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來娜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價值觀念的日益多元化,近年來,社會上的離婚率越來越高,伴隨而來的是單親家庭學生的日益增多。由于缺少安定的家庭環境和完整的父母之愛,單親家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傷害,并由此產生了高于正常家庭學生數倍以上的行為障礙和學習障礙。單親家庭的學生或多或少存在如下缺點:紀律性差,自律能力低,對任何事都覺得無所謂;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從不主動關心、幫助他人。探討單身家庭學生的教育問題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單親家庭學生 教育問題 教育措施 心里偏差
現實生活表明,相當部分的單親家庭學生都不同程度地表現出心理障礙和不良行為。很多單親家庭的學生性格有更多的缺陷,甚至成為雙差生。作為教育者應更多地去了解、去關愛這些最需要了解、關心的學生,使他們重新找回自我。
一、單親家庭學生存在的心理隱患
隨著經濟的發展,好多家庭隨著人們的婚姻、社會等意識的變化而發生破裂。從教育的角度看,相親相愛的父母、和諧的家庭人際關系對學生,尤其是學生正常、健康的心理發展會產生不可替代的良好教育作用。反之,沒有一個完整穩固家庭的學生,其心理的發展容易產生偏差,思想行為上也就會常常出現缺陷,這些學生的心理發展并不健全,或者說存在一定的心理缺陷和誤區。學生正處于心理成長、發育階段,他們對事物的認識還不夠深刻,是非標準還不夠明確,難免在言行之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和錯誤。尤其在單親家庭這種殘缺的愛的環境中,很容易引發學生內心的不安與憂慮,使他們變得消沉、心理素質差、成績波動較大,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疏通和緩解,在孩子內心積壓,慢慢會自暴自棄,對事物缺乏興趣,對自己和生活失去信心,甚至產生悲觀厭世的念頭。表現在行為上,最突出的就是越軌行為,導致自閉、自虐、他虐和暴力傾向等極端行為,甚至有反家庭、學校、社會的行為。
二、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問題
在單親家庭中,只有父親或母親一個人背負養家糊口和照顧子女的重擔,他們往往為工作而忙碌,沒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孩子。從經濟和精力上,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都得不到像正常家庭那樣的關照,往往容易造成孩子的任性和放縱行為。
由于單親家庭父親或母親離異后,產生的心理極端和不良情緒,或者是“棍棒出孝子”,“給對方看看”,對孩子出現的問題輕則責罵,重則暴打。久而久之,孩子的幼小心靈由于缺乏“母愛”或“父愛”而失去平衡,又對嚴厲管教自己的人失去信心,產生逆反心理,極易使孩子走極端。
有一部分單親家庭的子女是隨著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的,普遍存在一些不正確的教育方法。有些是嬌縱溺愛,試圖滿足孫子孫女的任何需要,以此作為孩子沒有“父愛”或“母愛”的彌補。有些是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觀念落后,無法對孩子的學習進行監督或輔導,對孩子的思想產生了不良影響。尤其是年齡差距的加大,代溝更寬,無法和孩子在一些問題和思想上溝通,這方面父母就要好許多。因此教育好單親家庭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新課題,要教育好他們,使他們像正常家庭的子女一樣健康成長。
三、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措施
要用真摯的愛溫暖單親學生的心。教師除了要做好家長的工作,盡可能使單親學生在家庭中得到滿足之外,還要給予單親學生更多的溫暖和慈愛。具體包括尊重單親孩子的人格,充分接受他們、信任他們,積極對他們的行為作出反應,對他們表達關愛。
教育工作者尤其要關心單親家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多在思想上進行交流,鼓勵學生奮進,培養學生的上進心和勇氣。教師要伸出一雙溫暖的手,幫學生補上殘缺的愛,多了解學生的心理,在遇到問題時和學生共同分析問題的所在并解決問題。要對單親家庭的學生付出比正常家庭學生更多的關愛和幫助,要耐心,千萬不能簡單地苛刻粗暴,要以真情來樹立單親家庭孩子的信心和勇氣。
對單親家庭的學生,教師一定要進行一定的心理輔導,要讓學生在缺乏“父愛”或“母愛”的心理陰影中陽光起來,只有解決了學生的心理問題,才能防止單親家庭學生的叛逆、厭學等問題的出現。要以敏銳的觀察能力、嚴密的說理能力和藝術化的真情教育讓學生從殘缺的愛的痛苦和煎熬中得到一些慰籍。要讓學生明白,父母雖然離異,卻仍在關心他。教師的關心和真情,往往會對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成長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總之,在現代生活里,人沒有一個健康的心態會徒增無盡的煩惱,可能使人失去生活的信心,甚至走上歧途,對一個學生來說,影響的可能性不只是現在的學習,很可能影響他的整個一生。而教育是一項靈魂工程,教育好青少年是我們教育者肩負的歷史重任,如何教育好來自離異家庭的單親學生,使他們健康發展,是全社會都應關心的問題,尤其是作為這些極需要關心、愛護的學生的父母更應該負起責任來。正如宋慶齡所說:“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后,社會成了鍛煉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所以,要教育好他們只靠學校教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靠父母和教師的合作、靠父母對子女的關心和教育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請那些整天在外忙于工作的家長們細細咀嚼一下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這句發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吧:“沒有時間教育兒子,就意味著沒有時間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