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廷悅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城市規劃和建設更多的是考慮發展問題,而對城市的防災安全問題相對來說不夠重視,防災規劃勢在必行。防患于未然,除了提高城市的監測能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外,加強我國居民的防災意識也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在分析目前城市災害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目前我們已經采取的一些城市防災措施,然后從政府層面、建筑行業層面、以及作為社會最主要的主體(人)等各方面提出一些城市防災的建議和措施,希望能對城市和人以及自然的和諧發展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城市建設;城市防災;措施
引言
vb對于城市建設如何能很好進行防災抗災進行討論顯得及時而有必要。市防災減災是指為抵御和減輕各種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及由此而引起的次生災害,對城市居民生命財產和各項工程設施造成危害和損失所采取的各種預防措施。我國大陸地域遼闊,地理和氣候條件十分復雜,自古災害多。如何保護現代城市免遭自然災害,加強防御,增強城市綜合防災減災是當今國內外關注的重要課題。目前,我國城市的防災減災能力明顯滯后于經濟發展水平,令人擔憂。為此,有必要在城市防災減災規劃建設方面進行深刻的反思和有益的探討。汶川地震再一次告訴我們,正確認識城市防震減災與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的關系,將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城市抗震減災能力。接下來,根據相關文獻和個人對城市防災減災的理解,淺談對城市防災規劃認識。
一.當前我國城市防災規劃現狀
總的來說,現在的城市規劃在規劃層面已經基本都考慮到了防災,比如抗震、防震、消防、人防、洪澇以及水的應急利用等方面。但問題出現在規劃中規定的安全標準在實際操作中并沒有得到完全落實。比如,目前城市里城市交通的擁堵,以及場站數量少,消防接警后很難在規定的5~7分鐘內趕到火災現場。但事實上,這些標準在城市總體規劃和消防專項規劃中都有明確的規定。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確保落實,也是防災減災規劃中的重要組成內容。
與此同時,目前中國城市規劃的實施情況也不禁讓人擔心,城市建設速度快,開發強度高,質量卻不能保證。比如城市的地下工程,由于不容易看到,所以在建設過程中常常會偷工減料,導致城市的防災能力不堪一擊。
除此之外,政府也應承擔提高個人的防災意識的義務。冷靜、有序、善于協作是居民自身安全的心理基礎。在災難面前,人們的表現往往是不知所措,更多的是經驗不足或者沒有經驗,有時甚至采取了極端的錯誤行為。所以,提高防災意識、了解安全常識是居民應對災難的必要行為。從目前情況來說,我國居民還沒有形成一個很好的自我安全保護、家庭安全、財產保護的價值觀,更不用說保護城市、防災、減災了。
縱觀我國,現行城市防災規劃中暴露出以下一些問題。
1.目前絕大部分規劃設計單位沒有專業的防災規劃人員,沒有引起重視,只是從各專項防災規劃中整合而成。
2.目前所做的主要是防災工程規劃,而不是防災體系規劃,其結果只是專項職能部門負責,而不是全市聯動(應包括地方行政長官、各相關職能部門、市民)。
3.目前所做的只是防洪、消防、防震、人防四個部分。
二.城市災害的原因分析
1.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督和管理
看造成城市問題還有只建不管的問題,下水道沒人疏通就得堵這是很簡單的道理。要改變這一現象,就必須強化城建部門的職責,加大這個方面的投入,落實足夠數量的工人。嘉賓認為呢?目前我們的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是分屬不同的部門,城市管理屬于支出性的項目是要政府掏錢的。很多政府尤其是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城市政府財政非常困難,以至于路燈都點不亮,但是城建部門搞開發區,買賣土地,日子要遠比城管部門好過。試想在一個教師工資都發不出來的城市里,要求他們大搞城市管理顯然是不現實的。未來的城市管理必然走向 社會化的道路。
2.城市規劃的問題,它和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這三者都有關
確實如你說的一場小雪和一場大雨使北京非常尷尬,但是這也不僅僅是城市規劃的問題,它和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這三者都有關。簡單舉一個例子,這次為什么很多排水設施不夠用,好多新建的小區沒有修與它自己配套的下水工程,直接把污水送到了市政管道中。奇怪的是這樣的違規項目竟然也能通過層層審查,還能賣個好價錢,這實際上是我們的城市政府中的某些部門利益在作怪。因此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都要做好管理審批和監督的職責。
3.城市立法
浙江省提出了建筑節能管理辦法,在2007年又提出了《太陽能在建筑中利用實施的若干意見》。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對城市防災起到了促進作用,但是很多的防災措施都在建議性的內容里,沒有真正在國家政策層面上進行調控。
4.建筑設計
城市里的樹和草地是園林建設部門的事情。但是,能給他們留出多大的余地來種樹和種草則需要城市規劃者的智慧和遠見。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土地是稀缺的資源,我們要在有限的土地上盡量安排多的,能夠創造經濟價值的活動場所和配套設施。所以我們看到那么多的高樓,那么多的馬路,就沒有地方種草、種樹。下了雨,水也很難滲下去了,自然有城市被淹的危險。
城市的綠化應該追求的是生態效益,而不是用廣植人工草坪來代替“丑陋”的植樹,不是用“美觀第一,經濟第二,實用第三”的片面唯美觀點進行城市綠化;城市的空調涼爽了個別人,躁熱了整個城市;城市的小汽車,方便了少部分人,污染整個城市的天空,城市暴雨,如果我們能夠更多地從我們的現代生活方式上去追問,也許我們的認識更科學,更深刻,更務實。城市暴雨,其實我們應該從檢點我們的行為開始。
當然現在也有一些已經在做的比較好的節能方式,如屋頂花園,而不是片面的為了追求美觀,做出各種各樣漂亮的屋頂,但是孑然與我們現在的節能要求,低碳生活相違背。屋頂花園可以直接降低室內的溫度,有新聞報道,屋頂有綠化和沒有做綠化的溫度可以相差2-3攝氏度。另外屋頂花園還可以利用廢水來進行澆水灌溉。其次,我們現在的廢水都是直接通過地下管道排出,但是我們可否和屋頂花園一樣把廢水直接利用,把廢水直接用到我們城市的綠化中去。就像前面提到的,其實整個地球一年的降雨量并沒有很大的提高,為什么會感覺我們現在某些地方或者某些時間的降雨量會特別多。是因為我們的城市存儲雨水的能力減弱了,植被被嚴重的破壞。如果我們能提高城市的存儲雨水的能力,那么年降雨量會變的比較均勻。
5.人的防災意識
目前人們的防災意識還是非常薄弱,在片面追求所謂的美,人的舒適程度等面前,對我們的城市防災建設意識非常的淡薄。但是每年這么多的自然災害在不斷的提示著人們,我們得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我們應把城市防災在我們的建筑設計課程中體現出來,只有人重視了,才會真正達到人和自然的真正和諧。
6.城市綜合防災中的最新趨勢
現代城市防災不應把“災”僅僅定義為地震、洪水、火災、泥石流等以自然力為主的災害,城市安全要先建立綜合災情觀,還應包括生產事故,如有毒有害氣體的泄漏、石油、氣的爆炸,核事故,特大交通事故,恐怖襲擊,生命線系統事故等新型災害。它們對城市安全的影響日益重大,應該引起人們足夠重視,并在城市防災規劃中予以體現,以指導城市防災,提高城市抗災能力,保護發展成果,減輕城市災害損失,提高災后恢復能力。
三.城市防災建設的建議和措施
1.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督和管理
看造成城市問題還有只建不管的問題,下水道沒人疏通就得堵這是很簡單的道理。要改變這一現象,就必須強化城建部門的職責,加大這個方面的投入,落實足夠數量的工人。嘉賓認為呢?目前我們的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是分屬不同的部門,城市管理屬于支出性的項目是要政府掏錢的。很多政府尤其是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城市政府財政非常困難,以至于路燈都點不亮,但是城建部門搞開發區,買賣土地,日子要遠比城管部門好過。試想在一個教師工資都發不出來的城市里,要求他們大搞城市管理顯然是不現實的。未來的城市管理必然走向 社會化的道路。
2.城市規劃的問題,它和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這三者都有關
確實如你說的一場小雪和一場大雨使北京非常尷尬,但是這也不僅僅是城市規劃的問題,它和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這三者都有關。簡單舉一個例子,這次為什么很多排水設施不夠用,好多新建的小區沒有修與它自己配套的下水工程,直接把污水送到了市政管道中。奇怪的是這樣的違規項目竟然也能通過層層審查,還能賣個好價錢,這實際上是我們的城市政府中的某些部門利益在作怪。因此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都要做好管理審批和監督的職責。
3.城市立法
浙江省提出了建筑節能管理辦法,在2007年又提出了《太陽能在建筑中利用實施的若干意見》。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對城市防災起到了促進作用,但是很多的防災措施都在建議性的內容里,沒有真正在國家政策層面上進行調控。
4.建筑設計
城市里的樹和草地是園林建設部門的事情。但是,能給他們留出多大的余地來種樹和種草則需要城市規劃者的智慧和遠見。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土地是稀缺的資源,我們要在有限的土地上盡量安排多的,能夠創造經濟價值的活動場所和配套設施。所以我們看到那么多的高樓,那么多的馬路,就沒有地方種草、種樹。下了雨,水也很難滲下去了,自然有城市被淹的危險。
城市的綠化應該追求的是生態效益,而不是用廣植人工草坪來代替“丑陋”的植樹,不是用“美觀第一,經濟第二,實用第三”的片面唯美觀點進行城市綠化;城市的空調涼爽了個別人,躁熱了整個城市;城市的小汽車,方便了少部分人,污染整個城市的天空,城市暴雨,如果我們能夠更多地從我們的現代生活方式上去追問,也許我們的認識更科學,更深刻,更務實。城市暴雨,其實我們應該從檢點我們的行為開始。
當然現在也有一些已經在做的比較好的節能方式,如屋頂花園,而不是片面的為了追求美觀,做出各種各樣漂亮的屋頂,但是孑然與我們現在的節能要求,低碳生活相違背。屋頂花園可以直接降低室內的溫度,有新聞報道,屋頂有綠化和沒有做綠化的溫度可以相差2-3攝氏度。另外屋頂花園還可以利用廢水來進行澆水灌溉。其次,我們現在的廢水都是直接通過地下管道排出,但是我們可否和屋頂花園一樣把廢水直接利用,把廢水直接用到我們城市的綠化中去。就像前面提到的,其實整個地球一年的降雨量并沒有很大的提高,為什么會感覺我們現在某些地方或者某些時間的降雨量會特別多。是因為我們的城市存儲雨水的能力減弱了,植被被嚴重的破壞。如果我們能提高城市的存儲雨水的能力,那么年降雨量會變的比較均勻。
5.人的防災意識
目前人們的防災意識還是非常薄弱,在片面追求所謂的美,人的舒適程度等面前,對我們的城市防災建設意識非常的淡薄。但是每年這么多的自然災害在不斷的提示著人們,我們得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我們應把城市防災在我們的建筑設計課程中體現出來,只有人重視了,才會真正達到人和自然的真正和諧。
四、結語
自然災害還在不斷的危害著人類的生存,使我們必須誠實面對的時候了。本人在分析了城市目前的自然災害和防災現狀,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措施。希望能對目前的城市防災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也希望我們的社會能真正達到人和自然的和諧統一。
參考文獻:
[1]浙江省建筑節能管理辦法.
[2]周榮義,龔日朝.我國城市災害風險應對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9(11),139-145.
[3]鄒其嘉.城市災害應急管理綜述[J].中國民主同盟,2007,4.
[4]浙江省建筑節能管理辦法.
[5]周榮義,龔日朝.我國城市災害風險應對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9(11),139-145.
[6]鄒其嘉.城市災害應急管理綜述[J].中國民主同盟,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