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秋萍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河南南陽473000)
電子商務是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的發展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需求而產生的,其作為一種全新的商務模式已涉及各個領域。國際貿易是最早感受電子商務沖擊的領域之一。隨著當今信息化的發展,個性化消費使批量訂單轉向定制訂單,傳統商務的弊端日益顯現,電子商務對企業的生產方式、貿易運行機制、營銷手段等方面都帶來了不可逆轉的影響。尤其是對生產型外貿企業而言,涉足電子商務亦成為未來趨勢。這對從事外經貿業務的生產商和采購商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企業內聯網,加入采購商供應鏈,與采購商實現網上交易。電子商務作為國際貿易中日漸通行的貿易手段,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但是我國生產型外貿企業在電子商務方面的發展卻較為滯后。企業實體交易與電子商務虛擬交易協同戰略發展已成為我國生產型外貿企業需要探討的重要經營問題之一。
外貿企業一般分為流通型外貿企業和生產型外貿企業兩種類型,其主要區別是生產型外貿企業經營的是本企業自產的產品,而流通型外貿企業則經營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相對而言,電子商務的發展對我國生產型外貿企業的影響較大。電子商務不僅改變了我國生產型外貿企業本身的生產、經營和管理,而且對傳統的生產方式和貿易方式也帶來極大沖擊,最明顯的標志就是增加了貿易機會,降低了貿易成本,提高了貿易效益。
生產型企業從傳統的依賴銷售人員及進出口代理公司逐漸轉向自營進出口,因為電子商務模式的網上訂貨、網上促銷、網上談判都為國際貿易開辟了新的發展方向。生產者與用戶及消費者之間通過網絡直接聯系,使及時供貨制度和“零庫存”生產得以實現,商品流動更加順暢,互聯網成為最大的中間商,國際貿易中由進出口商作為國家間商品買賣媒介的傳統方式受到挑戰,企業直接參與進出口貿易的方式日益簡單可行。信息流帶來的商品、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全球加速流動導致了“網絡經濟”的崛起,在互聯網電子商務環境下各國間的經貿聯系與合作得以大大加強。
以互聯網為核心的電子商務系統,利用信息技術改造了生產型企業的傳統貿易管理模式,為其開展國際貿易提供一種信息較為完全的市場環境,實現了跨國界最優配置資源和生產要素,從而使市場機制能夠更為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
互聯網使全球消費一體化,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日益增加,這就要求生產型企業充分發揮其定制化設計加工能力以及資源和人才的優勢,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而網上“虛擬現實”的技術能夠讓世界各地公司、生產企業之間進行直觀的設計、生產和協調,使生產力的發展日益超越國家的界限,形成生產的國際化。同時,現代信息技術突破了時空限制,生產型企業不必跨出國門就能為其他國家的客戶提供國際服務。同時,生產型企業可以足不出戶就同時承接來自不同國家的業務,而不必擔心國際旅費和日程安排方面的問題,從而實現全球化營銷。
電子商務降低了生產型外貿企業的成本?;ヂ摼W的低成本以及不受時間、地理空間限制的優點,幫助企業節約了間接出口的營銷管理費用、代理費及包干費等,加上海關電子口岸的普及,使外貿流程幾乎完全電子化,這不僅提高了企業的效率,更能使企業降低收益成本。
我國生產型企業由于信息和人才缺乏,對電子商務的了解不夠深入,很多企業仍依賴于傳統營銷模式。生產型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硬件基礎和配套措施不夠,企業的電子商務活動僅限于建立自己的網站,很少做電子商務推廣。在外貿方面,生產型企業大都依賴沿海城市間接出口,很少直接出口,更談不上利用電子商務有效地開展國際貿易活動。
政府在生產型外貿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政策方面還缺乏強有力的支持,許多政府資金補貼政策以及銀行融資仍向大型企業集團傾斜,生產型外貿企業融資難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我國外貿出口政策不斷調整,而生產型外貿企業對這些信息較為缺乏。這些因素聯合造成馬太效應,從而使生產型外貿企業很難成長。
許多生產型外貿企業由于財務管理薄弱,有許多為家族管理模式,成本核算與會計基礎核算環節較差,與大企業相比其財務信用缺失較為嚴重。生產型外貿企業要涉及采購、生產、銷售多個環節,一個環節出錯,就會導致企業在接納訂單后出現信用不良問題。加上生產型外貿企業融資渠道不暢,導致缺乏必要的信用支持,嚴重影響生產型外貿企業的接單機會。
外貿電子商務人才屬于電子商務領域的高端人才,需要既懂電子商務相關知識,又熟悉外貿流程的各個環節,而且英語語言能力也要比較過硬。在高校,很多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雖然對電子商務相關知識較為熟悉,但是外貿知識或英語能力薄弱,很難與客戶有效溝通;而英語專業的學生雖然語言能力和外貿知識較強,但是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知識較弱,很難利用互聯網開展外貿業務。因此,在高校專業細分培養的大環境下,外貿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本身就存在先天性缺陷。即便有個別高校開設外貿電子商務專業,這樣的高端人才也是供不應求,生產型外貿企業由于很多地處偏僻的二三線小城市,受地域限制吸引高端人才較為困難。
生產型外貿企業相對流通型外貿企業而言更需要發展電子商務,生產型外貿企業由于產品的局限性,只限于經營自產產品的進出口業務。以低成本、高效率為特點的電子商務手段必然會給生產型外貿企業的全球化營銷帶來更大收益。生產型外貿企業發展電子商務需重點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并完善電子商務相關政策法規
由于我國沒有正式的電子商務法律,只出臺了電子簽名法,目前電子商務僅參照的是國際電子商務示范法。而在外貿領域,企業要涉及多個部門:工商部門、保險公司、貨運代理、海關、銀行、稅務機構等,政府要加快制定電子商務法、建立電子商務技術服務機構和人才培訓機構、給予生產型企業發展電子商務一定的補貼政策。不但要促進生產型外貿企業前臺商務電子化,還要注重企業內部整體運作的信息網絡化,強調企業內部網絡文化的培育和經營思維的更新。
2.引導校企合作,加快培養外貿電子商務人才
外貿電子商務人才是集國際貿易、電子商務、英語、企業管理等專業能力為一體的綜合性人才,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引導企業和高校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機制,使生產型外貿企業能夠把自己的需求傳達給學校,形成供需銜接,學校可以“訂單班”的形式專門為一家或多家企業按需求人數培養學生,并為這些學生量身定制課程,培養合乎企業需求的外貿電子商務人才。
1.正確認識傳統商務與電子商務的關系
生產型外貿企業的傳統商務與電子商務是相互關聯的。傳統的生產型外貿企業經過長期的經營已具有相當規模資金的積累,并且擁有穩定的供銷渠道和良好的銷售服務,合理整合線上線下渠道,避免渠道沖突,才能實現傳統商務和電子商務齊頭并進。
2.加強對網絡營銷的認識與實踐
很多生產型外貿企業對電子商務認識不足,配備的計算機設備落后,缺乏內聯網,無法實現辦公自動化。生產型外貿企業對網絡營銷認識不夠,很多企業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但是網站以宣傳型為主,注重企業簡介和文化活動的宣傳,應建立營銷型網站和打造網絡營銷品牌,注重網絡營銷方法和網站的推廣,實現全球化營銷,并且應依靠企業內聯網實現企業內部的資源共享,促進企業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
3.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
生產型外貿企業要利用計算機以及互聯網在企業內部實現高效率、低成本的信息化管理;企業還要借助互聯網的信息結構,實現與外貿伙伴、消費者之間的網絡業務信息共享,對市場等動態因素做出快速反應并及時調整業務進程,使生產型外貿企業網絡交易順利進行。
4.選擇合適的電子商務模式
生產型外貿企業開展電子商務,首先必須選擇適合的電子商務模式。目前電子商務模式主要有B2C(Business to Consumer,企業與消費者)、B2B(Business to Busi-ness,企業與企業)、C2B(Consumer to Business,消費者與企業)、C2C(Consumer to Consumer,消費者與消費者)、B2G(Business to Government,企業與政府)等經營模式。生產型外貿企業要根據自己的產品性質和行業特點選擇適合的電子商務模式。例如,如果企業的產品是大型設備,一般可選擇B2G或B2C模式,如果企業的產品是日常消費品,則一般選擇B2B和B2C模式。因此,對生產型外貿企業而言,充分認識和了解電子商務平臺,選擇恰當的電子商務模式極其重要。
5.建立電子商務管理體系
生產型外貿企業應注重完善企業信息系統的建設,提高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加強企業的基礎網絡及網站的建設,提高企業的網絡使用水平以及電子商務的應用水平;改造企業的組織結構,重組業務流程,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程度,更新國際貿易的交易手段,創新國際貿易的流程,改變國際貿易的成本結構,充分利用電子商務實現差異化營銷。企業的采購、運輸、生產、銷售都要納入ERP系統,以便企業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出錯率和企業管理的內耗。
6.充分利用電子商務平臺,積極開拓新興市場
生產型外貿企業應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積極開拓新興市場,通過大型電子商務平臺如谷歌等,利用關鍵字搜索引擎、競價排名等網絡營銷方式尋求新客戶,并認真研究國外市場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做好技術貿易壁壘的應對工作。同國外認可的生產檢測實驗室建立聯系,降低檢測費用和企業生產成本。同口岸大型船代或貨代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建立長遠關系以降低物流成本。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開拓拉美、非洲、中東及東南亞等新興市場,減少對歐美市場的依賴。
總之,電子商務對生產型外貿企業的各個環節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生產型外貿企業要想在新的市場環境下繼續開拓國外市場,就必須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貿易模式,提高本企業的信息化水平,接觸信息較為完全的國際市場環境,達到跨國界資源和生產要素的最優配置,培養和引進外貿電子商務人才,更新國際貿易手段和流程,充分利用電子商務實現全球化營銷。
[1] 盛玉扉.電子商務引起的國際貿易創新研究[D] .沈陽工業大學,2009.
[2] 尤宏兵等.企業國際貿易電子化實務[M] .科學出版社,2004.
[3] 李雪峰.國際電子商務運營機制及效應研究[D] .沈陽工業大學,2008.
[4] 劉亞娟.國際營銷渠道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的變遷與整合[D] .沈陽工業大學,2009.
[5] 郭虎.經濟全球化中電子商務企業利潤影響因素研究——以浙江為例[D] .浙江大學,2009.
[6] 李靖.電子商務在中國[M] .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
[7] 孫麗云,燕春蓉.國際電子商務與傳統國際貿易實務之比較[J] .國際貿易問題,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