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睿 鄭雅婷 普美云
(云南師范大學,云南昆明650500)
【國際經貿】
深化滇緬旅游合作的對策建議
王 睿 鄭雅婷 普美云
(云南師范大學,云南昆明650500)
云南省與緬甸都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都處于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框架之下,深化兩地旅游合作不僅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更有利于維護邊境地區繁榮穩定。目前,滇緬旅游合作主要面臨大國博弈、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邊境政策不穩定、合作內容單一、旅游專業人才匱乏等問題和制約因素。滇緬兩地政府應積極發揮主導作用,優化政策環境;整合旅游資源,創新旅游線路;開展聯合營銷,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網絡;建立旅游人才聯合培訓機制;深化旅游企業交流與合作,以促進滇緬旅游合作深入發展。
滇緬;區域旅游;旅游合作
(一)合作背景
1.緬甸旅游業發展概況
緬甸位于中南半島西部,國土面積約6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6038萬(2010年統計數據)。2010年11月7日,多黨制大選拉開了緬甸改革開放新的序幕。緬甸自然資源豐富,有漫長的海岸線,漁業、林業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2011年和2012年緬甸對外貿易額共計181.5億美元,其中出口90.9億美元,進口90.53億美元。若繼續保持穩定的發展態勢,預計到2020年,緬甸GDP有望達到1240億美元,平均增速將達6%左右。近年來,緬甸政府逐漸認識到旅游業對于國民經濟的巨大貢獻,開始著力發展旅游業,不斷加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力度,積極開展旅游產品營銷,不斷深化與周邊國家的旅游合作。旅游業有望成為緬甸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2.云南省旅游業發展概況
云南省位于中國西南部,與緬甸、老撾、越南接壤,境內居住有26個少數民族,旅游資源豐富多彩,旅游業起步較早,是中國著名的旅游大省。截至2012年,云南省GDP總值達10309.8億元,旅游總收入為1702.54億元,旅游業總收入占全省GDP約16.5%。隨著云南省旅游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不斷加快,旅游接待規模繼續攀升,旅游企業實力不斷增強。目前,云南省已經形成了很多知名旅游品牌和旅游線路,基礎設施陸續完善,旅游企業競爭力逐步增強,實現了從“接待事業型”向“經濟產業型”再向“支柱產業型”的歷史性轉變。
(二)合作意義
從1991年開始,滇緬在旅游領域就已經有了實質性的合作,利用滇緬的資源和地緣優勢,科學合理地整合旅游資源,打造優質旅游品牌,不斷開拓旅游市場,共同促進旅游業共贏發展,己成為雙方的共識。進一步深化滇緬旅游合作,一是有利于增強兩國政治互信,維護區域和平、穩定。二是有利于促進滇緬兩地經濟快速發展,擴大就業,提高對外開放程度。三是有利于更好地吸收外來文化,傳播、傳承本土文化,進一步塑造城市形象,從而推動兩地文化交流與合作。
目前,云南省與緬甸共同合作開放口岸,推出了多條邊境旅游線路和航線,大力吸引國內和第三方國家游客。2012年緬甸入境游客中,中國游客數量排在第二位。中緬旅游合作既包括在中國一東盟旅游合作和大湄公河流域旅游合作框架下的多邊合作,也包括雙邊合作。雙方還在打擊販毒、邊境走私等方面開展了深入合作,有效維護了邊境地區的治安環境。滇緬旅游合作在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仍存在以下問題:
(一)受大國博弈的影響
由于緬甸與中國、印度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相鄰,而中印兩國的關系非常微妙,既存在經濟競爭又存在領土紛爭。緬甸對兩國的外交政策和經貿合作持審慎態度,并且已逐步楔入到中印的戰略競爭中。而日本經濟崛起后,就開始對緬甸實行長期經濟援助。中緬關系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雙方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極大地刺激了日本,為了遏制中國的影響力,其勢必會在中緬合作中給緬甸施壓,進而影響滇緬旅游合作進程。
(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雖然云南省地處我國的西南邊陲,相對于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但是隨著對外開放度的不斷提高,近年來云南省綜合實力顯著增強。而由于長期受美國經濟制裁及內戰的影響,緬甸的綜合國力相對較弱。這也就意味滇緬旅游合作是建立在經濟發展水平、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化程度、市場機制、資源稟賦等顯著差異的基礎上,進而直接影響區域合作質量。例如,緬甸的旅客接待條件較差,很多內陸地區交通不便,通訊設施不完善,嚴重影響了游客的滿意度。在口岸開放方面,云南省部分邊境口岸早已升級為國家一級口岸,而緬方相對應的口岸雖然開放,但基礎設施陳舊并且通關效率較差。
(三)邊境政策不穩定
邊境旅游作為滇緬旅游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中出現的負面效應直接影響了兩地旅游合作的進一步深化。我國法律規定禁止在大陸開設賭場,邊境國家為了吸引中國游客,在與我國接壤的城市開設了很多賭場,造成了洗錢、國內資產外流等一系列不良后果。為了有效扼制出境賭博,治理邊境旅游環境,從2005年開始,中國停止了邊境口岸異地辦理出入境通行證等手續。而2006年,緬甸政府單方面取消了中緬跨境多日游,更為雙邊旅游合作蒙上一層陰影。一些不法分子還利用法律漏洞,非法組團出入境,嚴重擾亂了邊境治理環境。另外,第三國旅游者和旅游團隊雖然可在昆明、瑞麗、河口、畹町、磨憨、西雙版納辦理口岸簽證,但緬甸不允許第三國游客從瑞麗、畹町進入云南,這也對雙方擴大旅游市場、交換客源以及深化地方政府間的合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四)旅游合作項目單一
目前滇緬旅游合作僅限于旅游線路和航線的互聯互通以及邊境口岸的相互開放,并未從文化、旅游資源、旅游企業、旅游產品、旅游人才培訓、旅游市場等多方面開展多角度深入合作。而且云南省和緬甸具有相似的歷史文化和宗教信仰,少數民族跨居普遍,區域內民族民俗風情有著很多共同點,這并不利于旅游資源開發和差異化發展。
(五)旅游專業人才匱乏
旅游人力資源是滇緬旅游合作深入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但是目前緬甸旅游專業人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方面都不能滿足區域旅游合作發展需要,尤其是高端人才嚴重匱乏。而且旅游管理人員、經營人員、服務人員素質普遍不高,兩地區旅游人力資源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都有待進一步提高。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優化政策環境
一是健全政府間高層會晤協調機制。滇緬兩地政府應在公安、邊防、外事、交通、旅游等方面積極發揮主導作用,定期開展旅游合作高層會晤,合作處理旅游應急事件,聯合監管邊境旅游市場等。西雙版納州、保山市等與緬甸毗鄰的地州政府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輔助上級政府開展工作。二是建立區域旅游合作組織。該組織專門負責滇緬旅游合作事務,致力于不斷擴大合作的內容和范疇,促進兩地區旅游合作與發展。做好加強風險防控工作,制定相應的應急措施,保障信息暢通,以實現“1+1>2”的效果。三是簡化通關手續,為出入境提供便利。建立高速的網絡化旅游通道,實現“一站式通關”和“電子通關”,以縮短通關時間。發揮地州政府的地域優勢,鼓勵其參與旅游通道建設。增加云南省內地州至緬甸的航班、包機等,提高旅游的通達性、便捷性,為游客提供多樣化選擇。建立滇緬簽證互認制度和大湄公河次區域、東盟成員國居民自由出入中緬境內的免簽或“一證通”制度。邊境城市成立中緬居民免簽出境、入境試點區以及周邊國家限時免簽試點區,構建“無國界旅游圈”。四是建立健全區域旅游合作的貨幣和稅收政策體系。為促進滇緬旅游合作更加深入發展,建立共同市場和統一的貨幣機制勢在必行。應采取有效措施實現人民幣在滇緬地區自由流通,旅游者可以自由購買旅游商品。制定優惠的稅收政策,鼓勵兩地區企業進行相互投資,擴大雙邊旅游貿易規模。
(二)整合旅游資源,創新旅游線路
滇緬在旅游資源和產品開發方面有許多相似之處,旅游開發重點應集中在亞熱帶、熱帶自然風光、湄公河水上風光、邊境少數民族風情、宗教朝圣、自駕探險等方面。在整合現有旅游線路的基礎上,應積極開辟跨國旅游新線路。具體線路包括:1.亞熱帶、熱帶風情觀光游。選線昆明(游覽喀斯特地質公園石林風景區、九鄉溶洞)、景洪(游覽西雙版納熱帶森林公園、花卉公園等)、仰光(游覽茵雅湖、威桑海灘等)2.金四角跨境水陸旅游環線。磨憨-孟曬-瑯勃拉邦(游覽坦丁洞、王宮博物館等)、孟洪沙-北本-清萊(參觀泰北民族村、靈光寺等)、大其力-景棟(感受緬甸少數民族風情)、打洛。3.邊境少數民族風情游。一條是昆明-芒市(游覽勐巴娜西珍奇園,感受景頗族、傣族風情)-瑞麗(游覽大等喊傣寨、姐勒金塔)-臘戌-滾弄-孟定。另一條是瑞麗(游覽扎朵瀑布、體驗淘玉等)姐告-八莫-密支那(重溫二戰歷史)猴橋-騰沖(感受火山地熱等)。4.感悟禪意,佛教心靈之旅。昆明-景洪(參觀曼聽佛塔寺、曼閣佛寺等)、曼德勒(參觀馬哈牟尼佛塔、金色宮殿柚木寺、固都陶佛塔等)、蒲甘(游覽蒲甘佛塔、阿蘭達寺、摩訶菩提寺等)、仰光(參觀仰光大金寺、喬達基塔等)。5.自駕探險游。一是昆明-楚雄-大理-保山-騰沖-猴橋-緬甸密支那;二是保山(隆陽區)潞西-畹町-臘戍-曼德勒-仰光;三是密支那-八莫-南坎-畹町。
(三)開展聯合營銷,加大宣傳推介力度
滇緬兩地旅游企業可以共同開展市場調研,開展聯合營銷,互為客源地和目的地,互相推介,進一步深化雙邊旅游合作。一是聯合制作高質量、有特色的滇緬旅游宣傳片,利用網絡、多媒體等高科技手段并結合傳統媒介進行宣傳,如將相關圖片、文章投放在微博、微信上,將宣傳片投放在訪問量大的視頻網站上。二是組織記者、學者、探險愛好者、自駕愛好者等對滇緬風光感興趣的潛在游客進行一次滇緬生態、探險、考察之旅,使他們真實感受到滇緬旅游的巨大吸引力,并通過他們親身擴大宣傳。三是在滇緬兩地分別舉辦對方推介會,如云南省可以組織“緬甸行”推介會、緬甸文化周等活動,仰光、曼德勒等地可舉辦“云南游”推介會,地方地州(邦)政府也可以舉辦針對自己地方的旅游推介會,以加深兩地區民眾的相互了解。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網絡
1.公路方面。推進昆明-仰光國際高等級公路以及安寧-楚雄、保山-龍陵段高速公路建設;修建臨滄-鎮康(南傘)或清水河-果敢,以便形成臨滄-果敢-臘戌-曼德勒-邦康的國際旅游環線;修建瑞麗-盈江-拉咱-密支那-郎克普和瑞麗姐告(出境)木姐-臘戍-曼德勒之間的公路。2.鐵路方面。加快建設大瑞鐵路(即泛亞鐵路西線)大理-保山-芒市-瑞麗鐵路,構筑我國通往印度洋最便捷的出海口;加快保山-騰沖-猴橋-密支那的鐵路建設;打造滇緬高鐵,推動泛亞鐵路建設。3.航空方面。逐步開通昆明到緬甸主要工業城市、旅游城市的航線,進一步開通昆明到緬甸所有機場的直航航線。同時,開通云南邊境機場(如嘎灑機場、芒市機場、駝峰機場等)到緬甸大中城市的直航航線。4.口岸方面。大力推進瑞麗、磨憨等跨境經濟合作區和開放實驗區建設,加大姐告、猴橋等邊境口岸建設力度,將其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邊境口岸。
(五)建立滇緬旅游人才聯合培訓機制
一是選派優秀旅游從業人員互相交流訪問,共同培養有利于促進滇緬旅游合作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二是積極創造條件,開展聯合辦學,為旅游學校師生提供境外培訓、實習的機會;三是雙方加強旅游部門的交流,定期組織培訓班,邀請專家對翻譯、導游、管理人員及相關服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升旅游業服務質量;四是充分發揮云南省職業教育院校的教學資源優勢,結合雙邊旅游合作發展需要,建立旅游培訓及教育合作機制。
(六)加強旅游企業交流與合作
各級政府應對有經濟實力、積極參與滇緬旅游合作的旅游企業給予各方面的優惠政策,鼓勵其與緬甸企業聯合開拓旅游市場、開發旅游資源、相互投資,構建滇緬跨國旅游集團,積極深化雙方企業間的溝通與合作,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實現共贏。
[1]羅明義.云南旅游的崛起與發展[EB/OL]. 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lyfzfxyc/2008-12/31/content_17039501.htm.
[2]高歌.緬甸民族進程下中緬經貿合作分析[J].東南亞縱橫,2013(4):14-18.
[3]程大興.廣西跨境旅游合作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11):23-28.
[4]盧正惠.基于比較優勢的滇緬國際區域經濟合作研究[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07,23(3):97-104.
[5]白廷斌.滇西緬北旅游區的發展前景及初步構想[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08,24(1):83-87.
[6]任佳.中印緬孟地區經濟合作的戰略意義[J].南亞研究,2003(1):17-22.
[7]佘伯明.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的實踐與展望[J].東南亞縱橫,2011(5):50-54.
[8]馮瑩.云南與南亞旅游合作初步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05.
[9]潘冬南.廣西與東盟旅游合作發展模式探討[J].廣西大學學報,2008,30(4):10-13.
There are abundant tourism resources in Yunnan and Myanmar,which are all in the framework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of GreatMekong Subregion.Deepening the tourism cooperation between Yunnan and Myanmar is notonly beneficial to promot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but also can maintain the prosperity and stabilization in border areas.Nowadays,the tourism cooperation ismainly facing some problems and obstacles,such as,superpower games,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unstable border policies,simple cooperation content and lack of the talents.The governments should play a leading role actively to optimizing the circumstance,integrate tourism resources,innovative new routes,startunitedmarketing,increase the publicity and improve th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better.Besides,building the united training system of tourism professionals and tourism enterprises can communicate and cooperate deeply.So the tourism cooperation will develop deeper.
Yunnan and Myanmar;regional tourism;tourism cooperation
F59
A
2095-3283(2014)09-0028-03
(責任編輯:梁宏偉)
王睿(1988-),女,漢族,陜西漢中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規劃與開發;鄭雅婷(1988-),女,漢族,江西宜春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與旅游;普美云(1988-),女,彝族,云南西雙版納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與人力資源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