.
(D)無法判斷是否會重新露出水面.
解析:蠟燭(含小鐵釘)直立漂浮在水面上,此時G=F浮,當把其露出水面部分截掉后,蠟燭的重力G減小,所以浮力F浮也減小,這樣會使其排開水的體積減小,即蠟燭還會重新露出水面,即選擇選項(A);同時還可以根據ρ物與ρ液的大小關系比較.這就是對基礎問題分析時需要以點及面,由面談點,從而會利用多種方法解決相關問題.

圖1
關注實驗,研究實驗時的過程與方法是物理教學的重點,這是部分教師在復習過程中容易忽略的,其實在此過程中偶爾對重難點問題進行實驗,可以增加復習過程中的情趣,避免復習過程中產生簡單化、枯燥化,增強復習的興趣和信心.
在復習聲現象時談到真空不能傳播聲音,這時可以讓學生談談神舟10號太空之旅中出現的現象及原因,同時還可以利用真空玻璃罩來演示有趣的大氣壓實驗,這些實驗不僅可以幫助學習復習舊知識,還可以增強復習過程中的趣味,使學習的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激發復習過程的興趣.
例2.當逐漸抽取真空玻璃罩內的空氣時,圖2中的氣球會逐漸變大、圖3中的吸盤會慢慢掉下來、圖4中的試管內的水面會逐漸下降(試管上方出現一段真空)、圖5中的溫水會逐漸慢慢沸騰、圖6中的玻璃瓶上的橡皮塞會沖出來(瓶口旁有白霧),而將空氣再逐漸放回玻璃罩后,一切又恢復了平靜(其中吸盤和橡皮塞不再回到原位).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在復習“初中物理教學中涉及的常用研究方法”時,需要將研究方法滲透到實驗當中,通過實驗講研究方法,再通過研究方法鞏固實驗,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研究方法,發揮研究方法在實驗教學中的突出作用.
(1)在分析控制變量法時,如研究滑動摩檫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研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研究動能與哪些因素有關等.分析控制變量法在實驗中的作用,達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從而提升學生的實驗素養.
(2)在分析建立模型法時,如研究肉眼觀察不到的原子結構時,建立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研究光現象時用到光線模型;研究磁現象時用到磁感線模型等.
(3)在分析轉換法時,如音叉的振動很不容易觀察,利用小泡沫球將其現象放大;奧斯特實驗可證明電流周圍有磁場;研究動能時用木塊被推距離的遠近來顯示動能大小等.
(4)在分析類比法時,如用水流表示電流;用水壓表示電壓.
中考復習過程中往往只注重知識與技能傳授、過程與方法的指導,卻忽略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進一步激發,這卻是恰恰相反的,這也就是所謂的刺猬理念,我們在比其他有效復習方法上多出0.01s的時速,減少復習過程中的枯燥性,使復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勇于追求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
在復習“能源與可持續發展”這部分知識時,進一步適當介紹居里夫人、愛因斯坦等在科學上的貢獻,再拓展介紹我國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不為名利、報效祖國的可歌事跡,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習物理的動力,激發學習的興趣.
中考沖刺復習過程中需要能夠將2種理念有機結合,既要學習刺猬對待問題始終如一,不離不棄,又要學習狐貍對待問題面面俱到,自信心強,因為良好的自信心是復習成功的一半.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沖刺復習過程中取得理想效果,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自身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例3.(2011年衢州)法國科學家阿爾貝·費爾和德國科學家彼得·格林貝格爾由于發現了巨磁電阻(GMR)效應,榮獲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7所示的電路,來研究巨磁電阻的大小與有無磁場的關系.請分析回答:

圖7
(1)斷開S1,閉合S2,移動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測得兩電表的4組數據如表1所示.由此可知,無磁場時GMR 的電阻大小為_______Ω;

表1
再閉合S1和S2,保持滑動變阻器R1滑片位置不變,移動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測得兩電表的4組數據如表2所示,可計算出有磁場時GMR的電阻大?。?/p>

表2
(3)利用小明同學設計的電路并保持原有器材不變,你還可以進一步研究與巨磁電阻大小有關的問題是
解析:這是一道信息題,有的學生看到這樣的問題就害怕,認為不會做,這是錯誤的,這就需要我們有自信心,結合自己學習的知識來逐漸解決,這也就是0.01s的復習時速體現.
(1)當斷開S1,閉合S2時,巨磁電阻無磁場,這時通過移動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來改變巨磁電阻的電壓和電流,任取1組數據,根據歐姆定律得
(2)當再閉合S1和S2,保持滑動變阻器R1滑片位置不變,移動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這時巨磁電阻存在磁場,分析兩電表的數據,并根據歐姆定律得,R≈1500Ω,所以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有磁場時巨磁電阻的阻值明顯變大.
(3)在利用原有的設計電路并保持原有器材不變,我們可以進一步研究巨磁電阻的大小與磁場強弱的關系(或研究巨磁電阻的大小與磁場方向的關系).
總之對于中考沖刺復習需要在教師主導下進行,將2種理念有機緊密結合,使學生取得理想成績,同時也能使學生認為學習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
1 侯中柱.初中物理教學中值得區別的部分問題[J].物理教學,2011(3).
2 沈孝兵.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資源”的開發策略[J].物理教學,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