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
【摘要】新課程強調要尊重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關注興趣和習慣的養成,強調方法的創新,以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展為目標。
【關鍵詞】體育;教學;理念;創新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4)05-221-01
一、體育教學的現狀
新課程特別強調要尊重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使課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展。但是,由于各種歷史原因,體育教學的現狀并不十分令人滿意主要表現為教師和學生觀念還未徹底轉變;多數學校體育與健康課教學設施條件差,甚至邊遠貧困地區的農村中學只配備簡陋的籃球場和極少量的體育器材;體育與健康課程師資力量薄弱。
二、理念要轉變
(一)堅持健康第一的理念
體育與健康課程和以往的不同,其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終極目標,且構建了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領域并行推進的課程框架結構,整合了體育、生理、心理、保健、環境、社會、安全、營養等諸多學科領域的有關知識,真正關注學生健康意識的形成,鍛煉和衛生習慣的養成,將健康第一的理念貫穿于整個課程實施過程。
(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學校體育教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的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基礎,良好習慣是學生堅持終身鍛煉的前提。在實際的教學中,不管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創新,都應該關注學生的興趣,只有激發、培養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
(三)關注個體差異
個體差異是教學中不得不考慮的因素之一。體育與健康課程應該充分注考慮到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特別是男生和女生的差異、耐力強的和耐力差的差異、高個子與矮個子的差異、城里人和鄉下人的差異等,根據諸多差異性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并做好教學設計,保證絕大多數學生能完成課程學習目標,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以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
三、實踐需要改變
(一)體育課堂不是教師的專用舞臺
課堂不是教師專享的表演舞臺,而是師生之間交流、互動的舞臺。傳統的觀念把教師的課堂行為類比為舞臺表演藝術,把課堂當作教師表演的舞臺。其實則不然,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必須要借助師生、生生間的交流來實現教學目的。只有在有效的交流與互動過程中,學生才能更實在的獲取的知識、提升能力和發展個性。從這種意義上來說,衡量一堂體育課的標準不僅僅是教師的行為舉止是否大方、時間控制是否合理,而更關注的是學生交流、互動的程度、水平、方式和成就。
(二)體育課堂不是訓練場
課堂不是訓練場,而是引導學生發展的主陣地。教學中有訓練,但是訓練不等同于教學。堂中教學中主要以訓練為主,是體育教師容易走的極端,這種情況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個體的差異性。技能需要一定的訓練,但更需要興趣的支持?!耙覍W”和“我要學”就是明顯的例子,前者是在課堂上再現“加工”的知識,以單位時間傳授知識為主,后者是在考慮分析學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探求知識。讓學生學會學習,體會體育鍛煉的價值,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是新時代發展對學生的期盼,也是我們體育教學追求的目的。
(三)課堂不是教學行為模式化的場所
課堂不是教學行為模式化的場所,而是教師展示教育智慧的場所。課堂看似簡單實則復雜多變。從不同角度看,課堂展示的是一種動態的過程。其要求教師必須根據具體情形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依學生而動,依情景而動,使課堂生動。
(四)教師和學生都引起重視
體育與健康課程不是可有可無的。過去,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體育與健康課程被其他課程占用,原本安排的時間就不多。有部分老師和學生認為只要學好文化課程,能夠考入好的高中或大學才是硬道理,教師和學生都不夠重視。其實則不然,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好了,學習就有了保障,更何況體育與健康不僅僅是鍛煉身體那么簡單。
四、評價方法需要更新
新課標對課程的評價提出了要求,并力求突破原注重終結性評價而忽視過程性評價的狀況,強化了評價的激勵、發展功能,從而淡化其甄別、選拔功能,并根據這樣的原則對教學評價提出了相應的建議。新課標把學生的體能、知識與技能、學習態度、情意表現、合作精神等納入學習成績評定的范圍,并讓學生參與評價過程,以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評價的功能從相當注重甄別與選拔向激勵、反饋發展。新課程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采用自模評價和常模評價相結合,重視學生的點滴進步過程。
五、教學方法要創新
在教學實踐中不能總是老一套,要注意創新教學方法,可能的情況下,由學生提供他們喜歡的練習方法。加強學生的討論、評價、交流與課堂的融合。逐步實現由教練型向陪練型轉變的過程。只有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才能使體育與健康課程常教常新,效果提升。
總而言之,只有深挖實踐,轉變理念,更新評價,創新教法,總結經驗,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質和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