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粉絨
摘 要:在音樂課程教學中教師應運用不同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關鍵詞: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學科體系
下面就如何在音樂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談幾點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一、愛護和激發學生的興趣,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起點
新課標指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p>
1.聯想激趣法
如果長期在音樂課上使用一種形式進行練習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但是如果變換一種形式,如:聯想,則會使學生興趣倍增。在進行大調音階練習時,我讓學生想象爬樓梯的情景。假如我正在爬樓梯,我每唱一個音階,做出上樓梯的手勢,問同學們會產生怎樣的聯想。等到我唱完再問時,學生便會熱烈地回答:上到最高的一個臺階了。通過這樣的聯想,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2.表演激趣法
我非常注意讓學生在學習中表現自我。學完一首歌曲就讓他們比賽唱,同時最大限度地讓他們自編自演,實在不能自編自演的可讓他們將歌曲的上行、下行、平行走向用手勢連貫地表現出來,用搖擺、擊掌、拍腿等動作加強節奏感訓練,這也加強了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創造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變機械接受為“主動探究”,是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新課程教學模式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新課程教學行動策略又要求教師先研后教,以研促教。二者都著力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體驗美、感悟美,所以我在教學中采用的方法是:
1.體驗性教學法
我首先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促使其養成聽賞音樂的習慣;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發表感受和見解,從而使學生獲得情感和內心深處的體驗。
2.實踐性音樂教學法
所謂實踐性音樂教學法就是鼓勵學生小組合作,讓其親身參與各種音樂活動,學習音樂方面的各種技能和技巧,提高他們發現和創新的能力。讓他們感受探索的體驗并在發現中享受成功的喜悅。比如我在教《中國共青團團歌》時,讓學生回答“五四”青年節的來歷是什么,然后我又問:“你們都能想象出當時的情景嗎?假如你處在那個時代你會怎樣做?”同學們聽完討論題后,個個摩拳擦掌搶著回答,有的同學還振臂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比呵榧^,仿佛身臨其境,學生不但體驗到了當時那些愛國學生的強烈愛國熱情,而且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更感覺到了自己肩上責任的重大,從而更努力學習。
三、延伸教材、知識遷移是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關鍵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深入,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教材的開發者,教師要根據課堂的需要把更豐富的音樂內容傳授給學生。
1.提倡科學綜合,淡化學科體系
課程體系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是素質教育對音樂提出的基本要求,我在音樂教學中也是將審美為中心,以音樂為主題的音樂知識與其他科學有機融合,使課堂充滿無限生機,比如語文課本上有關黃河的文章,我就依據教學進度為學生教唱《黃河頌》《保衛黃河》《黃水謠》等歌曲,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游擊健兒前赴后繼,英勇戰斗為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而奔赴戰場的壯麗情景。
2.拓寬音樂教學的渠道
音樂它是一門藝術,音樂教育通過音樂藝術形象喚起學生對美的共鳴與追求,從而進行審美教育和品德教育。所以在新課程教學中我力求變封閉課堂式學習為開放式的,做到將學生帶進廣闊時空,不只是課堂;力求將學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社會,引向自然。通過拓展教學渠道,使學生在為多姿多彩生活所吸引的同時,真正融入音樂學習之中,掌握更多、更好的學習音樂和欣賞音樂的廣闊途徑。
總之,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初步的創新能力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艱巨任務,我們一定要努力開拓創新教育的新途徑,為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新世紀合格人才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