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雙萬
【摘要】物理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新課標背景下,對于高中物理教學目標的要求越來越高。問題情境創設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分析了問題情境創設的基本原則,闡述了問題情境創設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問題情境創設 高中 物理 課堂教學 應用
高中物理是一門教授基礎物理科學、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基礎學科。問題情境創設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通過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物理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問題情境創設的基本原則
1.適宜性。創設問題情境的主要目的是服務教學內容,因此教師創設問題情境首先要考慮提出的問題是否在學生的學科認知范圍內,在結合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可以增加一定的挑戰性,起到能夠激發和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難度要適宜。其次,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要反映學科知識的本質,符合教學重點。問題情境創設要滿足適宜性原則,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等因素,創設合理適宜的問題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
2.邏輯性原則。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要充分考慮到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邏輯性,要按照物理學科的發展及發生過程,以物理學科的邏輯性思維為教學主線,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提出物理內在問題,使問題能夠貫穿整個物理課堂教學內容,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熱情,使問題情境真正能夠服務新知識的教學。
3.興趣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要重點考慮興趣因素,提出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創設問題情境時,要使學生感到很好奇、樂意接受,逐漸提高學生對物理課堂教學的關注度。
二、問題情境創設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創設實際生活問題情境。高中物理課程中抽象的物理原理和定理對很多高中生來說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并且教師多是講解物理理論知識,很少和生活實踐聯系起來,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失去興趣,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一直不好。物理是一門和生活實際結合非常緊密的學科,因此教師要積極創設實際生活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物理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討,鼓勵學生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分析現實問題、解決現實問題,逐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例如,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在講解“物體慣性”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創設實際生活問題情境:在汽車發動的一瞬間為什么人的身體會向后傾斜,在突然剎車的一瞬間又向前傾斜?汽車在行進過程中為什么要和前面的車輛保持一定的距離?結合生活實際分析這些生活現象,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結束物理教學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彈簧秤、木塊、吸管、塑料瓶、籃球等工具,自主進行探索學習,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創設趣味性問題情境。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趣味性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中調動起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高中物理“摩擦力”的教學,摩擦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作用力,首先教師提出為什么在《小鬼當家》這部電影中小主人公要向地上潑灑油料?想要抓他的人踩到油料后發生了什么情況?那些壞人為什么在積雪很多的地方走得很穩,卻在雪地中較為平坦的地方摔跟頭?通過創設這種趣味性的問題,積極地調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學習知識。
3.創設實驗問題情境。物理是一門以規律和概念為核心的重要實驗科學,由于物理學科涉及的知識很廣,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多層次的教學活動,一方面重視物理理論知識的講解,使學生真正理解物理規律,另一方面重視物理學科的實驗教學,并且充分利用實驗教學積極創設實驗問題情境,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基礎,根據物理課堂教學內容,提出相關問題,激發學生的物理興趣,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物理實踐氛圍,組織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物理實驗,使學生自己主動學會創新、學會探索、學會發現。
例如,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實驗問題情境。教師準備下列實驗器材:電動勢為3伏的干電池,一個電阻量程為0-20歐姆的滑動變阻器,一個電阻為500歐姆的定值電阻,一個電阻為40歐姆的定值電阻,一個量程為15毫安、內阻為100歐姆的標準電流表,開關S 和若干導線。提出問題:大家能否利用這些實驗器材設計出測量電路,測量出實驗中電表的內阻?激發和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這個物理實驗,可以逐漸提高學生的物理綜合運用能力。
問題情境創設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要結合創設問題情境的重要原則,積極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豐富教學方法,逐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物理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生的物理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