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林
【摘要】現代企業需求的新變化使中職生的崗位競爭力在技能優勢之外,還需找到自己的相對優勢,如責任意識、創造力、合作精神等。筆者認為職校學生實現自主管理是以后適應社會、獲得社會認可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自主管理 競爭機制 綜合素養
據調查,近年來中職畢業生就業形勢較好,他們工作穩定,做事比較踏實,動手能力較強;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眼界不夠開闊,自由成長的時間相對較少,很多學生對自己的定位不是很清楚。
如何提高中職學生的綜合素養呢?筆者認為職校學生實現自主管理是以后適應社會、獲得社會認可的重要途徑。自主管理以加強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發展能力”為宗旨,積極開展學生自主管理教育,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扎實推進素質教育。
怎樣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呢?我們必須認識到,中職學生因中考失利易產生自卑受挫心理,覺得自己被忽視了,所以他們有強烈的被社會認同的需求。如果要做到學生自我管理,首先要尊重學生。愛默森說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首先應該了解他們,親近他們,進而鼓起他們進步的信心和勇氣。對學生曾經有過的錯誤要歷史地、辯證地分析,充分理解,相信他們有著不可估量的可塑性,相信他們都渴望著、憧憬著美好的前景。因此,在工作中,我總是以理解、信任為前提,以真誠的愛為基礎,去叩響學生心靈深處的琴弦,引起師生的感情共鳴,誘發學生奮發向上的決心和意志。
一、創設課程,指導學生自主管理
組織學生學習《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并撰寫心得體會,讓全體學生領會學校的管理精神,為實施學生自主管理做好指導,讓學生認識到自主管理的優勢所在。新生可塑性強,對新環境新生活充滿期望,部分對初中時期的學習和生活不盡滿意的新生,有洗心革面、東山再起的意愿。抓住這一心理,及時進行因勢利導,易將心育和德育、智育工作做到學生心里,使學生的潛能、素質和個性得到主動的、生動活潑的發展,使他們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發展,從而在將來的學習過程中做到學習情緒、學習過程、課余生活等各方面協調統一,走上最佳的成長軌道上來。同時,學校以“立志、求實、精技、創新”為校風,以“培養習慣,培育精神,提升能力”為目標,從各方面加強對學生的培養。如上學期學校推出的寢室、教室7S管理,加強了學生衛生習慣的培養;本學期學校開展了禮儀之星的爭創,讓同學們更加注重自身素質的培養;無聲就餐讓同學們養成了良好的就餐習慣。我以學校開展的各項工作為基點,加強對學生的管理,通過一系列活動,最終讓他們達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效果。
二、組建班委會,加大學生自主管理空間
魏書生教師說過,“班級要實現管理自動化,先要培養一批熱心于班級工作的干部”。是的,一個成功的班集體,必須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隊伍。班干部作為聯系班主任與學生的橋梁,其整體性的好壞往往能夠決定一個班級的精神面貌與風氣。
三、縮小范圍、分組管理、增強學生競爭意識
由于學生基礎的原因,自主管理的開展并不是從來就一帆風順的。大部分學生在小學就與班干部無緣,沒有機會鍛煉自主能力,所以,開學伊始,我并沒有把自己關于班集體建設的設想和盤托出,而是和學生一起探討班級的建設方法。這樣做,不但從一開始就使他們關注班級建設,而且我也從中吸取了不少好點子。我還利用班會課,面向每一位同學,使其做好三個第一次:第一次走上講臺,第一次在大庭廣眾之中講話,第一次參加管理工作的討論。這樣不僅提高了每一位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意識,并且使學生們認識了自我,肯定了自我。團隊合作能力直接反映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本人把全班同學按自愿組合的方式進行分組,每組各選組長一名,組長牽頭討論出各組的管理辦法報班委會審批后執行。再通過學生會、班干部、教師三結合的方式對各小組進行考評,每周評出一個最差組和一個最佳組并上榜公布。每獲一次最佳組每個組員加操行1分。被評為最差組的所有同學與班主任處一起研究改進辦法。每學期進行兩次綜合評比(綜合評比包括學習成績),期中和期末各一次。被評為最佳組的在班內給予表彰,給以適當的獎勵。校級及以上的文明學生等各類表彰都以此為根據。實行這種方式管理以后每位同學都嚴格要求自己,都竭力為本組獲取最大榮譽。同學們在有競爭、有壓力有動力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不斷增強了心理的承受能力。
四、搭建社團舞臺,創設成長樂園
為充實課余文化生活,用每周一節班會的時間組織班上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以達到擴展學生知識面、培養思維能力、增強體質的目的。這由組織委員負責,并做到活動有計劃、有組織、有記錄、有總結。鼓勵參加由學生會的社團部開展社團的日常管理工作,通過社團節、藝術節等平臺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把他們培養成復合型人才。
新課程理論認為,在班集體中,班主任是導演,學生才是主角。在班級的組織和活動建設上,要把重點放在把班級還給學生上,讓每個學生都參與班級的管理活動。這對于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提高自尊心、自信心,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獨立性以及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