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娟
【摘要】借助云計算技術,大家所需要的各種資源都可以在網上找的到,具體包含的資源有軟件、信息以及存儲等資源。資源在網絡上的全面調用和共享,是云計算所實現的基礎性功能,避免信息孤立的問題,將教育網與校園網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有利于教育的全球化實現,本文將對云教育系統的模型進行簡單分析。
【關鍵詞】電子技術;云教育系統;開發
1.業務背景分析
隨著教育層次和水準的不斷提升,在教學過程中,資源和信息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大,教育的質量也有了更大的需求。與此同時,跟隨著各種學習技術等互聯網環境的發展情況越來越成熟,想通過移動終端,瀏覽器,和信息設備完成對教育資源服務實現無縫享用的用戶越來越多,為了實現資源和服務效益的最大化,以及實現給予用戶更高標準的體驗,三屏合一、三網合一等新式概念隨之出現,客戶的便利性和運動性在三屏合一的概念下得到了更深強調,它為用戶帶來的是服務的連續性,即是不相同的背景以及不相同的設備,所感受到的服務是一致的,業務對客戶的即時性和便利性以及可以使用服務的覆蓋范圍得到了大大的增強。從學習的方面來看,這種持久性的高效學習模式被稱之為云模式。此模式與傳統模式相比而言,在服務的穩定性、技術性、方便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所以,創造三屏合一、三網合一的云模式,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2.系統的構成分析
教育云是一種以教育為目的的系統,主要體現著系統內部因素間的關聯,對其各種特性進行有效的分析。系統服務資源主要涉及和參與服務整個的使用周期的各項工作,包括創建資源、調配使用資源、管理資源等過程,為了對教育資源云的特征進行有效地剖析和分析,基于教育資源云服務在各個不同領域中所起到相應的效果,將教育云按照類別分為3大區和5個子系統,3大區主要包含了:服務于云服務使用者的云服務應用區、供應者教育云服務創建區以及運營商的云服務管理區等;5個子系統包含了教育資源的:管理云、開發云、評估云、應用云以及規劃設計云等。
3.教育資源云概念模型
我們站在用戶的角度,其實教育資源云其實就是一個教育資源服務池,它具有技術透明性和支持無縫互聯的特點。因此教育資源云就可以分為4個方面:身份層、角色層、服務層和IP屋。
下面就是教育資源云概念模型:
(1)基于身份的互動的身份層,主要就是關于服務的對象來說的,就是那些人員和組織機構的代表。這個層面的可以給用戶不同權限的用戶賬號,給它一個角色的屬性,這個角色的屬性具有多種權限的。用戶使用WEB登陸,那么就可以跨信任邊界的云聯合操作,那是因為云服務供應商給了互聯互通的功能,因此就可以將云平臺上的數據和用戶聯系在一起。
(2)基于角色的互動的角色層,這個角色包括很多:學習的人,教師,專家,系統管理者,教育資源服務領域的人,還有就是一些作者、資源發行的人、資源審核人、圖形圖像設計人、技術實現人、內容提供的人、技術審核人、教學研發設計的人等等還有很多。這個主要就是控制用戶的權限的,根據不同的角色的管理。這個權限主要就是可以控制用戶建立角色的時候和權限能夠相對應,可以使單一的一個角色,也可以是很多,這個就是權限的不同是的一些資源方面包括瀏覽、編輯(修改)、刪除、上傳、下載也是有權限的。
(3)基于服務的互動的服務層,就是在云服務的狀態下對教育資源進行組織與管理的方式。而且服務包括各種教育資源的生命周期活動,它是具有透明性的,而且是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基礎上的,對資源服務的需求它都能滿足用戶,在各種數字化學習與教學活動上。
(4)基于IP的互動的IP層,其實就是針對一些數據服務庫,包括計算、網絡還有就是信息傳輸,資源存儲等方面。這個就是需要IP。它借助物質基礎,而且能夠利用和共享資源,讓資源能夠發揮出最大的效益。服務實現了資源服務的彈性。
4.系統功能需求分析
根據教育資源云的一些相關資料的分析下,可以清楚知道一下4個問題:
(1)清楚知道領域的范圍的選擇。就是教育資源云就是作為建立系統建設的首要概念。
(2)清楚知道目的所在。其實一個系統主要就是能夠達到知識的交流與共享,在一個統一的標準的語義化的教育資源云里,其實就是想要云服務的教育能夠在網上進行交流融合可以互動操作能夠在生態的基礎上和公共設施上,進行自動化的一個管理和整理統一達到共享資源的目的。
(3)清楚知道目標用戶。其實就是教育資源服務的使用的人就是專家、教師、學生和一般用戶等人,還有就是提供這些資源的人就是服務提供者或者運營商。
(4)能夠構建核心概念周期。核心概念需要在長期的過程的進化中,完成論文的寫作。
5.性能需求分析
從性能角度考慮。電子技術下教育云系統的性能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易用性
系統應具有清晰的業務邏輯,盡量使用用戶熟悉的術語和中文信息的界面,以供用戶簡潔方便地,系統還應該針對用戶可能出現的使用問題,提供常用問題解答,系統使用指南,縮短用戶對系統熟悉的過程。
(2)可靠性
就是指讓這個軟件系統不會再短期內或者某些條件內不會沒用,并且軟件程序要在規定的條件下和時間周期之內執行所要求的功能。當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用戶同時訪問系統時,系統必須在用戶期望的響應時間內為其提供所需信息,這很容易造成服務器的阻塞或崩饋,因此服務器的可靠性保證至關重要。
(3)可擴展性
Web系統是一個動態變化的模型,隨著業務需求的增長,系統將不斷擴展,系統數據量也將FI益增長,主要表現為系統支持用戶數量的增加和提供用戶服務的復雜化和多樣化。因此,系統中的模塊應該具有較好的獨立性以便向系統中添加新擴展的資源,系統數據存儲單元也應該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以滿足數據存儲需求。
(4)安全性
一直以來,安全性都是衡量系統質量的非功能性重要指標,它是通過為信息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提供充分的保護來預防風險,保障系統安全的。本文構建的面向實驗學習的E-Leaming系統需要存儲大量的個人隱私信息和非公開的重要教學資源,這時安全性對于本系統而言則顯得更加重要。系統設置不同用戶操作權限 ?來處理不同的事務可以有效避免保密數據泄露,同時設置足夠的觸發器對不安全的數據修改進行回滾操作來保證系統安全性。
(5)健壯性
系統采用.NET架構、先進的設計模式和開發技術,要考慮充足的異常處理機制以及軟件的復用性,以便增強軟件的健壯性,保證系統能夠高效、穩定地運行。
總之,根據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知道建立教育資源云的概念層級結構圖是要經過整理和優化的過程的。
參考文獻
[1]徐英卓.基于B/S的教學資源庫模的研究[J].電化教研究,2011(8).
[2]楊志惠.基于高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資源分類與評價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