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一平
金堆城鉬業股份有限公司 710077
摘要:眾所周知,安全管理是礦山企業管理的重點內容,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中,礦山企業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制度也在不斷的完善,通過科學技術對一些危險因素進行有效的識別。盡管如此,在礦山企業生產中仍然會發生許多礦難事故,既造成人員的傷亡,又會給企業乃至國愛造成經濟損失。因此,強化安全管理,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創新管理方法,是現代礦山企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礦山企業;安全;管理;不足
所謂的安全管理指的是對礦山企業進行規劃和控制,使之能夠進行安全生產的一系列工作。這樣可以保護礦山企業員工的身心健康,并且保護礦山企業內部的財產安全,避免因煤礦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全面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和生產的產品質量,促進礦山企業的順利發展和進步。對礦山企業進行安全管理的首要目的就是保障煤礦的安全生產,進行安全管理的任務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決策和組織、控制以及計劃等活動,發現在煤礦生產的過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隱患,從而防止煤礦事故的發生,確保礦山企業工作能夠更加安全的開展。
一、當前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
1.對安全生產的忽視。對于礦山企業來說,企業的安全生產至關重要。因此,礦山企業的管理人員應該意識到對安全生產進行投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為只有加大礦山企業的安全生產的投入力度,才能夠真正地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的效率和質量。在計劃經濟的時期,我國重點的礦山都由國家來進行安全生產的資金投入工作,保證資金的專款專用,并且對于安全生產的硬件設施的投入力度也是逐年加大。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建立和完善,我國許多的礦山企業都進行了管理體制的改革,改革之后很多礦山變成了私營企業,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礦山企業的安全生產的資金投入力度,并且現有的很多企業都對企業的安全生產投入有所忽視。
2.企業辦社會存在問題。由于許多的礦山企業都處于比較偏遠的地區,這就使得很多的大型礦山企業不得不建立相對獨立的生活系統。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礦山企業的正常生產和企業的不斷發展。在幾年之前,我國制定了企業辦社會的相關政策,但是由于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企業辦社會的工作進展得十分的緩慢,并且礦山企業的后勤服務體系也并不完善,主輔分離的進程也十分的緩慢。隨著礦山企業逐漸被推向市場之后,面臨著人員多、負債高等一系列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礦山企業對安全的投入力度,并且分散了企業管理人員的注意力。
3.管理方式陳舊。我國現有的很多礦山企業都實行的是傳統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體制。就是由國家來進行監督,由礦山企業自身來進行管理,企業對自身的行為負責并且群眾也有權對企業進行監督。這種傳統的管理方式主要是根據企業在多年的管理經營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方法來進行管理,但是這種方式并沒有充分地調動起企業內部員工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已經不適應新形勢的礦山企業安全管理的需求。
4.員工素質較低。由于礦山工作環境十分的艱苦,并且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等特殊的性質,導致了礦山企業的員工素質偏低,高素質人員的數量較少。管理層次和管理水平提高困難,專業的技術人員也十分的短缺。在我國現有的很多礦山企業中,大多數都是農民工和臨時工等,他們的文化水平偏低,并且在專業技術方面也并不精通,主人翁意識以及團隊合作意識比較淡薄。雖然現在的很多礦山企業都開始在不同程度上意識到了對員工進行業務培訓的重要性,但是培訓往往形式化,不能真正地提高職工的素質的操作水平,從而推動企業的安全生產。
5.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差。由于礦山企業在進行地質勘探的時候勘探的程度較低,這就導致了在礦山企業進行作業的時候采掘的工作面會出現很多的變化,同時操作的礦工也會面臨很多的突發情況。這就使得礦山企業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較差,對于突發事件也不能進行及時的掌控。再加上隨著我國現代企業管理機制的變革,礦山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不斷地弱化,礦山企業也并不具備排查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意識。這種情況如果長期存在下去,就會使得礦山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不能高效的、科學的開展,影響安全管理工作的質量。
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對策
1.引進新技術。礦山企業要想切實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就需要對企業的管理機制進行一系列的改革,采取靈活的管理措施與對策,從而全面提升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質量,完善企業的安全管理機制,豐富企業安全管理的方式,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礦山企業首先就需要對煤礦的開采工作制定相關的開采計劃,并且及時地引進高科技的開采技術和開采方式。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煤礦事故發生的幾率,降低礦山企業工人操作的危險性。在幾年之前,很多的礦山企業井下都是用木結構來作為支架來開展采礦工作,這樣就會經常導致煤礦事故的發生。如果采用和引進錨桿桁架技術,就會提升煤礦作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這一技術更多的是在海外國際應用,我國也正在對這一技術進行嘗試和引進。
2.建立地理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在我國的礦山企業安全管理工作中已經被廣泛的采用了。因為這種系統具有很高的可配置性以及可開發性,是一個新興的學科。這一系統可以對相關的數據和資料進行采集和處理,然后再利用高科技的仿真技術對煤礦生產的環境進行分析和再現,從而實現對礦山企業的安全管理。同時可以對礦山企業的安全信息進行實時的監測,對事故和災害等進行預警,為企業的安全監管和安全調度等工作提供可行的、科學的決策依據。這一技術的采用可以全面地提高我國礦山企業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質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對安全事故進行預警的能力和進行控制的能力,加強企業對緊急情況和突發事件的安全管理。
3.加強對職工的培訓力度。在礦山企業的生產過程中,一些機械工人在進行炸藥安放工作等具有極高危險性的工作時,沒有按照施工規范來進行操作,而且操作的技術也并不成熟。這就使得安全事故頻發,嚴重地危害到了礦山企業職工的人身安全。因此,對于這些技術工人,礦山企業要定期對他們進行技術培訓和安全操作規范的培訓,并且針對培訓的內容有目的地設置一些測驗和考試,只有合格之后這些工人才能夠上崗。并且加大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力度,從而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使他們對施工的每一個過程都能夠自覺地加以總結,提高他們進行安全施工的意識。此外,礦山企業還要定期地組織專人對施工和采礦的設備進行檢查,及時更換和維修這些設備,促進礦山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4.加大安全檢查力度。導致礦山企業安全事故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進行采礦作業之前,相關的作業人員沒有做好安全檢查的工作,對于危險操作的防范措施也沒有真正地進行落實。因此,為了避免此類的事件再次發生,礦山企業要重視對于作業前的安全檢查工作,堅持反復檢查,豐富檢查的手段和形式。即使在節假日的時候也需要安排專人進行檢查,不能掉以輕心。同時,還要建立安全管理團隊,提升企業安全管理的科學性,完善考核制度。
三、結語
綜上所述,許多的礦山突發事故都是由于操作人員的疏忽造成的,這就使得企業管理者意識到了礦山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礦山企業只有切實地做好安全管理的工作,才能全面提升礦山企業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促進整體工作的改善和優化,優化企業職工的工作環境,保障職工的安全健康。
參考文獻:
[1]楊力,姜秀慧,劉志強,等.建設項目安全評價與職業病危害評價對比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8(2).
[2]牛旭瓊,李鳳儀.淺談煤礦企業安全管理[J〕.中國礦業,2009(6).
[3]黃濤.淺析礦山企業突破舊思維定勢的管理創新[J].采礦技術,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