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輝
【摘 要】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現實生活中尋找數學題材,讓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數學,摸到數學,從而使學生不再覺得數學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覺得數學是脫離實際的海市蜃樓而虛無縹緲。因此,作為教師要善于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
【關鍵詞】熟悉 有趣 生動 真實 自然 有用
《新課標》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在教學要求中增加了“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不僅要求選材必須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而且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因此,作為教師要善于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
一、運用學生身邊早已熟悉的實際問題引入新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引入新知,會使學生對數學有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會激起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愿望。
比如,在教學第八冊教材“找規律”這節內容時,我安排了和學生做“剪刀石頭布”的游戲,這是學生們早已熟知的小游戲,只是第一次和老師一對一的玩,孩子們顯得十分興奮。在玩得正高興的時候,我說:“在這個游戲里還存在著一定的數學規律呢。大家想把它找出來嗎。今天這節課老師就帶著大家一起把這個規律找出來?!边@樣,就很自然地將學生們玩游戲的興奮過渡到了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上來了。再如,在教學“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時,我安排了這樣一段情境引入:同學們,你們知道在我們人體上存在著許多有趣的比嗎?將拳頭翻滾一周,它的長度與腳底長度的比大約是1∶1,身高與雙臂平伸長度的比大約也是1∶1,腳底長于身高的比大約是1∶7……知道這些有趣的比有許多用處。到商店買襪子,只要將襪子在你的拳頭上繞一周,就會知道這雙襪子是否適合你穿;假如你是一個警察,只要發現罪犯的腳印,就可估計出罪犯的身高……這一切,實際上是用這些身體的比組成了一個個有趣的比例來計算的,今天我們一起研究“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通過利用“人體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現象,引出“比例”的學習,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主動地參與新知識的探究。
二、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主動探索新知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而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性為主,因此為了使他們能比較輕松地掌握數學規律,在課堂教學中,我力求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情景。把學生引入生活實際中來,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和實踐來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比較、分析和綜合的能力。
比如,在教學“根據圓的周長公式解決問題”的時候,我用投影出示了一幅美麗的樹干很粗壯的水杉的照片。有的同學觀察能力很強,一眼就認出了“這是我們學校的那棵樹!”“對!是我們學校的那顆水杉樹,大家說它美嗎?”“美!”學生齊聲說,“老師很想為這棵樹的樹干做一次體檢,我想知道它的直徑是多少,我們一起去把它鋸掉吧!”學生一起發出噓聲,都感到這個方法不可取?!澳强稍趺崔k呢?大家能不能想想辦法幫幫老師呢?”學生們的熱情很高,開始紛紛議論方法,課堂氣氛異?;钴S,當大家達成共識用周長除以3.14時,我拿出皮尺讓學生到戶外實際動手操作,從而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再如,教學“長方形周長計算”時我就帶著學生來到籃球場,讓一部分同學繞著場地四周跑上兩圈,讓學生實際感受教材中所說的“繞著籃球場跑兩圈”的實際含義。學習小數時,帶著學生到超市去了解各類商品的價格,觀察商品的標簽,讓學生了解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探索學習新知,有時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尋找學生生活中的現實素材,鞏固新知
數學知識需要鞏固,才能使學生牢固掌握并熟練應用。在教學中,如果能結合具體的生活實際問題進行練習或實踐,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將數學應用于實踐的過程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逐步培養。
比如,在進行《年、月、日》教學后,可以出這樣一道思考題:爸爸去外地出差了,王玲在家一天天的數日子,等著他快點回來,兩個月后,爸爸回來了,猜猜王玲一共數了多少天?這里要結合生活實際,考慮到鄰近兩個月有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答案也是多樣化的。這樣可以讓學生從生活中學,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解題的技巧,培養學生根據實際情況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再如,在教學“圓柱的體積”時,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老師家有一口井,老師想知道這口井里裝的水有多少千克,同學們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因為都生活在農村,井這一事物對于所有同學都非常熟悉,對于這樣既親切又生動的練習,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就拉近了數學內容和生活實際的距離,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生活中充滿了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就會深深地領悟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學習數學真有用。
生活是數學的大課堂,回歸生活學數學既使數學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又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到了富有真情實感的、能動的、有活力的知識。但需要注意的是,回歸生活學數學絕非回到生活中放任自流地學數學,而應充分發揮課堂“主陣地”的作用,并重在數學與生活的有機結合。唯有這樣,才能將《新課標》的有關精神落到實處,更好地通過數學課程的學習來促進學生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